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新”文物中走近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1985年3月11日,钱学森致信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任新民,坚决反对将自己列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名单。(仿制件) 记者 姜澎 摄
1955年钱学森携带回国的牛皮箱。(均钱馆供图)制图:李洁
钱学森赴美留学的护照。
刻画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人生历程的一级文物22件(套)、二级文物14件(套)12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纪念钱学森诞辰113周年主场活动亮相,钱馆第二批13件(套)国家一级文物名单同期亮相。升级后的钱学森图书馆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钱学森回国70周年,钱学森图书馆邀请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藏品管理和钱学森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馆藏文物进行鉴定,最终确定1955年钱学森携带回国的手提牛皮箱等13件文物为第二批国家一级文物。
此次在钱馆亮相的新展品中还有钱学森拒绝各种荣誉,包括婉拒被提名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信件,以及请求调整级别时降低自己薪酬的信件等。这些文物都用独特的方式给当下的学术界带来新的启示。
展品中,还有一封1986年钱学森写的信。起因是当时他对一位学者的论文稿提出过修改意见,这位学者拟在论文中为他署名,对此,钱学森坚决反对,他表示:“把我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是不对的,我决不同意,这不是什么客气,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这是科学论文的惯例,好学风,我们务必遵守!”
13件第二批国家一级文物以丰富的细节诉说着钱学森“航空救国”的崇高志向,激励新一代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建功新时代。
当天,钱学森图书馆正式成立首届理事会。《钱学森图书馆藏品大系——有朋来贺》和《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走进钱学森图书馆》两本新书同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