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海回眸 > 正文

保守党的秘密:红色电信纪律至要

2025-01-15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杨洋 薛宜人 陈芃丰

1929年秋,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第一座无线电台在上海大西路福康里9号(今静安区延安西路396号附近)布设,李强负责机务,张沈川负责报务。年底,李强等到香港布设分台。1930年1月初,上海台和香港台实现了第一次远距离无线电密码通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正式诞生。

于艰难环境中创建党的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这既是一部艰辛探索创新发展史,更是一部不怕牺牲浴血奋斗史。听党指挥是红色电信精神的首要内容,是红色电信人最鲜明的底色,其源头来源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党有号令、我必行动”的自觉。

发轫于革命时期的红色电信工作,天然地与党的秘密和人身安全相关联,从而形成了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的红色基因和文化传统。也正因此,红色电信的保密等工作既是自身的建设内容,同时也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员选拔培养是

根本政治要求

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电信事业可能随时遇险,为了加强秘密工作同志的人身安全和信息传递安全,党中央从选拔培养无线电技术人员开始,将相关工作内容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政治立场过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守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193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征调军事人才的通告》中要求,送来中央的人“坚决勇敢”,“在政治上及组织上没有问题”。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给各军团下发《选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要求“家庭经济地位是工人、雇农、贫农或参加过斗争的”,并且送来本部考察不合格的,“仍旧驳回”。

中共六大后,党中央决定开启无线电的秘密培训,这项工作是在极为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1928年夏天,莫斯科中山大学秘书长阿勃拉莫索找到毛齐华等人谈话时强调:“根据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共代表团的要求,共产国际的支持,决定派他们6人参加无线电技术培训,要绝对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要求白天在学校照常上课,晚上到国际无线电训练班秘密学习无线电技术。”毛齐华等人就按照规定,白天照常上课,夜晚到“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所属院内的国际无线电训练班学习。

一年后,他们学成回国,但是在苏联学了什么、怎么回国、回国后去哪里这些秘密信息,连他们的家人也不得告知。回国路上,他们在海参崴停留,此间也不得和任何人来往,后改扮成商人从东北偷渡入境、分散行动,最终到上海汇合。这些纪律要求既保证了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是保守党组织秘密的重要方式。

同一时期,上海也开启了无线电技术人员的秘密培训工作。1929年9月,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李强、张沈川等人以分散居住、单独上门教学的办法开展无线电报务、机务教学,这项工作是在秘密斗争的重要战场上海举办的,由于第一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教学方式,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cn_sz_mmbiz_jpg_efQcwnuSW3icSE4yHFTg1JfXnG3mAic6iaTlSibtTZYW377kp6ibtxDct5jg8TFKqcTXlr8iaicGbzMjtiaoz3dpSs62vQ_.jpg

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电台旧址(福康里)

负责党中央秘密工作的周恩来此时提出了“以绝对秘密为原则”,带领业务部门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关于秘密技术工作规定》《秘密工作条例》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如系统内实行单线联系,除极特殊情况经批准外,“不允许发生任何‘横向关系’”“党内不该了解的人和事不问,不该看的文件不看,未经允许不得传播自己所了解的事”等规定,这些为秘密工作的开展作了整体性要求、奠定了制度基础。

1930年12月17日,正在无线电培训班学习的第二期20位同志全部被巡捕房抓走,发生了震动党中央的“福利电器公司工厂”事件。这是一次典型的违反党的纪律规定,由于相关负责人急于求成的心态压倒了秘密工作的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损失的事件。党的纪律要求尽管有时看起来繁琐、要求高,在某些人来看是一种“负担”,但确实是极为重要的,稍有不慎,则损失难以估量。

cn_sz_mmbiz_jpg_efQcwnuSW3icSE4yHFTg1JfXnG3mAic6iaT4nnFr2FvZgtyhgNFsWS18q3wR87IbANqEj5BFoicPb9BTtRJz0NcbOw_.jpg

中国共产党第一步无线电台发报机(复制品)

苏区电信技术人员的纪律建设也至关重要。1932年12月,朱德总司令签发《加强无线电队的建设与管理》,对选拔纪律作了规定,“注意译电人员必须以阶级坚定的积极分子,最好是工农分子充当,还须经过政治部的负责考察,切勿以其为技术人员而加以丝毫的忽视”,文末还特别强调,“至要至要!”《关于军事政治训练的训令》中规定,“阶级的政治教育,是健全和坚强部队最主要的元素”。尽管是技术人员,但保守党的秘密、严守政治纪律,是其应当具备的根本政治素质。

密码本安全是无线电通信

纪律的关键

在对敌斗争中,密码本的攻防是两军科技实力的体现,谁能在破译敌军密码的同时,保证自身密码本万无一失,谁在战略战术和军事指挥层面,就有着巨大优势。

1932年7月,朱德签发了红军历史上第一份无线电通信纪律法规——《中革军委关于无线电通讯简则的训令》。这份训令规定,“密码本必须交最忠实可靠的译电员(共产党员或团员)随身保存,并要注意保护此译电员,免他掉队或失散,且禁止其到与敌接近的火线上去”“译电员对密码电本要特别注意随身保存,要看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

这份训令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鉴于一次叛逃事件。此前,红五军团指挥部一个能熟记我军通用密码本三分之二内容的译电参谋逃跑,不久后,又发生了部队密码本丢失,电台台长在反“围剿”中逃跑,以及两起通信人员和机密文件被敌军俘获的严重问题,好在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没有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从1932年9月至1933年9月,中革军委在7月训令的基础上,又接连下发《关于保障无线电密码通信安全的密令》《加强无线电队的建设与管理》《红一方面军关于加强通信联络及后方勤务工作的训令》《关于保持机密问题的训令》等纪律规定。这些训令反复强调了无线电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对指挥机关、作战文件、战斗行动和通信联络等方面都要求保证绝对的秘密。

cn_sz_mmbiz_png_efQcwnuSW3icSE4yHFTg1JfXnG3mAic6iaTiccznSGwSKT6cbEicxsGHwM83rzNjtkwyQibyrOdHTX9ibI4MZOwb22wbg_.png

通信人员在长征路上发报(油画)

1934年2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在瑞金召开,周恩来在会上作了《一切政治工作为着前线上的胜利》的讲话,“要对通讯人员加以很好的政治训练,要注意巩固他们的政治情绪,提高他们的政治责任,通讯队中要有很好的政治工作”,为红军通信工作的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1939年8月至1942年4月,针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新形势,中共中央、中央书记处等部门接连下发了至少6份指示,意在不断完善保密工作体系。其中,《关于通信联络工作的决定》《新闻台与公开战报台之工作条例》《关于无线电联络问题的决定》《关于电台工作的指示》《关于改进无线电报工作的决定》《关于重申电台工作纪律的通知》,强调了电台联络的重要性和电台工作的纪律要求,明确了新闻台与战报台的工作内容、规则和秘密规则,提出了对电台人员及机要人员的政治和生活审查,以及对收发电报的严格要求,重申了减少积报、严守机密的具体措施。

制度不断完善是纪律建设的基础,严格执行则是这项建设的保障。曾有一位老无线电技术人员刚领到一个50瓦的电子管,失手就把管子掉在地上摔碎了,结果受到了记过和扣发津贴费的处罚。见习报务员将某省委台号“5120”和某军部台号“5210”登记反了,导致报务地错发,报务主任、报务员和他为此都受到了处分和批评。更有国民党军投诚报务员因思想不坚定,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通敌并策动部分人员叛逃和私通敌台等严重违纪事件,涉事人员被依法处决。从党对这些问题的纠正上,纪律规定的刚性和有错必纠的原则得到了体现,效果也更加显著。

适时适当地整顿是

纪律建设的重要抓手

再严密的制度设计也难免有执行上的疏忽,这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点开展相应的整顿,以提升对纪律遵守的自觉性。1941年开始的一系列针对纪律问题的训令,就是为了确保通信畅通、强化保密要求、提升工作作风的一次纪律教育活动。

1940年年底,中央要发给新四军一份23个字的平报(即非加急的普通电报),由于发报员的自满自负和疏忽大意,这份平报不仅滞留了很多天才发出,而且还错发给山东的第一一五师,导致前后误报十多天。为此,毛泽东对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进行了批评。王诤随即召集全体技术人员开会,首先自我批评后,要求各分队开始自我教育和整顿,同时还发动群众开展批评工作,对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作出严厉批评。大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开展自查和反省,风气为之一振。

cn_sz_mmbiz_png_efQcwnuSW3icSE4yHFTg1JfXnG3mAic6iaTTtZU32st2xP5aIJrDn3TRjvIF9XWliaAsEPNmNEYCN0Wr7YqJ6rhy9g_.png

毛泽东给通信技术人员讲“鲁班石”的故事(油画)

针对技术人员的错误思想和机务报务员违反工作纪律等现象,朱德亲自进行了教育督办。他先是纠正了“做技术工作最有出息,做政治工作还可以,做后勤总务工作没有出息”这样的错误认识,提出“不管是当局长的,还是做炊事工作的,……只有大家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通信任务才能完成得好。通信工作做好了,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功劳。”这为通信人员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也为此后的纪律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扩大整顿成效,军委三局第一处处长刘寅在《通信战士》上发表《论技术人员的进步与发展问题》的文章,纠正了部分通信人员将技术和政治纪律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在广大技术人员中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cn_sz_mmbiz_png_efQcwnuSW3icSE4yHFTg1JfXnG3mAic6iaT1QX2tdR4T4iaLQLxuK9SE9Es6VAmcZDH4RufLZjctHQcBBnuozXQeDA_.png

毛泽东、朱德会见王诤等通信技术人员(油画)

军委三局还就报务员值班、工作职责、无线电技术人员工作纪律、奖惩条例等作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如“无故不得乱拆机器。不得拍发任何明码(奉命广播新闻台例外);不得违犯或泄露通报之秘密规定;任何时候不得拍出他台‘自用’与己台‘被呼’,或彼此的番号;不得拍发私人电报;不得在机上作任何私人性质的谈话”等,电台工作更加规范。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各部通信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43年,一二九师专门召开了无线电通信工作会议,滕代远、李达等领导人强调,“政治学习要以整风为主,业务学习以报务工作条例及纪律教育为主”“要充分认识无线电通信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要克服工作中的轻敌思想和对技术工作地位前途认识不清的观念;要结合整风增强政治意识,明确技术是为政治服务的,脱离政治的技术是最危险的,锄头底下能出英雄,电台底下也能出英雄”。1944年10月,山东军区司令部在上报的工作总结中报告:通过整顿,“我们的通讯工作也逐渐有了许多进步和改善”。

cn_sz_mmbiz_jpg_efQcwnuSW3icSE4yHFTg1JfXnG3mAic6iaTf557ibR2lusZMgBOcRdzsN8ID2LTJgMLUEPpdQ5WlFDxFia9xOFFX0RA_.jpg

为庆祝党的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创建95周年,1月1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诞生地历史陈列展”开展活动在静安区举行。展览共有实物50余件,包括珍贵手稿、信件、文献、各类物品等;视频20余部,包括裸眼3D影片《无声的功勋》,纪录片《穿越历史的红色电波》,珍贵影像资料和革命后代采访视频等;还有多处艺术场景和互动体验,图文并茂,集中呈现了党的通信史上四个第一——党的第一座无线电台诞生地、党的第一次远距离无线电密码通信实现地、党的第一套(批)无线电通信密码创编地、党的第一批无线电通信与机要人才自主培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