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抗疫有颜色,各“色”战士齐心协力,无论是天使白、橄榄绿还是公安蓝,而我们的颜色是红色。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突袭申城以来,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方志办)全体党员在室领导班子带领下,红心向党、知史励行、闻令而动、勇赴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红色助力。
疫情就是命令
连日来,室领导班子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部署要求。3月11日,室机关党支部书记、室主任黄伟一同志第一时间发出一线防疫志愿号召,并对疫情防控、干部下沉、工作运转作出全面安排。全体同志积极响应、志向一线、服务两线,做到执甲执笔两手硬、两不误。全体同志完成社区报到,在工作群上报核酸抗原检测结果信息。
3月30日起至今,黄伟一、夏飞、何怡炜同志主动要求原地驻留单位,严格遵守单位防控要求,承担起“24小时值班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持续推进。她们勇于担当、忠于职守、顾大局、舍小家的精神值得点赞。
防控就是责任
3月19日及4月1日后,室机关党支部副书记、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叶军同志主动融入社区、担当作为,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做好控江路街道疫情防控志愿工作,进行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及手机操作指导,引导社区群众有序排队,耐心解答群众问题。
龚莉同志家住浦东,是最早一位就地转岗的机关干部。她在社区体量大且封控时间长、楼栋人员多且缺少楼组长的情况下,请缨出战担任楼栋志愿者,搭建起从居委会到居民的桥梁纽带:她叫醒晚起邻居,维护全楼核酸检测秩序;分送抗原到每家每户,确保无一缺漏安全卫生;运用多年医护工作经验,指导青年志愿者防疫抗疫。她近期的默默奉献,得到社区赞誉。至4月7日,所在楼栋已连续7日筛查全部阴性,居民检测秩序愈发规范,楼组团结向心力持续增强。
2020年1月25日,陈华莉同志成为上海首个对外公布的杨浦第一集中隔离点机关干部志愿者。今年以来,她在医院工作的丈夫已连续多日坚守临床一线。3月28日,她再次主动报名参加全区志愿支援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的初心使命,3月31日起待命同时又自觉担起社区服务使命。她不顾天气多变,每天巡护社区3小时;克服人少物多,每天运送快递到每家;舍下幼小孩子,帮助居民送菜至深夜。
2020年1月底,齐磊同志奔赴区防控办统筹协调组工作,一去就是2年多。3月初以来,他运用积累的经验,每天第一时间分享权威信息、传送疫情热点,为每一位同事介绍防疫控疫经验。4月7日,当上海病例近2万疫情仍处高位运行,“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成功前最渺茫”之际,他投入所在的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抗疫,参加居委会志愿者服务,主要工作是核酸检测有关服务,帮助运送快递、食品,特别是蔬菜,清运楼栋垃圾等,助力上海战疫,守卫家园幸福安康。
疫情来势突然,刘菲菲同志家住社区3月中旬开始封控,连日来她帮助做好数据统计和买菜、分送、补购等工作,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
行动就是宣言
3月14日,张文江同志作为区机关首批志愿者,与其他11名青年干部下沉社区,火速赶往新江湾城街道开展核酸筛查,从下午3时许至晚12时全程在岗:黑夜中的核酸检测点位,有他协助医护人员的身姿;群众排队的长龙旁,有他提示保持间距的话语;志愿者防疫物资分发处,有他为别的志愿者奔忙的身影。
夏飞同志3月16-17日就已经开始社区抗疫。16日清早得知消息,他交接好手头工作后当即赶往五角场街道,参与全市重点区域48小时2次封闭式核酸筛查的志愿服务工作。他马上熟悉工作流程,转换工作角色,进入“战斗”状态。从白天到黑夜,从寂静到喧嚣,他与医护人员、居委干部、机关党员、千百群众并肩作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同守护杨浦红色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