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前言

  改革开放是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上海的改革开放是全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海改革开放风云,反映了全国改革开放的万里乾坤。上海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正是出现在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时代。上海人民在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

    相关专题
  • 中共中央在上海
  • 领袖在上海
  • 上海英烈传
  • 国歌从这里唱响
  • 上海历届人代会
  • 上海历届党代会
  • 改革开放在上海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 上海市首届微党课大赛
  • 纪念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
    开发篇

历史选择了上海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上海作为长江流域地区的“龙头”,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历史选择了上海
率先与国际接轨:记外高桥保税区

率先与国际接轨:记外高桥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一个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一次性迈进世界先进之林:记金桥出口加工区

一次性迈进世界先进之林:记金桥出口加工区

  金桥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唯一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开发区。她位于浦东新区四个重点先行开发区的中部。

跨越时空: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的诞生

跨越时空: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的诞生

  1933年的岁尾,一位矍铄的老人健步登上了世界第一斜拉索大桥——杨浦大桥。

    工业农业篇

老工业基地再现辉煌

  往昔,上海工业是中国工业的尖兵;如今,上海工业又谱写出改革开放新的壮丽诗篇。

老工业基地再现辉煌
向富裕目标迈进的上海农村

向富裕目标迈进的上海农村

  改革的大潮首先从农村兴起,上海农村从种植业到乡镇工业,从乡村到城镇,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叩开国际先进管理大门:记上海飞机制造厂

叩开国际先进管理大门:记上海飞机制造厂

  改革开放为上海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活力,也为上海飞机制造厂走国际合作生产飞机的道路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的鸿篇巨制:记宝钢(集团)公司

改革开放的鸿篇巨制:记宝钢(集团)公司

  这片钢城占地13.7平方公里,投资300亿元,设计能力年产671万吨钢水,整体设备倒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贸易金融篇

参与国际大循环

  上海,这座雄踞于中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的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和对外商埠。

参与国际大循环
重振上海金融业的雄风

重振上海金融业的雄风

  在推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上海以金融市场建设为主要手段,使国内外金融机构云集黄浦江两岸。

重建上海商业中心城市地位

重建上海商业中心城市地位

  中央作出开放开发浦东与市委、市府作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决策后,上海商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个窗口”对外 “一条龙”服务

“一个窗口”对外 “一条龙”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积极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城建交通篇

城市建设绘新图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的春风吹拂着祖国大江南北,上海的城市建设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城市建设绘新图
上海新的起跑线

上海新的起跑线

  外滩,重新焕发它特有的风采,融入上海改革开放的潮流,成为上海的标志和象征。

“三年大变样”的标志

“三年大变样”的标志

  1993年,作为上海最大的公共广场——人民广场,完成了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实施了周边地区的综合整治。

  

交通邮电谱新章

交通邮电谱新章

  城以港兴,没有港口,就没有上海这个城市;没有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发展,也不会有上海的繁荣。

    政治法治篇

护卫上海改革开放的航船胜利前进

  今日上海的公安侦探,以其精湛且令人叹服的破案能力,被上海市民骄傲地称之为“我们的福尔摩斯”。

护卫上海改革开放的航船胜利前进
现代都市安宁的交响乐章

现代都市安宁的交响乐章

  80年代初,上海召开万人干部大会,以加强对青少年教育为抓手,拉开了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帷幕。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1980年以来,认真履行宪法,积极慎重开展本市地方立法工作。

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上海市的行政管理改革,建国以来,进行过多次,但始终未能走出一个这样的怪圈。

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电话:021-64748686 协办:东方网 沪 ICP 备05004910号-1 联系邮箱:ccphistor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