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伟大光辉的一生 | 陈云与调查研究
编者按: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为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弘扬他的崇高风范,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陈云纪念馆共同推出系列图文《陈云伟大光辉的一生》,共18期,本期为第18期《陈云与调查研究》。
引言:
陈云是党内善于调查研究的典范。他一生坚持实事求是,强调:“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陈云在调查研究中始终坚持问题意识,方式灵活多样,调查深入细致,坚持人民立场。重温并践行陈云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于今天科学决策、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933年,陈云由上海进入中央苏区,担任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党团书记。为解决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问题,他到工商业比较繁荣的汀州调研,感到苏区工人运动在执行劳动法方面存在着“左”的错误。在陈云等同志的领导下,苏区工人代表大会修改了1931年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的相关错误政策。图为陈云调研过的位于汀州的福建省工人联合会旧址
抗战时期,陈云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为研究、指导华北地区党的工作,通过“找人来、派人去”和批阅大量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送来的工作报告等方法作了大量调研。在听取各级干部汇报和派出巡视团赴华北后,陈云指出华北工作最弱一环是群众工作,强调要将其列入党支部议事日程,为党坚持敌后抗战奠定基础。图为1939年5月27日,陈云与山西省保德县第一区腰庄编村、新庄副村支部书记赵秉理谈话记录的第一页
1946年10月,国民党调重兵进攻南满解放区。陈云临危受命,出任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围绕要不要坚持南满,陈云进行深入调研,与参会干部分头谈话了解情况。1946年12月14日,陈云在七道江会议上作关于坚持南满斗争的讲话,这一决策为此后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图为陈云当时发表讲话时所在的吉林七道江村
1951年2月,陈云任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资料准备,计划边编制边实行。为此陈云展开了深入、全面的调研,他与部长、专家谈话,每周到国家计委听汇报。1952年陈云还出访苏联征询对“一五”计划的意见。他前后参与了四次编制。图为1952年8月24日,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向列宁墓敬献花圈,前排左起:周恩来、陈云
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陈云在青浦县小蒸公社作调查研究。其间,吃住在农民家里,听取公社党委两次汇报,就肉猪特别是母猪公养好还是私养好、农作物种植应如何安排、干部作风和群众监督等问题,召开了有干部和社员参加的十次座谈会。他多次到农民家中访问了解情况。调查后,陈云撰写《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等三份报告,对恢复与发展农副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图为陈云在小蒸公社作调查时与公社干部合影,二排左四为陈云
改革开放时期,面对中年知识分子待遇低、市民“烧煤难”等民生问题,陈云高度重视,认真调研。针对当时比较突出的大城市蔬菜供应问题,他曾多次了解北京大白菜的产销与贮藏工作。在陈云的关心下,北京市提前召集各区、县、局和有关单位开会,动员大家做好秋菜的供应、储存工作,从而避免了大规模烂菜现象的发生。图为北京市民在排队购买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