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新年第一缕阳光开启“初心之旅”
新年第一天,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举行神圣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采访对象供图)
75后朱誉,将新年第一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一个半小时,他跑了12公里,一路途经黄浦区正打造的“红色露天博物馆”。
1月1日早晨7点多他出发时,天仍蒙蒙亮。国旗护卫队正在整装,进行军姿训练,为一大广场升旗仪式做准备。等他回到终点,阳光已经冲破云层,径直照亮现场观礼的人群,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他顺着排队的人群依次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启一场新年的初心之旅。“回望历史,以理解当下,寻找自身的定位。”
“过去一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创下建馆70余年来参观人次新高。”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说,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共计接待近312万观众。馆外,伟大建党精神展等150余场巡展覆盖全国16个省市,参观人数超344万。
不减的热度,折射当下重要的时代课题:如何从历史文化中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脉,发掘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阮竣介绍,2025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将持续打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资源保护和呈现高地、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和阐述高地、中国共产党创建故事讲述和传播高地。一方面,将我们党的创建历史研究与当下结合,广开议题、博采众长;另一方面,科技赋能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以多元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是已有的尝试。昨天展馆举办的迎新活动中,由志愿者演绎历史人物,还原历史场景,党课“教室”串联起“主义的抉择”“真理的味道”“开天辟地大事变”等多个展项。观众跟随演员移步换景,身临其境地了解每一个展项背后的党史故事。
上海理工大学00后学生小金,观看演绎后,特意在留言签写下感触。“‘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象征智慧的觉醒与自我意识的提升,是我们走向文明的又一新起点。”系列党课也同步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联动,共同讲好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波澜壮阔的岁月。
嘉定区朱桥学校的七年级学生袁泽昊更偏爱一场探寻“初心之旅”的智趣闯关活动,“仔细看一看”“都来算一算”“快去找一找”……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厅,他与二年级的弟弟拿着答题卡,身临其境回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程。他的母亲赵莉鼓励孩子尝试这种“轻量化、强互动”的学习方式,希望通过红色地标旅行、纪念场馆互动答题等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志愿者叶红,已经75岁。她的父亲和姐姐,参加过渡江战役和淮海战役。她说,今天的中国人,可以有尊严地走在世界任何地方,“这尊严,是革命先驱用他们的信仰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有责任记住这段历史,更有义务将历史传递给下一代”。
有着近50年党龄的沈荣明,给记者展示相机中他连续数年记录下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升旗仪式。其中有一张相片,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名戴着红色蝴蝶结的小女孩跑上前,与升旗手并肩,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历史不会走远,上一代人的革命记忆,也将成为这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奋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