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来源:静安区文物史料馆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里,在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塑像旁边,展示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李淑一女士,原来是杨开慧的好友,20世纪20年代就同毛泽东熟识。她的丈夫柳直荀,共产党员,曾任中共鄂西北特委书记,1932年因反对鄂西中央分局主要负责人所执行的王明“左”倾路线而惨遭杀害。
25年后的1957年2月7日,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并附上她1933年因怀念丈夫而写的一阕《菩萨蛮·惊梦》,并索要毛泽东1921年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全词。5月11日,毛泽东回信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
《湖南师院》首次发表这首《蝶恋花·游仙》时,根据毛泽东意见,改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时,标题改定为《蝶恋花·答李淑一》。
1962年,在天安门城楼观礼时,章士钊曾当面询问毛泽东词中的“骄杨”二字作何解释,得到了毛泽东的答复。次年,章士钊在他作的《杨怀中别传》中写道:“毛公填词,有我失骄杨句。吾乃请益毛公,何谓骄?公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杨开慧烈士,她忠于革命、勇于牺牲是值得骄傲的。这首词,表达出毛泽东对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也写出了两位烈士的革命精神。
(作者单位: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供稿单位:静安区文化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