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英雄的城市,作为党的诞生地,近代崛起的东方明珠,深刻地记录了中国近代从苦难到奋发的历史。无数英雄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前赴后继,艰难求索,他们用生命谱写了这座英雄城市的英雄壮歌。在革命岁月中,许多如今繁荣的地段,充满市井生活的里弄,亦或是标志性的建筑,都见证着峥嵘岁月。
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遗址位于北京西路1060弄内(原爱文义路望德里内),是两层的旧式石库门楼房。1928年前后,这里是中共中央重要的联络工作点之一。
1927年,武汉被白色恐怖笼罩,中共中央机关陆续迁到上海。爱文义路地处租界,五方杂处,利于开展革命工作,又利于隐藏和掩护,成为中共中央秘密机关联络点。
1928年4月15日,时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组织局主任的罗亦农在联络点与邓小平谈工作。因被叛徒出卖,罗亦农刚从后门送走邓小平,就被前门冲进来的英国巡捕抓捕,这也是中央机关迁至上海以后遭到的第一次重大破坏。次日,许多中外报纸都刊登了罗亦农被捕的消息。国民党当局欣喜若狂,认为“首要已擒,共祸可熄”。
罗亦农原名“善扬”,后易名“亦农”,是为表明既要服务工人,亦要服务农民的决心;他17岁只身来沪,阅读《新青年》、拜访陈独秀,是为农民“寻找一条出路”;他到莫斯科求学,是为成为“以革命为职业的共产主义者”。
罗亦农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上海区委书记、江西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湖北省委书记,长江局书记、中央组织局主任等职。1927年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同年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在临刑前,曾用隐语给中共中央写信,交代未竟的工作,表示视死如归的决心,勉励同志继续战斗。他还给妻子李文宜留下遗书:“望你学我之所学,以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