2023年3月,由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杨浦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撰的《复兴岛》,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复兴岛》一书由上海史专家熊月之带领团队,通过搜集、整理各类文献、档案和口头资料,历时三年梳理了复兴岛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脉络……
该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记录了三十年来浦东开发开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突出展现了浦东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下所取得的辉煌业绩。
该书溯源中共二大为党确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史论结合,叙述统战工作在上海的历史展开。
《静安星火》以静安区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旧址遗址展开。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长江文明溯源之旅、长江世界遗产之旅、长江自然生态之旅、长江非遗体验之旅等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3月24日,由上影集团出品的《望道》登上了大银幕。不仅是电影在上海出品,陈望道本人也与上海缘分不浅。
今年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创始人宋庆龄诞辰130周年。3月27日,中国福利会与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启动“国之瑰宝·上海印迹”纪念宋庆龄诞辰130周年主题寻访活动。
旧址内还原了陈云领导小蒸、枫泾暴动时的临时住所,书桌、木床、油灯等陈设基本保持当年原貌,让人仿佛置身陈云同志留宿在这里的点滴时光,跟随时间轴走过革命的岁月,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感染了在场的青年党员代表
《龙华英烈画传——我和他的故事》该系列视频以青年研究者、讲解员和高校学生的视角,讲述革命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出品的系列微视频《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旨在通过对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的简要介绍,帮助广大网民重温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了解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献礼党的二十大。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初心·使命——“学党章 知党史”系列专题片》以党章的主要内容和十九大对党章的重要修改为线索,以党史上的典型事例为素材,通过《理论创新》《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治纪律》《时代先锋》五个部分,学党章、知党史,努力营造“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为《光明序曲》《保卫民生》《人心所向》《都市再造》《执政新篇》,通过采访整整60位亲身经历过1949年解放大上海、接管大上海的历史老人,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由乡村走进城市,一步步探索、学习,在恢复秩序、振奋人心、保障民生、再造都市、城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红色故事汇》取材广泛,艺术性、感染力强,对于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先进,提升社会正能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篇”包括:碧血丹心罗亦农、上海绿岛围垦情、世界首创闵行造、五卅火种顾正红、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杨怀远的小扁担、用生命歌唱的聂耳、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隧道行者刘建航、抓斗大王包起帆。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唱响,并迅速成为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歌。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专题文献纪录片《国之歌》正是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传播过程、社会影响为主线,详尽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从全民族抗日战歌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光辉历程,以热情讴歌国歌精神,追忆抗战峥嵘岁月。
《1921:点亮中国》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讲述1919-1921年间,在中国风云大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上海创立的历程。该片共5集,分为:《风起》、《潮动》、《选择》、《曙光》、《星火》。其中展示了包括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等珍贵影像。
《1922指路明灯》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回顾党的初创时期、从一大到二大的峥嵘岁月;揭示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和9个决议案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上海为重要革命根据地,不懈奋斗不惜牺牲,最终辐射散发出点亮中国光芒的历史风云。首次披露并使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张人亚的历史影像。
漫画家丁聪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父亲丁悚却是个令人感到有点陌生的名字。20世纪30年代,“小丁”最初是作为“老丁”的儿子而出名的。丁悚曾是沪上知名的艺术多面手,是漫画、摄影、广告、戏曲、电影等领域的“跨界...
查看详细据《劳动报》报道,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顽强斗争,其中,上海人民也未缺席。为此,本刊特从本期开始推出“抗战往事钩...
查看详细俞秀松:被斯大林押到苏联执行死刑的中共领导人1935年春天,盛世才的小妹安志洁(原名盛世同)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上海第一任共青团书记俞秀松先后来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二人由此相识、相知而相爱。...
查看详细袁氏部分家谱20世纪40年代袁振英夫妇与5个子女拍摄的全家福。南都记者 贺蓓 翻拍日前,袁昌淑向记者讲述其父袁振英的故事。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80岁的袁昌淑身体虚弱,十分瘦小,但淡紫色的烫花棉绸长衫格...
查看详细在上海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无疑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役。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接近尾声,为了掩护中国军队西撤,谢晋元带领着八百壮士死守孤楼,与日军力战四天四夜,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
查看详细虽然已经分别了几十年,妻子仍然珍藏着丈夫留下的两件东西,一枚金别针和一方印章。别针上刻着:“赠我生命的伴侣”。印章上刻着:“秋之白华”。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正是瞿秋白和杨之华。瞿秋白...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