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圆桌会议举行 共议“十五五”高质量发展

2025-10-1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玲珑

2025年9月26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圆桌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的改革路径、政策创新、联动机制等展开深度对话。

6.jpg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研究员在致辞中提出要准确分析“十五五”时期的国际环境和百年发展变局等四点思考,期待专家学者深入开展高质量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圆桌会议既是学术期刊与高校科研力量协同联动、赋能国家发展战略的鲜活实践,更是主动对接国家需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贡献真知灼见,共同为“十五五”规划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注入智慧动力。

圆桌会议发言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罗卫东、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殷德生等学者聚焦高水平开放与新质生产力,提出“以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新质生产力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经历规则统一”等观点,体现出他们对于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的诸多思考。

第二阶段,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高帆等学者指出,推动内循环需平衡消费与投资,同时也需依托扩大内需、产业转型、创新驱动与制度完善四大支柱,强调内循环在落实双循环战略中的巨大潜力与深远意义。

第三阶段,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宁、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等学者从社会基础与区域协同出发,强调公共领域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区域发展推动“高层次协同开放”等观点,提供了对于制度型开放的深刻见解。

第四阶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守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培林等学者围绕制度型开放实践与全球治理进行讨论。他们提出探索离岸模式与规则对接、都市圈规划、出口信贷带动设备更新等观点,为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提供制度性思路。

7.jpg

本次会议紧扣“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切磋对话,围绕产业安全、数字经济与统一大市场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讨,提出诸多独到见解,为“十五五”时期推动我国及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学界智慧与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