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2025-08-12  来源:新华社 作者:齐琪 唐健辉 罗鑫

一桥惊醒山河梦。88年前,卢沟桥畔的炮火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硝烟虽散忆犹新。88年后,宛平城内如潮的人流共同见证傲然挺立的民族脊梁。

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主题展览开幕一个月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8月7日,已累计接待社会各界观众超30万人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大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地驻足、深思、凝望,接受精神洗礼,凝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与信念。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14年艰苦抗战,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钢铁长城,共抗外敌侵辱,誓为家国而战。

行走在展馆内,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响里。一份份文物,一件件史实,共同汇聚成四万万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东方诗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此次主题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起来,谱写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

被展陈的视听效果所震撼,观众刘洋十分感慨:“今日的岁月静好是先辈们艰苦奋战,抛洒热血换来的。勿忘历史、珍惜当下,勿忘国耻、报效祖国!”

多版本的《论持久战》;抗日根据地群众为部队缝制的草鞋;灯光、布景、音效再现气势磅礴的百团大战……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影像,生动再现烽火岁月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坚守抗战信念、凝聚人民力量的历史画卷。

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定实施持久战战略,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带领人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主题展览全景展现了中华民族14年英勇抗战的历史,让我们更好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志东表示,在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胆魄,带领中华儿女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

主题展览首次展出的1938年瑞士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拍摄的《通往延安之旅》纪录片,吸引大量观众驻足。

黑白纪录片里,醉心读书的青年、席地作画的学员、沿街叫卖的商贩……一帧帧画面,尽显赤诚信仰与希望活力。

“这些记录反映了当时延安地区良好的军民关系,尤其是青年汇聚到延安之后严肃活泼的生活,真正体现了中国的希望。”纪念馆讲解员李洋说。

历史的苦难、战争的伤痛,在中华民族记忆中留下深重烙印,让中国人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

“当今世界依然动荡不安。在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学习,去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和平、和睦的世界。在这一点上,中国为所有国家树立了榜样。”巴拿马驻华大使雷鸣感慨。

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之志;不忘苦难,更好催人奋进。

中国人民必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