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海回眸 > 正文

揭秘抗战史上最特殊的潜伏:这个团如何打入日伪军内部,又回归新四军

2025-07-1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邬林桦 王海燕

【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抗战•上海寻迹”报道组兵分多路,从不同视角寻找上海抗战印迹。我们寻访的第一路,便是重回当年战斗历史现场,回访老兵和亲历者后代,追溯上海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

一份1943年的密电档案,揭示了一场抗战史上罕见的“潜伏”行动:当年4月,为粉碎日伪“清乡”阴谋,顾复生以政委身份,率领通海自卫团(汤团)600余人,打入日伪军内部,上演了持续167天的特殊战斗,最终“破腹而出”,胜利回归新四军。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以一个团成建制进行的“潜伏”行动,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这场特殊的战斗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制定潜伏计划

1943年春,苏中根据地的抗日形势严峻。日伪军企图先对苏中军区四分区的通海五县(今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实施重点“清乡”。

情报传至苏中军区,引起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等人的警觉和高度重视:通海地区紧临长江,基本无险可守,新四军实力和日寇十分悬殊,军事上硬碰硬根本不现实。但是,如果主力部队完全撤出,长江沿岸必然被日寇完全控制,江南新四军将孤军奋战。能否控制通海地区,事关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安危存亡。但是打又没法打,撤又不能撤,怎么办?

就在这时,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战局: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主动传来报告,说日伪特务利用以前旧关系,正在拉拢他“起义”。

111.jpg

汤景延

为什么不将计就计,派一两个团打入敌人内部,进行反“清乡”斗争?粟裕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战斗计划。

经过讨论衡量,这个任务交给汤景延等人执行,定名为“汤团行动”。为保证行动成功,通海自卫团与崇明警卫团合编为一个团,仍称通海自卫团(简称“汤团”),由汤景延任团长、顾复生任政委。

顾复生的孙子顾宁,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追溯和研究。“顾复生化名胡曰夫,公开身份是汤团开办的协记公行账房先生。大家都知道这个胡曰夫是汤团长心腹,专管钞票,不穿军装,不编入建制。”

深入敌军虎穴

受领任务后,汤景延主动联系上了汪伪特工总部南通站站长姜颂平,佯称自己早就有投靠日伪军队的想法,同时提出条件,“起义”后,部队建制不变,“原地驻防”。姜颂平听后,爽快答应。之后,汤团顺利潜入敌人内部。

222_副本.jpg

顾复生

正如各种谍战剧所展现的,伪装是潜伏战的必要手段。

顾复生在回忆录中写道——

那时日本宪兵队里的一个老宪兵经常有心无意地到我们团部来玩,原来那个拉拢“汤团”投敌的陆某夫妻俩也经常到团部里来,还有个和陆某有联系的特务也经常来团部玩玩吃吃,这说明敌特方面时刻有人在活动。

我们设在西边的参谋处,原先设定是我们内部联系的地方,结果到参谋处去的人也相当复杂。我们团部里的工作人员全部是共产党员,其他人员是以汤团长亲戚的名义住在团部的,还有几位女同志,有的是因病休养,白天在团部吃饭,晚上回医院住,这些人的掩护方式是从早到晚不停地打麻将。

团长汤景延“堕落”得很厉害,不但求升官,还要发财。他以补贴给养为由,公开办起了“协记公行”,贩运粮食、肉菜、纱棉等。然而,敌人没想到的,这些物资相当部分被运到了苏中根据地,甚至还给新四军送去大批军火和药品。

设计破腹而出

根据档案记载,汤团潜伏日伪军内部的167天里,经历过数次惊心动魄的斗争。

1943年5月上旬,伪“苏北清乡公署”突然命令汤团集中到茅镇进行验枪。这是敌人一石两鸟之计:一方面可以“验枪”为名,借机将汤团缴械;另一方面也可借此摸清汤团的家底和实力。而汤团有一部电台和几挺重机枪,都不能被日伪军知晓。

汤景延处变不惊,想出应对办法:减少“点验”人数和枪支,隐藏起一些重武器,同时将电台转往他处。

“验枪时,敌人想缴械,汤团长拍着桌子说‘要缴枪我就不负责了’。”档案记载,顾复生与团长汤景延巧妙周旋,将电台和重机枪藏在船舱,用红包买通验枪伪军,成功化解危机。

1943年9月,苏中根据地反“第一期清乡”斗争胜利在望,考虑到“汤团行动”任务基本完成,中共苏中军区党委决定,将汤团从伪军中拉回来。

如何才能在敌人层层监视之下胜利回归?汤景延心生一计:让七连长周显才(对外称汤的大徒弟)宣布“结婚”,以此为名,在位于金沙镇的团部大摆酒席,邀请日伪军官9月29日晚赴宴,借机将出席的敌人一网打尽。

29日晚,伪金沙特工站站长翟光辉等人准时应邀前来。双方觥筹交错多时,还玩起了麻将。其间,汤景延借口上厕所,跨出房门,埋伏在门外的警卫员见状立刻冲进去,当场击毙翟光辉等三名特务。30日,汤团全部成建制地进入根据地。

333_副本.jpg

位于南通海门的“汤团”旧址

1944年初,汤团被编为新四军“联抗”第二团,汤景延任“联抗”副司令,开始了新的战斗。

汤团行动这场特殊的潜伏战,是江南抗日战斗的重要篇章。粟裕曾评价:“汤团行动对反‘清乡’斗争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