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的红色记忆:吴淞工人纠察队大队长王登科
王登科(1908-1931),江苏沭阳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苏北地区连年灾荒,他被迫离乡背井来到上海。几经周折,他进了吴淞大中华纱厂当工人,但仍然过着受压迫、受剥削的贫穷生活。
那时,吴淞地区已是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的基地之一,党的许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开办工人夜校,让工人们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帝国主义、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真相。王登科通过夜校学习,受到革命理论的启蒙教育,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听了佘立亚老师介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工人成为国家主人的情况后,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穷苦老百姓的救星,懂得了天下穷人是一家,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便积极参加夜校和工会开展的各项革命活动。王登科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坚定了要为争取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终生的信念。
王登科入党以后,与永安第二纱厂(大中华纱厂于1925年1月改为永安二厂)的党员同志一起,领导了本厂因资本家虐待工人而举行的罢工斗争。在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和第二次武装起义时期,他又和本厂的共产党员刘景兴、江儒田等,积极团结工人群众,连续发动两次罢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又进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全市80万工人实行总罢工。吴淞为全市7个作战区之一,与市区统一行动。
吴淞地区的具体任务是:一、收缴吴淞反动军警的枪械;二、组织工人武装。当天下午2时左右,根据中共吴淞部委员会(相当于中共吴淞区委)的部署,王登科和青年女工唐金凤带领永安二厂的工人队伍,手持铁棍、木棒、榔头,挥舞着红红绿绿的标语旗,一路高喊“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口号,唱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革命成功,努力革命成功,齐奋斗!齐奋斗!”的歌曲,浩浩荡荡地向离厂不到500米的吴淞西警察署冲去。接着,华丰棉纺厂和铁路工人及部分学生千余人也相继赶到,将西警察署团团包围。工人手中只有部委书记俞伯良刚从上海总工会带来的一支枪,但全副武装的20多个警察在门口与工人们对峙着。王登科让工人点响装在洋铁桶里的鞭炮,发出连续不断仿佛像机关枪声的巨响,警察闻声丧胆,惊慌失措,工人们趁势齐声高呼:“北伐军来了!”随后一拥而上,冲进警察署,缴获了长枪21支、指挥刀9把。
第一仗旗开得胜,工人们群情高涨,声威大振,起义队伍不断扩大。在中共吴淞部委俞伯良、陈鸿领导下,把缴来的枪和指挥刀发给大家,兵分三路向吴淞码头附近的东警察署、水警厅以及驻扎在长春码头的毕庶澄军阀部队进攻。纺织厂工人向来对几次镇压工人运动的吴淞东警察署切齿痛恨,所以他们冲在最前列。平时凶狠绝顶的警察们,这次在手持武器的工人们前面却傻了眼。工人朱佐成朝天开了一枪,再加上工人们震天动地的口号声、爆竹声,吓得警察们东躲西藏。警察署长正在睡午觉,闻声后吓得跳后窗逃跑。工人们又缴获了20余支枪和大量子弹。
吴淞各路起义工人队伍胜利会师之后,正式成立了吴淞工人纠察队,王登科因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奋战,被推选为工人纠察队大队长。接着他又带领一批纠察队员到宝山县城,迫使宝山县警察局的警察也纷纷缴了枪。
3月22日下午5时,吴淞地区参加起义的近2000名工人,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吴淞公共体育场(现吴淞中学操场处)举行祝捷大会,会上吴淞部委书记俞伯良总结了胜利的经验,号召继续斗争,迎接北伐军,巩固与发展工人纠察队。工人们用缴获来的107支枪武装起来,同时在吴淞火车站(现吴淞中学南过江隧道处)对面竖起了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吴淞工人纠察队”,随风飘扬,几名工纠队员还在下面站岗放哨呢!
吴淞工人纠察队分驻在淞兴路圣公会、旗站六营公所等三个地方(现吴淞淞兴路、泰和路一带),王登科领导他们一面进行军事训练,一面维持吴淞地区治安,防止敌特破坏。中共吴淞部委还专门从上海请来军事教官,对工人纠察队的军事训练进行指导。
正当上海工人和市民沉浸在庆祝胜利之时,蒋介石来到上海勾结买办资产阶级,并通过他们同帝国主义达成谅解,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向上海工人阶级挥舞屠刀,夺取了胜利果实,以至血染宝山路。
吴淞地区也在敌人所谓“工人内讧”的诬陷下遭到冼劫,4月13日凌晨3时,国民党第二十六军二师六团突然包围吴淞工人纠察队驻地,强迫工人交出武器,武装起义惨遭反革命镇压,被捕工人120人。
王登科本来是永安二厂清花车间的工人,由于他带头参加要求提高工人工资的罢工斗争,曾被厂方开除。后来他化名重新进入该厂粗纱车间做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吴淞工人纠察队被迫解散,白色恐怖日益加剧,王登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坚持斗争,后来又被开除出厂。
第二次被开除后,王登科仍坚持在吴淞地区参加工人运动。此时正值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不顾主客观条件,发动工农群众多次举行飞行集会(编者按:当时的一种冒险的革命宣传活动,组织部分革命者在热闹街头召集群众,进行演讲、高呼革命口号,当得知有巡捕、警察来时立即转移到别处再进行同样的宣传活动)、政治罢工,致使党组织和大批共产党员自我暴露。1931年2月,王登科在一次散发传单时不幸被捕,国民党军警把他押送到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监狱,严刑拷打逼供,要他供出吴淞地区党组织情况和党员名单。他顽强不屈,任凭敌人软硬兼施,矢口否认自己是党员,也不知道谁是党员。敌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又把他押回吴淞审讯,要他领捕共产党员。王登科还是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也不认识谁是党员。敌人无计可施,就把他绑在蕰藻浜大桥北堍吴淞电灯公司旁边的电线杆上,强迫他指认过路的共产党员。说如果再不指认,就要杀死他。因为这个地方是永安二厂和华丰纱厂等单位工人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王登科视死如归,紧闭嘴唇,毫无表情。不少熟悉的战友从他身边走过,他都视若无睹,仿佛从来不认识似的。几天以后,恼怒的敌人就把他残酷地杀害了,时年23岁。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