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海回眸 > 正文

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始末

2025-03-17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叶介普

“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位于东北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这一杰出成就的背后,开国中将余秋里功不可没。

微信截图_20250317115351.png

01石油部来了位将军部长

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多数都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唯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石油工业没有完成计划。1958年初,周恩来请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推荐一名高级将领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彭德怀推荐了时任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李井泉回忆,有一次开政治局会议时,毛主席问一位同志:余秋里这个人怎么样?我想让他当石油部长,你看行不行?那位同志说:恐怕嫩了点。毛主席说:嫩点不要紧,锻炼嘛!提起来吧。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同余秋里谈话,请他出任石油部长。余秋里说:“我从来没有搞过工业,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恐怕担负不了。”

毛泽东说:“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很多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了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

毛泽东还说:“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部长以上干部调动,是中央决定,不是转业。”接着笑着说:“你如果转业,要发一笔财呢!”

余秋里听了毛泽东的讲话后说:“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在实践中去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2月27日、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中南海听取石油部汇报,余秋里参加了会议。邓小平在听了汇报后说:“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要天然油和人造油并举,以天然油为主。石油勘探要选择突击方向,在建设西部天然石油基地的同时,要把石油勘探的重点放到东部地区。”还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地区能够搞出油来就很好。”

2.png

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和1205钻井队队员抵达滨洲铁路线上的萨尔图火车站。图为1205钻井队到大庆

02“川中会战”长经验

余秋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传达贯彻邓小平的指示,具体研究如何把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东部地区。为了顺利实现战略东移,余秋里多次拜访地质部长、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和其他专家学者,虚心向他们求教。李四光等同志向余秋里介绍了石油地质理论知识,介绍了松辽平原等地区开展地质勘探的一些成果,使他初步学到了一些石油地质知识,坚定了在东部地区找油的信心。

1958年3月中旬,四川石油管理局向石油部报告:在川中南充、蓬莱镇、龙女寺3个构造上,各有一口探井在钻井过程中喷出大量原油。当时,石油部不少人都认为在川中发现了大油田,余秋里也认为可能抱了一个“金娃娃”。石油部党组决定,4月份在南充召开石油工业现场会议,部署加强川中地区的勘探工作。

4月中旬,余秋里和时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到达四川南充。21日,余秋里在南充石油工业现场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加大川中和川南的勘探任务,尤其是川中的南充、龙女寺、蓬莱镇地区的勘探任务要当作一个战役来打,今年冬天要基本上把这三个点拿下来。”会议决定从玉门抽调3000多人的钻井、采油技术队伍支援川中地区。10月份,石油部决定进一步调集力量,在川中进行会战。

经过两个多月的会战,在钻井过程中喷油和试抽过程中出油的有37口井。但产量低,下降快,经分析含油部分是石灰岩的裂缝和晶洞,属裂缝藏油,没有找到连片的油田。1959年1月,余秋里和石油部党组研究后,决定结束川中会战。

川中石油会战,余秋里碰了钉子,但也学到了知识。在1958年和1959年,余秋里集中精力加强了西北石油工业基地的建设,一是力争多生产一些石油,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急需;二是把西北建成巩固的后方和前进的基地。他走遍了西北厂矿,每到一地,就深入车间、钻井队,和干部、工人座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1958年,石油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共找到油气田22个,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发现的油气田的总和。全年共生产原油226.5万吨,比1957年增长55%。

3.png

在石油大会战期间,王进喜冒着严寒跳进大庆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止井喷,保住了钻井

03万人石油大会战

1959年9月26日,位于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附近的松辽盆地第三口标准井(简称松基3井)喷出了棕褐色的原油。这个新发现的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0年1月7日,余秋里到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一次会上,毛泽东问余秋里:“你那里有没有一点好消息啊?”

余秋里说:“从目前勘探情况看,松辽有大油田。”毛泽东惊喜地说:“啊!有大油田。”余秋里说:“是的,主席!我刚从黑龙江回来,留有余地地说,有可能找到大油田;如果不留余地,大胆地说,大油田已经找到了。我们正在加紧勘探,半年左右就有眉目了。”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哇!有可能的。能在半年内找到也好啊!”

2月中旬,余秋里向邓小平汇报了松辽石油勘探情况,提出准备在松辽开展一场勘探开发石油的大会战。邓小平表示同意。2月22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决定动员3万名退伍兵给石油部”的指示。

3月,参加石油大会战的各路大军,从全国各地纷纷向大庆开进。正当会战队伍向大同镇周围集中时,3月10日,位于大庆长垣北部萨尔图地区的萨彷井喷出了高产油流。14日、20日、21日,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工作部署。他说:“萨66井出油,说明大庆长垣北部的油层比南部厚,产量比南部高。形势变了,我们要当机立断,重新调整部署,把勘探重点从以大同镇为中心的南部地区,转移到以萨尔图为中心的北部地区。”

4.png

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

4月29日,在萨尔图草原上,召开了“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余秋里作了动员报告。他号召广大职工:“发扬党和毛主席教导的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实践、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刻苦耐劳、艰苦奋斗、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去夺取胜利。”

1963年,大庆石油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仅在大庆长垣北部的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子3个油田,就探明含油面积86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68亿吨。1960年至1963年累计生产原油1166万吨,占同期全国石油产量的51.3%,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5.png

为打好高压易喷井,王进喜带领工人研究改进泥浆泵

1963年12月,石油部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汇报提纲》,党中央充分肯定了大庆石油会战所取得的成果。1964年1月25日,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这以后,全国掀起了一个宣传、学习大庆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