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凡十年的青浦答卷》共10章51篇、31.1万字,采用“综述+分述”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浦区围绕落实重大战略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标志性成就,突出青浦区的创新举措和特色亮点。
《新时代非凡十年的杨浦答卷》一书全方位勾勒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杨浦人民绘就的崭新画卷,全景式展现了杨浦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追寻》一书是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史研究室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首家区级百年党史展馆“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研究和进一步开展奉贤党史宣传的一本地方党史读物,也是一本全区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知识读本。
《荆火:1933-1935年中共上海中央局研究》一书根据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搜集的资料,结合共产国际档案及新披露的史料,对中共上海中央局这段历史进行了还原。
“新思想在上海”上海团员和青年主题寻访活动今天在渔阳里广场启动。作为团市委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九个一”重点项目之一,主题寻访活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足迹、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实践、高质量发展在上海等主题,发布23条寻访路线。
“1912年吴昌硕定居上海,并从1913年起居住在山西北路吉庆里923号。无论对于吴昌硕个人,还是对于整个海派文化艺术来讲,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日前,位于苏河湾地区的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话说苏州河”系列讲座启动,首场聚焦《艺术苏河:吴昌硕在核心现场》,作家、海派书画研究专家王琪森主讲,他通过丰富图文资料、详实史料带大家走进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的人生时空与艺术天地。
11月23日,嘉定区廉洁地图发布暨“人民至上”主题展馆开馆活动在嘉定区陈家山廉洁文化主题园举行。活动现场,一幅嘉定区廉洁地图徐徐展开。这张地图通过手绘风格将分散在全区的20余个廉洁文化阵地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图文并茂地介绍各阵地的基本情况、开放时间、预约方式等重要信息,并融入了廉洁文化的元素。
首场研学活动分两条线路,25组亲子家庭和50名青少年分别打卡“复兴伟业的底色”主题路线和“咱们工人有力量”主题路线。精神谱系、工人力量、行业发展……此次共推出10条红色路线能让孩子学到满满的知识点。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创建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地,见证了许多重大党史事件的发生,众多党的领袖、革命先烈在此留下光辉足迹。为了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4集短视频《精神之源 力量之基——解码伟大建党精神》,运用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生动解读伟大建党精神在上海的孕育与弘扬,期望能为新时代上海赓续红色血脉、守初心担使命提供精神滋养。
《龙华英烈画传——我和他的故事》该系列视频以青年研究者、讲解员和高校学生的视角,讲述革命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出品的系列微视频《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旨在通过对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的简要介绍,帮助广大网民重温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了解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献礼党的二十大。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初心·使命——“学党章 知党史”系列专题片》以党章的主要内容和十九大对党章的重要修改为线索,以党史上的典型事例为素材,通过《理论创新》《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治纪律》《时代先锋》五个部分,学党章、知党史,努力营造“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为《光明序曲》《保卫民生》《人心所向》《都市再造》《执政新篇》,通过采访整整60位亲身经历过1949年解放大上海、接管大上海的历史老人,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由乡村走进城市,一步步探索、学习,在恢复秩序、振奋人心、保障民生、再造都市、城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红色故事汇》取材广泛,艺术性、感染力强,对于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先进,提升社会正能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篇”包括:碧血丹心罗亦农、上海绿岛围垦情、世界首创闵行造、五卅火种顾正红、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杨怀远的小扁担、用生命歌唱的聂耳、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隧道行者刘建航、抓斗大王包起帆。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唱响,并迅速成为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歌。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专题文献纪录片《国之歌》正是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传播过程、社会影响为主线,详尽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从全民族抗日战歌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光辉历程,以热情讴歌国歌精神,追忆抗战峥嵘岁月。
《1921:点亮中国》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讲述1919-1921年间,在中国风云大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上海创立的历程。该片共5集,分为:《风起》、《潮动》、《选择》、《曙光》、《星火》。其中展示了包括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等珍贵影像。
7月20日,是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贺绿汀同志。狱中画像1923年,贺绿汀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艺术专修科,学习绘画与音乐,1924年秋,毕业留校任音乐教员。蒋介石叛变革...
查看详细漫画家丁聪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父亲丁悚却是个令人感到有点陌生的名字。20世纪30年代,“小丁”最初是作为“老丁”的儿子而出名的。丁悚曾是沪上知名的艺术多面手,是漫画、摄影、广告、戏曲、电影等领域的“跨界...
查看详细据《劳动报》报道,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顽强斗争,其中,上海人民也未缺席。为此,本刊特从本期开始推出“抗战往事钩...
查看详细俞秀松:被斯大林押到苏联执行死刑的中共领导人1935年春天,盛世才的小妹安志洁(原名盛世同)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上海第一任共青团书记俞秀松先后来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二人由此相识、相知而相爱。...
查看详细袁氏部分家谱20世纪40年代袁振英夫妇与5个子女拍摄的全家福。南都记者 贺蓓 翻拍日前,袁昌淑向记者讲述其父袁振英的故事。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80岁的袁昌淑身体虚弱,十分瘦小,但淡紫色的烫花棉绸长衫格...
查看详细在上海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无疑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役。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接近尾声,为了掩护中国军队西撤,谢晋元带领着八百壮士死守孤楼,与日军力战四天四夜,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