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海回眸 > 正文

图说!毛泽东的革命足迹·井冈山篇

2023-11-22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 何小文 陈虎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党史信息报》特辟专栏,回顾建党前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湖南、上海、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的革命足迹,展现领袖的丰功伟绩、光辉思想和崇高风范。今天镜报君带领大家寻访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革命足迹。

井冈山建立红色政权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和朱德一起,不但建立、巩固和发展了茶陵、遂川、宁冈、永新、莲花、酃县等苏维埃政权,实现了局部执政,而且还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毅力,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以“工农武装割据”为核心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0.jpg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初到井冈山,就对周边6县进行了详细考察。“一打茶陵”后,他萌发了“经营茶陵”的思想。1927年11月18日,毛泽东派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党代表宛希先带队“二打茶陵城”,并于11月28日正式成立湘赣边界首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图为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0 (1).jpg

随后,毛泽东率部攻下遂川县城后,他主张要扩大苏维埃政权的宣传,“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是在总结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的经验后创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为宁冈、永新、莲花、酃县等红色政权的建立起了示范的作用。图为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0 (2).jpg

毛泽东亲自指导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的筹建,并修改了《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这份政纲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因其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主张,集中反映了工农兵劳苦大众的要求和愿望,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乃至中央苏区建设的蓝本。图为《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

0 (3).jpg

为处理好党与工农兵政府的关系,避免以党代政的现象,中共红四军前委和毛泽东确定了党不包办政府工作的原则,在我党历史上最早提出“党政分工”的政治主张,确保了党对边界红色政权的有效领导,发挥了各级边界政府的积极性。图为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旧址

0 (4).jpg

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边界各级红色政权得到发展。边界茶陵、遂川、宁冈、永新、酃县、莲花6县都成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区、乡红色政权也普遍建立起来。边界各县的共青团、妇女会、工会等群众组织迅速成立。这些群众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使得根据地得到扩展,土地革命不断深入。图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插牌分田”雕塑

0 (5).jpg

在井冈山红色政权初创阶段,因反动派造谣,致使“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强调,要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宗旨,宣传革命道理,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此外,工农红军还经常帮助群众生产,关心群众生活。做到时刻将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得到了农民的衷心拥护。图为《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建党”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时期,为应对国民党军频繁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这一科学命题。他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即将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从而成功解决了我们党在当时复杂形势和农村环境中,乃至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取得各项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0 (6).jpg

大革命失败后,湘赣边界党组织大部分被破坏。毛泽东在党的前委和边界党组织联席会议上指出,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重建党的组织,在斗争中恢复和整顿基层支部,每个党员都必须挺身而出,勇敢地领导群众进行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图为湘赣边界党的联席会议旧址象山庵

0 (7).jpg

为加强党对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先后派出党员干部,恢复、整顿和发展各县的党组织。到1928年2月,先后成立了宁冈、永新、茶陵、遂川4个县委和酃县特别区委,莲花县也开始建立党的组织。图为湘赣边界第一个党支部乔林党支部旧址

0 (8).jpg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根据地党的领导人,始终坚持一面打击土豪劣绅,一面分田地给农民。毛泽东十分注重教育党员和红军战士,要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图为毛泽东为房东挑水用过的水桶

0 (9).jpg

面对困难和危险,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总是教育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为人民打仗”“为主义而牺牲”。生活上,在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过冬时,毛泽东带头让棉衣。朱德同士兵一样挑粮上山。广大红军官兵保持了高昂的革命斗志,战胜了极度的困难。图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朱毛挑粮”的场景照

0 (10).jpg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边界党员的数量增到一万以上。这时的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就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对此,毛泽东提出了以思想教育为主,辅以必要的制度和政策的纠正方法,用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党和军队的建设,从而有效抵制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和红军的消极影响。图为军官教导队旧址外观

0 (11).jpg

“八月失败”后,革命队伍中出现了信念危机。为了稳定人心,凝聚革命力量,毛泽东在井冈山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他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中国共产党人,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这种理论创新,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居住时用过的油灯、砚台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政治建军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政治建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主张,通过施行“三湾改编”铸军魂、“三项纪律”立军规、“三大任务”赋任务、“三大民主”强素质等举措,缔造和锤炼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听指挥、担使命的新型人民军队。从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

0 (12).jpg

1927年9月底,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部队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不足1000人,基层没有党的组织,思想混乱。为了巩固发展这支新的革命军队,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从此,一支新型、民主的人民军队得以建立,军魂得以铸就。图为三湾村枫树坪

0 (13).jpg

毛泽东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有小组,连有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各级设置党代表,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段时期,部队士气一度非常低落。毛泽东决定在推动“士兵委员会”落实的基础上,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图为当年红军练兵场所步云山练兵场旧址

0 (14).jpg

0 (15).jpg

1927年10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发生了两起逃跑事件。为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毛泽东决定在军队中带头发展党员。1927年10月,毛泽东在酃县(今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主持6名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他亲自撰写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上图为叶家祠;下图为《支部就是火车头》漫画

0 (16).jpg

0 (17).jpg

为避免工农革命军损坏群众利益,毛泽东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随后还宣布了“六项注意”。“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不仅是工农革命军行动准则,而且成为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上图为毛泽东宣布“三项纪律”的荆竹山雷打石遗址;下图为毛泽东宣布“六项注意”的遂川城李家坪旧址

0 (18).jpg

1927年底,针对军队中有少数干部贪图享乐甚至企图拉拢队伍叛敌的思想和行为,毛泽东提出革命军队必须遂行好“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子”三大任务,同时明确工农红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强调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以区分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的不同性质,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图为宣判工农革命军中的叛变分子(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