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8个城市、1.2万公里——郑家康烈士生平事迹的考证之路

2025-07-02  来源:南方+ 作者:张嘉元

出生于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的革命英烈郑家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共隐蔽战线上的“特科尖兵”,他的革命奉献精神,是阳江人民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阳江市及阳西县高度重视郑家康烈士生平事迹考证工作,成立相关课题组并组建考证研究队伍,深入开展考证工作。尽管考证过程充满曲折,但考证组迎难而上、攻关推进,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人物档案

11_副本.jpg

郑家康(1900—1936),广东省阳江县(今阳江市阳西县)人。1920年6月底留法勤工俭学。1924年4月15日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巴黎支部组长、宣传干事、书记。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旅欧支部直属技术书记。

1925年7月,郑家康经德国进入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加入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格伯乌)。1929年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情报科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10月在上海被捕,征得党组织的同意,向敌人作假自首,打入敌人内部。1933年3月参与营救陈赓。1935年随康泽所组织的西康考察团到成都,随后借机进行反蒋势力活动。1936年初因叛徒告密,在成都被康泽别动队第六大队杀害,英勇牺牲。

走访多地寻找突破口

核实郑家康牺牲经过

“在此前的史料记载基础上,我们从2023年2月开始对郑家康烈士的生平事迹开展新一轮的考证工作。”郑家康烈士生平事迹考证组相关工作人员说,虽然郑家康的事迹在《阳江文史》《阳江县志》等书中均有记载,但部分内容存在不同版本,这给考证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惑与阻力。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郑家康的牺牲经过,当时有1931年在南京雨花台牺牲、1934年在江西牺牲,以及近年从网上下载的《谢宣渠自传》中提到,1936年在四川成都牺牲等三种说法。

为考证这三种说法的准确性,考证组首先向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发函查询。对方回复称,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名单中并未找到郑家康的名字。雨花台方面在复函中,还随附了1960年广州市革命烈士传略编汇小组致南京市民政局请求协助查找郑家康烈士牺牲档案的函件,以及南京市民政局回复无相关信息的复函。

此外,考证组还委托江西省有关专家查阅相关档案,均未发现郑家康烈士的明确记载,这让考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尽管遇到挫折,考证组并没有气馁,而是转向从《谢宣渠自传》的真实性入手,寻找新的突破口。在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专家的帮助下,考证组联系到谢宣渠的后人谢惊雷,并得知他保存有谢宣渠的手稿,这让考证组感到十分欣喜。

事不宜迟,于是考证组专程前往贵阳采访谢惊雷先生,见到了部分手稿的复印件。然而,其中虽有涉及郑家康的描述,但较为简略,且关于郑家康牺牲经过的具体手稿未能找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惊雷被考证组严谨认真的态度感动,专程返回湖南老家,在阁楼找到了更多谢宣渠的亲笔手稿,特别是找到了谢宣渠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含《关于郑家康牺牲的经过》的手稿。

考证工作找到突破口后,考证组随即通过谢惊雷,联系到他的母亲熊传燧(即谢宣渠的儿媳),并赴北京采访了她。据熊传燧详细回忆,谢宣渠当年撰写自传和相关交代材料时,部分内容曾由她协助誊抄。在谢惊雷及其母亲提供的手稿材料中,考证组确认其内容与网上下载的《谢宣渠自传》版本一致。

考证组充分分析谢宣渠在不同时期撰写的相关手稿及自传材料,发现其中关于郑家康的内容基本一致,足以判断《谢宣渠自传》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可信度非常高。关于郑家康的牺牲经过,经考证组充分研究,最终决定采纳《谢宣渠自传》及其致周恩来总理信件中《关于郑家康的牺牲经过》所载有关郑家康的内容。

挖掘史料评审论证

修正出生及入党时间

郑家康的牺牲经过,考证组用了将近半年时间,才得以最终核实。然而,这仅仅是郑家康烈士生平事迹考证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2月起,考证组走过大江南北,先后实地走访上海、南京、北京、保定、贵阳、广州、梅州、江门等8个城市,深入挖掘事迹史料。1.2万公里的考证之路,才得以将郑家康烈士的人生脉络准确还原。

“尽管考证工作困难重重,也容不得半点马虎。”考证组相关工作人员说,郑家康自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至1936年牺牲,16年间从未回过家乡,相关史料保存极少。考证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得到了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等单位专家的大力帮助,从多方征集到郑家康的相关档案,丰富了事迹史料。面对不同文献记载有不同版本和说法带来的困难,考证组采取“多重证据法”,广泛征集档案资料,开展实地调研,走访相关知情人,通过交叉比对,确保结论经得起检验。

在考证组严谨的工作态度与科学的考证方法推进下,考证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考证组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征集到的郑家康个人档案中,首次发现两张他的个人照片。

在郑家康的出生时间、入党时间上,考证组也有新的发现。此前关于郑家康的出生时间,有1898年、1899年8月两种说法,入党时间则普遍记载为1924年。此次考证工作中,考证组查阅到郑家康亲笔填写的个人档案,其中明确记载其出生时间为1900年10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间为1925年2月。考证组以档案原始记录为准,对原有记载进行修正。

22_副本.jpg

完成考证工作后,考证组经过整理汇总,形成了《革命英烈郑家康》书稿及《郑家康烈士生平史料汇编》,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考证成果进行多维度、专业化的评审论证,确保考证结果严谨可靠。“经过考证组以及多方共同努力,考证工作已初步完成,但我们对郑家康烈士生平事迹考证和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考证组相关负责人说,近期他们还计划再次前往中央档案馆,查找更多郑家康相关的档案资料,不断充实郑家康烈士的生平事迹。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郑家康的名字和无畏的革命事迹,将永远闪耀在阳江人民的心中,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