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战丰碑 | 重建党组织 发动各界支援前线

来源:党史镜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前言

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抗战初期的重要战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和中国抗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支援抗战大后方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基地,以及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枢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重建党组织发动各界支援前线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适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实现了政策策略的重大转变。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倡导下,上海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空前焕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白色恐怖统治下,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中央非常重视上海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多次委派有城市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沪,领导群众抗战工作。1937年6月,刘晓、王尧山、冯雪峰三人组成中共上海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机构,被称为中共上海三人团。

9.png

图中从左至右为刘晓、王尧山、冯雪峰

七七事变爆发当天,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赴庐山进行国共谈判时途经上海,在贵州路中国饭店会见了刘晓与中共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指出要抓住全面抗战的有利时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面对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共上海三人团及时转变战略,将工作重点放在重建党组织与领导群众运动的有机结合上来。

10.png

图为中共上海办事处旧址(今北京西路1312弄28号)

1937年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公开领导机构——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简称八办)公开成立,主要负责上海地区的上层统战、文化宣传、营救和安排出狱的同志、情报机要等工作,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公开阵地。

11.png

图为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今延安中路504弄)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团结广大爱国人士,成立妇女、教育、职业、学生、工人等各界抗日救亡协会,并在各系统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组织对抗日群众团体的领导。1937年9月12日,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成立,成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上海会员人数最多、影响极为广泛的抗日救亡群众团体。

12.png

图为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召集会员参加后方工作

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各阶层、各党派、各界民众汇聚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包括建立募捐队、慰问队、救护队等支援前线;深入工厂、学校、里弄开展救亡宣传;组织救国献金、捐献慰劳、安置难民等,掀起了全民救亡的浪潮。

13.png

14.png

上图为上海妇女战地服务团团员在战场救护伤员;下图为奔赴大场前线的上海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

淞沪会战爆发后,浦江两岸迅速掀起救国募捐、慰劳前线的热潮,大量慰问品源源不断地送至前线。与此同时,上海商界和市民发起“对日经济绝交”运动,上海抗敌后援会、市商会、市总工会、各救亡协会、各同业工会等团体成立上海市国民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一致对日实行经济制裁。

15.png

16.png

上图为上海各团体派代表赴前线献旗,鼓励将士英勇杀敌;下图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印制的宣传漫画《对日经济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