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海回眸 > 正文

瞿秋白和《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2023-06-20  来源:龙华英烈

6月16日是《国际歌》诞生135周年,6月18日是瞿秋白牺牲88周年。

1.jpg

他在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时,创造性地将法文“国际”一词改用音译“英特纳雄耐尔”,在我国广泛流传,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

2.jpg

《新青年》创刊号,《国际歌》译词

我党在成立初期,亟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瞿秋白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他夜以继日,辛勤笔耕,编译多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状况,论证中国革命问题,撰写发表大量政论文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开创性贡献。

3.jpg

瞿秋白主编的中共历史上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1925年1月,在党的四大上,瞿秋白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在党的五大、六大上,他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重要贡献。会后他担任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主持党中央工作。

4.jpg

1927年8月7日,瞿秋白在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图为会议旧址。

1931年1月,瞿秋白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他到了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在这个时期他创作和翻译了一大批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积极指导、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发展,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5.jpg

左联机关刊物《北斗》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1935年6月18日,他一路慷慨演说,唱着《国际歌》,坦然走向刑场。他席地而坐,挺直腰板,微笑着向刽子手点头道:“此地甚好!开枪吧!”而后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

6.jpg

瞿秋白就义前的留影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一条他为中国开辟的光明道路,最终走向了伟大的胜利!

山河已无恙,英魂耀中华!

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