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向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发来慰问信。信中指出,自上海疫情发生以来,曲青山院长和全院同志十分关心牵挂上海疫情防控情况,关心牵挂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全体同志及涉疫地区党史和文献部门同志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向上海党史和文献系统的同志们表达诚挚的关心和慰问。同时,希望同志们在上海市委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做好本职工作,力所能及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为早日遏制疫情、回归正常生产生活作出应有贡献。
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打赢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的具体要求,回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领导与同志们的关心期望,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求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所属居住地基层党组织报到,亮身份、勇担当、敢作为,以实际行动支持社区疫情防控。截至4月8日,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共有120多人次参与协助核酸检测、分拣运送物资等各类防疫志愿服务。众多党员变身“大白”“大蓝”,在社区疫情防控中走在前、作表率。
第一时间响应驻地社区志愿请求
3月上旬,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所在地天平街道余庆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就发来支援请求,因街道开展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需要组建志愿者队伍,但辖区内志愿者普遍年龄偏大,希望研究室能增派年轻党员志愿者支援。
机关党委收到请求后,第一时间在单位进行了充分动员。各处党员骨干积极响应,当天就成立了一支由7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并根据居委会安排,在16、17日两天全程参与了街道的全员核酸筛查,主要负责健康云二维码扫码和秩序维持工作。
上海市委党史
研究室党员参加天平街道志愿服务工作同时,本室一些党员干部的居住社区因疫情封控,急需志愿服务人手。他们也积极相应街道社区号召,协助居民核酸检测,如做好居民核酸通知与登记,引导核酸检测队伍,帮助老年人操作健康云核酸登记二维码等,用行动竖起标杆、用坚守诠释初心。
第一时间落实抗原检测重要任务
3月25日,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委接到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紧急通知,要求积极配合上海市在重点区域重点街镇开展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机关党委书记严爱云第一时间就在党员微信群提出,全体党员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凡涉及该任务,一是带头参加抗原检测,二是就近就地参与社区抗原检测志愿服务。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严爱云书记带头垂范,主动申请在居住社区上门为居民发放试剂盒、为不懂操作的老人进行抗原检测。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作为社区志愿者,全天值守楼门,并协助做好核酸检测、收拾垃圾、配送礼包等志愿工作。
上海市委党
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参与志愿服务机关其他党员干部也纷纷下沉到自己所在社区,在社区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在居委会打包装袋试剂盒,为居民介绍抗原检测方法,带头发挥党员作用、联系服务群众、做好宣传引导。
第一时间参与封控社区志愿工作
3月下旬,上海疫情防控进入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自3月28日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全员核酸筛查。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号召,坚定“共产党员先上”的政治自觉,发扬“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担当精神,通过“先锋上海”小程序线上报到、扫码报到,做到“就地组织起来”,带头参加防疫工作,全力以赴守护上海、守护家园、守护群众。
上海市委党史研
究室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吹响“集结号”,进一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全室党员干部在居住社区的微信群里主动发声,对老百姓不理解的主动做好解释,疏导,不信谣、不传谣,凝聚抗疫正能量。
勇当“排头兵”,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冲在最前、始终带头攻坚。全室党员干部在封控期间,积极靠前一步,在核酸筛查、小区管控、政策宣传、物资配送等各项防疫工作中担当作为。来自科研处的年士萍、马婉,研究一处的陈彩琴,研究三处的侯桂芳,征编处的刘捷、周紫檀,研究二处的黄坚、刘玉杰,秘书处的周奕韵等同志多次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秘书处的黄啸同志主动请缨,在封控期间全程在单位值守。疫情当前,大家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越来越多的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员干部投身社区,还有更多的机关党员干部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听候党组织的召唤,他们将以实际行动彰显上海党史部门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