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转型发展新标杆

2016-08-05  来源:中共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周群

  市北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建设

  口述:周群

  采访:马燕佩 郭晓静 蒋明宝 王莺

  整理:赵浚宏 王莺

  时间: 2016年1月20日

  【口述前记】周群,1966年 5月生。历任闸北区城市发展投资总公司北城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2007年10月,任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14年2月,任上海市北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2016年1月至今,任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在园区任职以来,带领市北高新园区紧紧围绕“深度转型、内涵发展”工作目标,不断内挖外拓,园区面貌、产业能级、经济总量、配套功能、品牌效应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说起市北高新园区的历史,不得不从走马塘这条河道谈起。走马塘在上海市区的北部,全长20公里,闸北区境4.1公里,其历史可上溯千年。20世纪80年代初,在靠近彭浦机电工业区的西北面,闸北区属集体工业在此布点,用来调整区属工业结构,发展街道经济,这就是走马塘工业小区的由来。到了1992年,闸北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原走马塘工业小区的基础上建设市北工业新区。如今,20多年过去了,走马塘的潺潺流水见证了这个地区的发展变迁,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结缘市北高新园区

  我于1998年来到市北高新园区工作,也算是产业园区的行业老兵了。在市北耕耘18年,能亲身经历园区的创新转型之路,我万分荣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市北高新园区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座城市中心、机会中心、发展中心、智慧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谱写“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崭新篇章。回首园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把它分成三个阶段:

  前10年,就是从1992年至2002年,是市北人的艰难创业期,当时的市北园区承载着上海地区污染企业“三废转移”的功能,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解决了土地空转问题,提出了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二是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级,实现了园区规模的由小变大;三是集聚了一批纺织、重工业等传统制造型企业,创出了一条产业集聚的新路。

  从2003年至2007年,市北人已经意识到“转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跨入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我们把“产业转型、形态转型和功能转型”作为园区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首先是产业转型,我们在全市率先提出发展2.5产业,即生产性服务业的构想,引进了一批优质、高税企业,园区也从传统制造业成功转型成为以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第二个是形态转型,从过去的“小、散、脏、乱、旧”到如今的“绿色、低碳,园林化、生态化”,园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个是功能转型,过去园区主要承载上海污染企业“三废转移”,如今园区已是实现国家战略和提升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008年到现在,是市北的整合提升期。有了前10多年的日积月累,我们越发自信,成功摘掉了“工业园区”的帽子,实施“东扩战略”,将原北上海物流园区纳入园区开发管理范围,并开始了向“科技化、国际化”新征程迈进。园区坚持“深度转型、内涵发展”,主动服务和对接国家战略,着力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检验检测、人力资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上海市发改委批准园区建设“上海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市北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2011年,园区313万平方米整体纳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上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北高新园区也逐渐从沪上众多产业园区中脱颖而出,成为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多次肯定。我们也希望市北的转型经验能够为上海存量工业新区的转型提供借鉴。

  产城融合的新标杆

  说到产城融合,市北人有自己的底气,因为这个理念始终贯穿市北的发展,我们一直力求把它做到实处,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

  第一方面,我感到很重要,就是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在原有老工业区的规划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三次详细的规划调整,使工业容积率从0.6调整到局部最高2.63,释放出将近170万平方米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为之后的新产业注入带来“腾笼换鸟”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一是逐渐淘汰部分落后产业;二是升级部分原有产业;三是为另一部分原有产业注入新的内涵。另外,市北高新还拿下一部分腾退物业,帮助原有业主进行包装、升级,发展更先进的新兴产业。2015年,我们又与德国FTA合作完成了整体转型战略规划,启动了新一轮规划调整的步伐,基于市北高新园区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园区”,以及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导的产业属性,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化、科技化、生态化特征的“宜居宜业高端商务社区”。同时,从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多元生活、激发创新元素、传承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与研讨,以期在两区合并的大背景下找准自己的新定位和新布局。

  第二方面,在坚持楼宇载体高品质上做工作。通过前期的规划调整和土地储备工作,园区在上海中心城区占据着很大的空间优势。此外,公司未来会加大与园区内的百联、大电气等市属企业的合作力度,同时,推进剩余老厂房土地回购和升级改造的步伐,并会抓紧谋划、大力促进铁路北郊站的空间释放。预计“十三五”期间,仍将有大量土地有待收储和持续开发经营。这促使我们积极思考如何更为合理地利用手中的资源。在综合考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成本及载体设计合理性的前提下,我们的产业载体坚持高品质、多功能、智慧型和生态化的特点。在这里,我们目前最新的几个载体包括“市北·新中新”“市北·云立方”两个重点项目,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市北·智汇园”和“市北·壹中心”等,这几个载体的建设理念和技术都是十分先进的。比如我们的“市北·新中新”项目采用下沉式生态溪谷设计理念,以中央广场、景观廊道、平台绿化、空中花园等共同构建立体景观,传达一种原生态办公的理念。同时,项目全方正、高利用率的平面空间,在全市也是属于领先标准的。“市北·云立方”项目主要是为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定制的,按照国家GB501742008A信息类机房最高标准设计预留,建设了配备双路供配电系统,承重10kN/平方米,层高6米的数据中心,已经吸引了如浪潮集团、晶赞科技等一批大数据、云计算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我们也希望把它打造成为国内数据中心定制化、智能化载体建设的示范项目。

  第三方面,我们在生态环境打造上下了很大功夫。对于改造释放出来的空间,我们紧紧抓住园区的生态特质,进行了生态重建。当国内的绝大多数产业园区还将目光停留在增效减排之时,我们市北高新就已经率先关注到“产城融合”背景下的综合生态效应,这不仅是我们在招商引资时的砝码,更是市民品质生活的基础。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对于促进园区生态建设以及多角度综合提升产城生态,我们在投入方面可以说是花了大力气和大手笔的。早在2010年,园区就启动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对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尤其是在2012年,园区投资1.7亿元开展了走马塘整治及景观建设工程,推进走马塘河水净化和水处理循环系统建设,最终建成了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河道水循环利用项目。可以说,在市北高新,生态建设渗透到各个领域,深入人心。我们始终以高起点、高标准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目标,将环境品质和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如果你漫步在园区的话,有绚丽烂漫的走马塘公园,绿树成荫的中扬湖,别具风情的莫奈湖,处处是风景。2014年12月,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和商务部组织的现场验收,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第四方面,就是我们在服务配套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园区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十分优越,我一直在想更多可以吸引企业的点。环境是一方面,服务配套是另一方面。从“拼政策”到“拼服务”,我们搭建了市北高新商务中心、北上海酒店、健康中心、培训中心、党员服务中心、聚能湾国家级孵化器等十大服务平台,构建“基础服务到位、配套服务齐全、增值服务高效”的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北高新园区始终坚持把“大服务”作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搞活动、育队伍,改变了园区粗放型的服务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服务氛围,推动了服务功能、服务内容的全面升级。除了自主搭建的平台之外,园区还积极引入了星巴克等一批知名品牌服务配套,并在市北新中新、佳程广场、协信天地等一批新项目中着力添加商业配套元素,综合配套功能显著提升,正在从单纯的产业园区向以“人居+产业+休闲”为注脚的“产业社区”转变。在这里,我可以举个例子印证园区的变化。起初,我们邀请星巴克咖啡免费入驻未能成功。在园区转型之后,星巴克主动支付每天6.92元每平方米的租金入驻园区,并且只有周一到周五日间营业,但还能保持极高的盈利水准。可见我们园区的产业结构、员工结构都发生了质变。原来园区的住宅用地很少,后来比例逐步提升,未来会有比较高端的住宅项目。小学也将迎来首批学生。此外,我们也在探索布局养老院、托儿所、服务式公寓等各类配套的可能性。我们希望未来的园区不会在下班后变得空空荡荡,而是成为企业员工24小时的家。

  如今,园区从原先集聚一批纺织、服装、印刷等传统制造型企业到率先在全市提出发展2.5产业,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再到率先在全市布局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始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主线,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形成了以总部经济为带动,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检验检测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金融衍生服务业等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随着新静安定下“一轴三带”战略布局,市北高新园区作为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的北翼,将努力发挥引领作用,凸显“创新创意、产城融合”特征,建成产城融合的产业社区,打造上海中心城区宜居宜业的新亮点。

  开放式园区封闭式管理

  市北高新园区规划面积313万平方米,区域范围涵盖三街一镇,即大宁街道、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和彭浦镇。园区一直坚持按照“开放式园区封闭式管理”的原则,采用政府监管和企业推动“双管齐下”的方式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从而不断提高园区的综合管理能力。

  首先是组织领导层面高度重视。1992年,园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多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把市北园区的开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历届园区管委会都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相关分管副区长担任管委会副主任,并由区政府26个委办局作为成员单位,共同协调解决园区开发建设和综合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从我们集团来说,也建立、完善了以领导亲自挂帅的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综合治理等领导小组,并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其次是网格化管理。我们园区有一支24小时不间断巡逻的网格化巡逻队,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巡逻队员及时赶到现场维持秩序,第一时间上报到指挥中心,这是园区综合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将园区合理划分为多个网格,所有单位、公共场所、道路、保洁、市政、绿化、卫生等均为园区网格范围。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我们根据园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网格分类,各网格之间有机衔接,不留空白,同时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此外,园区还设立了八个固定治安岗亭,对园区的重要区域日夜坚守。

  再次是智能化管理。为了提升园区管理能级,我们在2011年以园区云计算先进技术为依托,斥巨资建设了一站式智能化综合管理监控处置中心,将园区内现有的八个分控中心联入数据港,形成市北高新园区的云监控平台,涵盖了智能园区管理、园区网格化管理、应急指挥、效能监测、数字化工地等智能模块。2012年以来,我们又以“管理云”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扩充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增加楼宇能源分项计量管理、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监控、管理云平台——智能化监控中心PM2.5在线监测监控、走马塘水质实时监控、楼宇电梯物联网监控等内容,建立了完整的园区建设数据库,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实时指导园区的生态化建设。随着职能化综合管理手段的运用,我们的园区管理逐步化粗放为精细、被动为主动、静态为动态、单一为互动、传统为现代,优化了管理效率,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园区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最后是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为了弥补园区缺失的执法资质,我们的综合管理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联动警务站、消防、安监、质监、城管分队等政府派驻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和协调工作,充分利用政府执法的管理手段,开展大联动大整治,确保整个园区平安和谐。

  未来,结合新静安“一轴三带”发展战略,我们将在已取得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模式,争取在生态园区创建的转型驱动示范、管理云监控平台示范和世博低碳技术应用示范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同类园区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提供模式参考。

  走出上海融入长三角

  园区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上海的土地资源毕竟有限,为了以新的举措应对园区新一轮发展的挑战,需要我们在后续实力的积淀、品牌扩张、产业梯度转移等战略思路方面做好铺垫性准备。尤其是在市北高新借壳上市以后,我们作为公众公司,需要具备持续发展、区域扩张的能力,同时,“走出去”也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期待和要求。为此,我们将投资的视野放大到了长三角地区。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最终选定了江苏省南通市作为园区对外投资和品牌异地辐射的第一站。

  之所以选择南通,也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市北高新园区从上海中心城区的老工业基地转型而来。我本人在园区工作18年,充分体会到把传统工业园区改造成高科技园区,其中的过程有多艰辛。第二,南通和上海有地缘优势,尤其是在交通通达性上。当时考察了长三角沿线二十几个区域,最终定位在南通。等到沪通高铁开通后,南通37分钟可直达上海;而且,在大城市的卫星城拓展新园区,在国内外都有成熟经验,同时也可以满足上海的产业梯度转移需要。第三,南通拿出520万平方米的土地,让我们能从起点进行规划。所以我们一开始的产业定位就非常清晰,以南通科技城为核心,周边4000万平方米的大规划全部进行了调整,不像在上海转型过程这么辛苦。这也是市北高新品牌输出比较成功的体现。

  2010年8月,我们和南通市港闸区政府正式签约,共同启动开发建设南通科技城。科技城区域面积约524万平方米,剔除已落户企业、市级基础设施、安置房建设用地等,实际可开发面积约4200亩,面积比市北本部园区大60%。从开发主体上,市北高新集团公司控股90%,进行“品牌+管理+产业链”的“整发展链”输出。这不是铺摊子,更不是简单的复制。集团公司到南通建科技城,是市北集多年招商、服务经验,拓展服务空间的又一次尝试。

  这块524万平方米的地块,是南通市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南通人民决定把它“托付”给市北,对市北而言,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和责任。我们的开发建设严格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的目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力量,开发建设“以快为先”,各个项目按期推进。如今,总长17公里的道路基本完工,10公里的河道水系基本贯通,总面积65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已初具雏形。在招商引资方面,科技城通过细分产业定位,积极调整招商策略,实现了北京、上海、南通三地联动招商,逐渐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上市公司总部经济等产业发展特色,目前已引进挪信新能源、北极绒、南通智翔等近20家现代服务业企业。

  南通科技城项目签约仪式当前,全国的产业地产还是处于饱和状态,缺乏特色。不少地方政府都希望划一块区域发展产业,都想着引入大型总部企业,但却没有深层次研究具体区域到底适合引进什么产业,从而造成全国产业园区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而市北高新坚持打造产业社区的前提是,必须对当地产业发展做深度研究。对于南通科技城所需要的产业资源,当时我们就对南通的两个重点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纺织和船舶制造。南通是全国重要的家纺制造基地,围绕纺织产业链条可以衍生出丰富的产业内容,包括设计、展示、研发乃至国际性平台等。南通同时占据中国船舶制造和出口30%的市场。虽然现在偏低端,但未来包括船舶工程中的设备、材料、仪器、智能化升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提升空间。我们对南通科技城集中在这两大产业上做深度分析,初衷也是希望能“对症下药”,避免同质化。因此,我们南通科技城与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化与船舶行业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此驱动科技城船舶服务业的集群式发展。

  未来,科技城项目将成为南通市区“转型发展的制高点、城市功能升级的兴奋点、北翼新城建设的支撑点”,力争高起点、高速度与市北园区同步推动前沿产业在科技城的集聚。

  20多年来,我们一直扮演着园区“大管家”的角色,担负着上海的313万平方米与南通的524万平方米产业载体的开发、运营、服务和综合管理工作,默默夯实园区发展的坚实平台,不断积累产业载体区域发展的经验,逐渐在园区运营上形成了有特色的核心竞争能力。虽然市北高新园区的规模与资产和其他园区相比差距较大,但我认为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才是今后产业园区生存的大智慧。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转型之路,更有信心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把市北的品牌做强做大。

  (中共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