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县)百年历史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以时序为经,以本末为纬,客观系统地记述了从1924年1月至2023年12月,奉贤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
该书是上海左翼文化研究丛书新近问世的关于左翼社会科学的研究专著,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挖掘珍稀研究资料,较为全面、完整、系统地梳理左翼社会科学运动的全过程。
全书系统回顾了1993年2月嘉定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至2011年12月区第五次党代会召开的19年间嘉定发生的重大事件,客观真实记录了19年来中共嘉定区委领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各项决策部署……
《中国共产党上海历史》第二卷(1949—1978)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著,全面记述了从1949年到1978年,上海市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总结了上海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验。
12月26日下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红色故事分享会在上海红色少年主题邮局举行。本次活动以不同群体视角展现的红色经典为主线,将传统与英语结合,打造了一场可听、可看、可体验的红色故事分享会。
街区探寻、收集印章……近期,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推出了一条行进式党课参观路线——红色印记线CityWalk,让观众在行进中感悟革命精神,体验盖章收集的乐趣。
秋风如信使,轻拂大地,唤醒了单车的再次启程。在11月2日、3日下午那温暖的阳光中,在黄浦区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下,作为“逐梦新时代・文化润人心”支持项目,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精心打造的“红色露天博物馆”品质骑行之旅(第二季)活动顺利举行。这不仅仅是一次骑行,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一次与历史深情对话的心灵碰撞。
近期,长宁区人武部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红色之旅,20名为国防教育作出贡献的退休人员踏上了前往江苏宜兴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的旅程,重温革命历史,实地感受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从“十里洋场”到“人民城市”,从解放初的百废待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创建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地,见证了许多重大党史事件的发生,众多党的领袖、革命先烈在此留下光辉足迹。为了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4集短视频《精神之源 力量之基——解码伟大建党精神》,运用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生动解读伟大建党精神在上海的孕育与弘扬,期望能为新时代上海赓续红色血脉、守初心担使命提供精神滋养。
《龙华英烈画传——我和他的故事》该系列视频以青年研究者、讲解员和高校学生的视角,讲述革命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出品的系列微视频《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旨在通过对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的简要介绍,帮助广大网民重温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了解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献礼党的二十大。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初心·使命——“学党章 知党史”系列专题片》以党章的主要内容和十九大对党章的重要修改为线索,以党史上的典型事例为素材,通过《理论创新》《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治纪律》《时代先锋》五个部分,学党章、知党史,努力营造“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为《光明序曲》《保卫民生》《人心所向》《都市再造》《执政新篇》,通过采访整整60位亲身经历过1949年解放大上海、接管大上海的历史老人,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由乡村走进城市,一步步探索、学习,在恢复秩序、振奋人心、保障民生、再造都市、城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红色故事汇》取材广泛,艺术性、感染力强,对于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先进,提升社会正能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篇”包括:碧血丹心罗亦农、上海绿岛围垦情、世界首创闵行造、五卅火种顾正红、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杨怀远的小扁担、用生命歌唱的聂耳、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隧道行者刘建航、抓斗大王包起帆。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唱响,并迅速成为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歌。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专题文献纪录片《国之歌》正是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传播过程、社会影响为主线,详尽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从全民族抗日战歌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光辉历程,以热情讴歌国歌精神,追忆抗战峥嵘岁月。
7月20日,是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贺绿汀同志。狱中画像1923年,贺绿汀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艺术专修科,学习绘画与音乐,1924年秋,毕业留校任音乐教员。蒋介石叛变革...
查看详细漫画家丁聪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父亲丁悚却是个令人感到有点陌生的名字。20世纪30年代,“小丁”最初是作为“老丁”的儿子而出名的。丁悚曾是沪上知名的艺术多面手,是漫画、摄影、广告、戏曲、电影等领域的“跨界...
查看详细据《劳动报》报道,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顽强斗争,其中,上海人民也未缺席。为此,本刊特从本期开始推出“抗战往事钩...
查看详细俞秀松:被斯大林押到苏联执行死刑的中共领导人1935年春天,盛世才的小妹安志洁(原名盛世同)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上海第一任共青团书记俞秀松先后来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二人由此相识、相知而相爱。...
查看详细袁氏部分家谱20世纪40年代袁振英夫妇与5个子女拍摄的全家福。南都记者 贺蓓 翻拍日前,袁昌淑向记者讲述其父袁振英的故事。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80岁的袁昌淑身体虚弱,十分瘦小,但淡紫色的烫花棉绸长衫格...
查看详细在上海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无疑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役。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接近尾声,为了掩护中国军队西撤,谢晋元带领着八百壮士死守孤楼,与日军力战四天四夜,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