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海上人物 > 正文

“冷面将军”王必成

2022-09-28

201610130242332477.jpg

王必成,1912年2月23日出生于湖北麻城县,1926年7月参加革命,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0月,王必成随军西征入川,转战于巴山蜀水,1933年7月奉命南下转战川康边。1936年春,王必成被提任为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副师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必成调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任参谋长。1938年6月,第一支队司令部及二团挺进茅山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初入苏南,王必成率部先后取得竹子岗伏击战、夜袭新丰车站、突袭高资车站等战斗的胜利,大挫了日军的锐气。9月,根据陈毅指示,王必成率二团一营由茅山出发,挺进宁沪铁路以东作战略侦察,为新四军大踏步东进抗日开辟了前哨阵地。是年冬,王必成接任第二团团长。

1939年2月8日,王必成采用围点打援战术,率部攻打日军在溧武公路上的重要据点—东湾,毙伤日、伪军110余人。不足半月后,王必成又率领二团一营长途奔袭延陵,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3月7日,日、伪军突然出动兵力5000余人,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兵分八路,对二团实施报复性攻击。危急关头,王必成大胆沉着,指挥部队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激战8个小时,突出重围。此战,共击毙日、伪军90余人。此后,王必成率部又先后取得了陈巷桥伏击战、贺甲歼灭战等战斗的胜利,为二团赢得了“老虎团”的美誉,在江南仅一年多的时间,王必成就带领二团先后对日伪军进行了200多次战斗,且每战皆捷。

1940年7月,王必成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员,指挥了营溪、姜堰等战斗,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黄桥战役。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王必成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率部在苏中二分区以及盐城、建阳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战。1942年底,新四军第二旅主力与江南的第十六旅合编,王必成改任第十六旅旅长。重新回到苏南抗日前线的王必成,与第十六旅政委江渭清等一起领导了苏南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粉碎了日、伪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

1943年4月,王必成与江渭清共同领导了“两溧”(溧水、溧阳)反顽战役,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在苏南发动的反共高潮。11月初,王必成率部经高淳进抵郎溪地区,接着向东插至广德、长兴地区,连战连捷,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4年8月23日至25日,王必成指挥部队发起长兴战役,攻克日、伪军据点13处,摧毁碉堡60余座,重创伪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师第三团,俘其副团长以下官兵420余人。王必成乘胜追击,至12月先后收复溧阳、郎溪、广德、长兴间的大部分地区。

1945年2月5日,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十六旅改编为第一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8月7日,王必成指挥第一纵队取得了东坝反攻战役的胜利。8月19日,对盘踞在金坛、溧阳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分别实施包围,激战一昼夜,收复了金坛和溧阳县城。接着,又先后攻克溧水、长兴等地。

1947年5月,王必成将军率华野六纵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此役,华野六纵遇到了死对头——国民党的王牌军张灵甫之整编七十四师。结果,在华野各纵猛攻孟良崮主峰时,王必成将军下令特务团出击,勇登孟良崮峰顶,击毙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上世纪五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红日》中我军军长沈振新的原型,就是王必成将军。

1938年,王必成将军由延安赴东南抗日前线,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参谋长,继任团长。将军指挥二团打新丰,攻句容,袭东湾,全歼延陵之敌,连战连捷,敌伪闻风丧胆,受到延安总部和新四军军部的通电表扬。江南人民誉称二团为“老虎团”,王将军为“王老虎”。余以为其人必魁梧彪悍,但亲见后发现,将军身材矮小,状貌平平也。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将军亦然。

王必成将军指挥作战军令如铁,以下“死”命令而威慑军中。军令出,非“死拼”,即“死守”;非“枪毙”,即“杀头”。1943年4月,蒋介石、顾祝同调集12个团近两万人马,直逼两溧地区,妄图围歼新四军第十六旅,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当时,旅政委江渭清向各团传达突围命令。末了,江渭清请旅长王必成讲话。王必成将军说:“江政委说,完不成任务,团长、政委军法处置。我说江政委太客气了,完不成任务,团长、政委提头来见!散会。”将军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当事者史剑秋、陈侠皆曰:“至今声犹在耳”。

王必成将军性孤僻,冷面寡语,喜独处独行。然闻枪炮声则判若两人,从不畏惧,奋勇当先。天目山战役,是在抗日战争后期,新四军在浙江省天目山地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战。时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的王必成将军在某次战斗中,亲临前沿指挥,距敌仅二三百米。初始,子弹中树冠,树叶纷纷坠落身上,将军不动;继而,子弹落草地,于脚旁噼噼啪啪作响,将军仍不动;继而,警卫班孙副班长中弹倒下,将军依然不动;再继而,一弹片击中将军望远镜,斜擦而过,将军一步不挪,仍岿然不动。部队官兵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某战,部队进攻受阻,将军纵身跃马,奋臂高呼“跟我冲啊!”霎时,众官兵欢声雷动,勇往直前,遂克敌。又某战,敌进我守,形势危急。王必成将军直奔前沿阵地,取手榴弹,揭盖垂环,端轻机枪,左右扫射。众官兵见将军到,又欢声雷动,奋勇杀敌,遂退敌。其时王必成将军任六纵司令员。

1962年2月,总参《军训通讯》增刊上刊登介绍十二军三十四师一○○团二连副连长郭兴福教学方法。王必成将军阅后甚喜,特令郭兴福带分队来南京表演。将军看、问、查、考,遂下决心在军区范围内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将军时任南京军区主管训练之副司令员。1963年4月12日,毛泽东至南京视察,王必成将军向毛汇报用“野营训练”的形式锻炼部队,效果很好。毛泽东连连称赞:“野营训练好!”故此,野营训练即在全军展开。

王必成将军下部队视察,凡摆酒宴均拒之。宴撤,方上席;宴不撤,决不上席。故将军下部队常上演“罢宴风波”。

1979年南疆还击战前夕,王必成将军调离昆明,任武汉军区司令员。临阵换将,王必成将军忍悲含愤,慨然离滇赴鄂。临行前,将军将一子一女送往前线参战。某日,将军夫人陈瑛告将军:“我们的媳妇也想上前线去。”将军连声曰:“好,好。”陈瑛又悄声曰:“媳妇已怀孕两个月了。怎么办?”将军斩钉截铁曰:“让她去!我不能参战,但我们家有三个半人参战,此愿可遂,此志可明了。”陈瑛凝视将军,不禁热泪夺眶而出。

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将军因病逝世,享年七十有七。将军生前所盖毛毯,米黄色,补钉重重叠叠,约十余处。将军夫人陈瑛言,此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二纵九团团长徐绪奎于1940年9月牺牲后遗物。王必成将军时任二纵司令员,为纪念战友,留毛毯挡风御寒,日日不离,夜夜相伴,已四十九春秋也。

解放战争时期,王必成历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十四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回国后,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云南省委第二书记、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在南京逝世。

王必成战国军整编第74师

抗战时期,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王必成(右)和政委姜渭清(左)、苏南区行政公署主任吴仲超合影.jpg

抗战时期,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王必成(右)和政委姜渭清(左)、苏南区行政公署主任吴仲超合影

1912年,王必成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少年投身革命,1928年参加当地赤卫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红军,第二年入党,始终战斗在红四方面军各个时期,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历次反“围攻”和举世闻名的长征,三次过草地。由于他英勇善战,很快由班长、连长、营长而团长、团政委,在长征结束时即由普通一兵成长为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副师长。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久经战火考验的王必成随即进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为成为一代名将奠定了扎实的军政素质。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参谋长、团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二旅旅长,第十六旅旅长,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

1945年11月10日,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华中野战军正式组成,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王必成任第六纵队司令员。从1946年3月起,第六纵队改为第六师,谭震林兼师长和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同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在闻名遐迩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王必成率第六师参加了七战中的五战,仗仗皆胜,歼敌1.6万余人。

苏中七战七捷后,苏中战场胜利在望,但相邻的淮南解放区形势却不容乐观。王必成也遇到了他军事生涯的最大劲敌——国民党军的张灵甫。在张灵甫的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等部的强攻下,解放军被迫撤出淮南根据地。随后,敌七十四师兵锋直指淮阴。

淮阴是苏皖解放区的首府,因此,粟裕一面飞调成钧、皮定均赶往淮阴城下,阻击张灵甫,一面亲率我第一师、第六师从海安城下撤围,奔赴淮阴。

眼看粟裕援军就要赶到,张灵甫连派夜出一支小部队发动偷袭,突破点就选在防线中央——从战术角度看,最难突破的地段。偷袭得手后,张灵甫挥军入城。一天后,粟裕率援军赶到,但战机已失,只好撤退。张灵甫乘胜挥师南进,3天后又占淮安。当时,很多参战官兵都说:敌整编七十四师比抗战中的日本军队还难打。王必成听到后火冒三丈地说:得和这个张灵甫碰一碰!

王必成的愿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张灵甫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便是涟水。1946年10月22日,敌七十四师集中全部炮兵,对涟水城的南门渡口发起震天动地的炮击,部队乘橡皮舟渡过废黄河,很快在河岸立住了脚跟,并发起第二轮猛攻。25日下午,张灵甫突然投入了一个团的生力军,不待重炮和飞机掩护便发起冲锋,终于在城南防线中央撕开一个宽大缺口,直扑涟水城。

这个时候,王必成率第六师第十八旅冒着敌军轰炸和炮火,及时增援城南阵地。东门外,第六师主力和敌拼起刺刀,硬是用刺刀在短短一小时内干脆利落地歼灭了敌七十四师一个营。

26日,双方大战再起。张灵甫倾注全力,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是王必成与张灵甫的首次正式大战。这一天,敌七十四师连续发动8次突袭,却始终无法撼动我第六师的防线。入夜后,第六师发起反击。夜雾迷漫的废黄河边,杀声和刺刀碰磕声混成一片。28日,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全部赶到,粟裕下达了歼灭敌七十四师的命令。30日夜,陶勇的第一师和王必成的第六师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七十四师,张灵甫只得逃回淮阴城。

一战涟水,敌七十四师付出了7000余人伤亡的代价。张灵甫将失败归咎于王必成。据说,他当着部下发誓:下次打涟水,要用1000发炮弹打碎王必成。一战涟水,王必成也了解了敌七十四师的战斗力,他说:兵败而不山倒,两虎未擒一狼,姓张的有一套。

涟水之战一个月后,敌七十四师再犯涟水。此时,陈毅、粟裕正在北线准备宿北战役,坐镇南线的谭震林决定来个硬碰硬,将王必成第六师摆在涟水南面,对决敌七十四师。

1946年12月3日,敌七十四师在正面排开大量重炮,对解放军阵地猛轰,又用飞机投掷高爆炸弹。随后,坦克引导步兵向解放军阵地发动猛攻。经过两日激战,第六师坚守的第一线村庄先后陷落。12月5日夜,王必成发动反击,但被敌七十四师的重机枪击退。反击失利后,王必成迅速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定以坚守消耗敌军。他将全师梯次展开,构筑了纵深的野战工事,节节抗击敌军进攻。在9天9夜的血战中,第六师官兵始终将进攻之敌阻击在涟水南面。然而,张灵甫进攻涟水南面仅仅是佯攻,正当第六师在涟水城南面苦战之际,张灵甫亲率主力绕道从西面直扑涟水。14日拂晓,敌七十四师主力在城西突然出现,第一道防线当天就被突破。傍晚,第七十四师的兵锋进至废黄河大堤。王必成急忙抽调一个旅返城。然而,张灵甫也集中重兵向第二道防线强攻,突破多处解放军阵地。

15日上午,奉命支援的我第六师十六旅赶到,王必成亲自赶赴城西前线,硬是把敌七十四师赶了下去。当夜,谭震林紧急命令我六师十八旅也回援涟水城。

然而,张灵甫抓住王必成援军未到的战机,集中炮火向解放军城西阵地猛烈轰击,后以营、团为单位连续发起集团冲锋。

15日中午时分,敌七十四师从涟水西门、南门先后突进城内。经受过严格巷战训练的敌七十四师,以班排为单位,充分发挥火焰喷射器和火箭筒的威力,与解放军进行逐街逐屋的争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解放军守城部队在当天下午先后撤退。我第六师主力撤出时,王必成被警卫员和参谋人员强架着北去。

第二次涟水之战,解放军共毙伤敌军8000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仅我第六师就有5000多名指战员血洒疆场。

涟水失陷,陈毅盛怒之下要将王必成撤职查办,但粟裕了解王必成,认为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主张改为留职检查。王必成对陈毅、粟裕说:“日后打敌七十四师,绝对不要忘了我王必成的六师!”粟裕当即表态: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敌七十四师的战役,一定让六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并将此命令记录存档。

1947年春,山东、华中新四军进行统一整编,组成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王必成任第六纵队司令员。2月,王必成率华野六纵参加莱芜战役,创造了一个纵队在一次战役中歼敌2.4万余名的辉煌战绩。5月,他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结果,他“指挥所部勇登孟良崮峰顶,击毙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

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王必成部改编为第八兵团(陈士榘任司令员)二十四军,王必成任军长,后任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副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陈丕显在谈到王必成时曾说:“他是很能打仗的,而且善于打大仗,打硬仗,从不打‘滑头仗’。他不愧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虎将。”

小个子大气魄将军

王必成司令员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昆明军区担任大区司令,他是老红军出生,湖北省麻城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他就当了红四方面军的营长、团长和副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苏北指挥部当过第二纵队司令员,新四军二旅旅长,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华中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军长,第七兵团副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浙江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和武汉军区司令员等我军重要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没有亲身见过他的人,可能依据他赫赫有名的简历,认为他是一个英勇高大,敦实有力的悍将,最起码也应像他老乡许世友那般的壮实体魄,可这样的猜测都错了。

1978年,我正好在昆明军区步兵学校一大队当学员,我队的学员均来自于陆军十四军、陆军十一军、云南省军区和贵州省军区。我的同学后来大部分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现在仍在部队工作的同学,已经是副军职以上的领导了。

有一天晚上,队长将学员班长以上骨干的人叫到队部开会,传达重要事项。说明天军区首长要来学校视察工作,正好我们的课是“单兵战术训练”课,队长说:“您们这批学员大多来自军区的主力野战部队,又是各个部队选送入学的骨干,大队领导说军区首长很有可能来看我们的教学,明天你们可要使出干劲来投入上课,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来配合好教员。谁出问题,谁临阵“拉稀”,我就处分谁;谁表现好,争了光,还受到表扬,我就要表扬谁,甚至还可以报功。枪械和装具一定要按正规地要求来穿戴、携带。你们自己的那个花尼龙袜和白袜子可不能穿。军装要穿新一点的,不能穿补巴衣(平时训练教学,有的学员图节约,的确有穿补巴衣的)。所有携带枪械都要擦得干干净净,不许有灰尘。大家开完会回去传达一下,一定要抓好落实,明天早上我还要检查。”

第二天艳阳高照,阳光明媚,晴空无云,大地晒满金光。一看就是首长要来的那种天气啊。我们中队的全体学员排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雄壮的番号向战术教学场开进。

我们在战术教研室贾文乐教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的带领下,进入正常的操课阶段。在他讲解完理论和做完示范后,就分组分人各自去练卧倒、出枪、具枪、瞄准、收枪,起立。接着又练匍赴前进,怎样利用地形地物前进等等单兵战术动作。

大家正练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口令:“全体起立——,立正!”我们迅速从地上爬起来,马上立正。只见贾教员手拿小红旗一路小跑,向着一伙首长模样的人跑去,然后收腿敬礼。本来贾教员想向校长李文清报告,因为李文清的个子比他身旁的那位首长要高大许多。结果,李校长说道:“请你向军区王司令员报告。”贾教员稍微迟疑便立即侧过身来,向军区首长报告道:“司令员同志,军区步兵学校一大队x中队正在操课,请指示!”“你们上的什么课呀?”一个小个子老军人问道。贾教员答道:“首长,我们正在进行单兵战术的教学。”“哦,好嘛。你叫俩个人做点动作给我看看,怎么样?”贾教员回答“是!”

我们大家定神细看,大气不敢喘,手扶56式半自动步枪挺身站立着。原来,我们昆明军区的司令员是这样一个不大起眼的小个子,同大将粟裕的个子差不多啊,也不大壮实,眼睛在太阳底下咪逢着,脸上显出不少的皱纹。可是却精神焕发,神情泰然。他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第六纵队的司令员——王必成中将。他曾在三野代司令粟裕大将的带领下,打了许多以弱胜强,以奇制胜的运动战和歼灭战。如1946年3月起,华中野战军在进行“百日”大练兵运动,进一步调整了部队的战斗序列;第六纵队改为第六师,谭震林兼师长和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同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在闻名遐迩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王必成率第六师参加了五战,仗仗皆胜,歼敌1.6万余人。1946年底在同敌第七十四师争夺涟水城的战斗中,第七十四师出人意料地突然投入了一个团的生力军,不待重炮和飞机掩护便发起冲锋,在城南防线中央撕开一个宽大缺口,直扑涟水城。这时,王必成的第六师赶到了。前卫第十八旅冲破敌军飞机、大炮炸出的一堵堵火墙,及时增援城南阵地,敌第七十四师开始溃退。东门外,第六师主力和敌拼起刺刀,硬是用刺刀在短短一小时内干净利落地歼灭了第七十四师一个营。张灵甫明白,这回碰上粟裕的主力了,但他还不知道,眼前的对手就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王老虎”――王必成。

后来,涟水失陷,被张灵甫夺占。陈毅盛怒之下要将王必成撤职查办,但粟裕了解王必成,认为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主张改为留职检查,这也许是王必成一生中最难堪的时刻。他对陈毅、粟裕说:“日后打七十四师,绝对不要忘了我王必成的六师!”粟裕当即表态:“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七十四师的战役,一定让六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参加。”1947年2月,王必成率华野六纵参加莱芜战役,创造了一个纵队在一次战役中歼敌2.4万余名的敌人的辉煌战绩。5月,他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此役,华野六纵遇到了老冤家、死对头――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结果,他指挥所部勇登孟良崮峰顶,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等走投无路,杀生成仁。孟良崮战役基本上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战功实践证明王必成是善于指挥、善打硬仗、善于取胜的勇猛将领。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与杨得志司令员对调司令岗位,临行前,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甚至儿媳妇送上对越自卫作战的前线战场,可见老将军的气慨与魄力,值得我们佩服。

也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却是当年战功显赫的司令员来到我们步兵学校的课堂亲临指导。这时,贾教员喊道:“董朝,出列!”“向前方60米处敌地堡掩蔽接近,消灭敌人!”只见学员董朝提枪迅速接敌,一会儿葡赴前进,一会儿侧身滚进,一会儿具枪瞄准,一会儿跃起冲击,不一会儿就利用地形地物运动到了敌地堡跟前,圆满完成了课目作业。后面另一个学员接着做动作,前面动作做得均较为理想,可是,在侧身滚进弹坑时,动作过猛,鼻子叩在了坑壁上,弄得瞒脸都是鼻血,但仍然不顾一切,坚持完成了作业。

王必成司令员看后说:“你们单兵战术教学搞得不错,有一股猛劲,像我当年带的兵。打敌人、冲山头就要这样。”接着,又转身向校长李文清说:“李文清,我看你这个战术教学效果基本可以,带兵打仗就要这样人。但战术要灵活,动作要麻利,要注意保存自己,善于消灭敌人。”“好吧,先就看到这里,我们再到别处转转。”说完,李文清校长、张谦政委陪着王必成司令员往别处看去了。

事后,我队两名被点名出列做战术动作的学员均被大队嘉奖一次,并在全大队进行了宣布和表彰。后来我才知道,做动作做得最好的同学——董朝,是我们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曾参加指挥中印边境反击作战中瓦弄方向的著名战将董占林的儿子,真是将门出虎子啊。

给家人规定“五不许”

201610130242017979.jpg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行列里,王必成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但这位小个子将军17岁就参加了红军义勇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勇猛顽强。他还善于打大仗,打硬仗,被指战员们亲切称为“王老虎”。著名电影《红日》中大战张灵甫74师的沈振新,其原型就是王必成。

新中国成立后,王必成不论在哪里任职,始终保持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1978年7月,由于越南当局不顾我国政府的劝告,不断加剧反华排华活动。随后,党中央派杨得志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指挥对越作战,而王必成从昆明军区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战前调离,对以打仗为荣的王必成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为了弥补遗憾,王必成写信给自己的子女,鼓励他们上前线,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在他的坚持下,他的儿子和最疼爱的小女儿都上了前线。

一天,夫人陈瑛担心地对他说:“咱们的媳妇也想上前线去。”“很好嘛!这才像我家的媳妇。”王必成高兴地说。夫人悄悄告诉他:“媳妇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医院领导不准备让她去,可她自己坚决要去。”谁知王必成却挥着手说:“让她去!我不能参战,但我们家有三个半人参战,此愿可遂,此志可明了。儿女承父志,堪慰老将心。”听完这话,陈瑛热泪夺眶而出。

儿女们从前线给王必成打电话或写信,纷纷表示要争取为国立功。王必成心中十分欣喜,勉励他们要听从指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杀敌立功。后来,在这次自卫还击战中,王必成的儿子和女儿双双荣立三等功。

王必成始终过着清淡的生活,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不要一件规定以外的东西。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并给家人规定了“五不许”,即:不许参政;不许到秘书办公室看文件;不许以他的名义办任何事情;不许乘坐配给他的汽车;不许搞特殊化。

1979年秋天,王必成在检查部队途中,顺道回到家乡看望亲朋故友,祭拜双亲。陪同的县委领导看到王必成父母的坟墓非常简陋,只是两个小土包,又没有墓碑,就提议把老人家的墓地整修一下。王必成摇了摇头,态度坚决地说道:“没有必要,不要把钱用在这上面,不要浪费群众的工分。”

一次,王必成赴麻城参加麻城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他一到县城,县领导就对他说:“您是我们家乡的光荣,家中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办好。”王必成对县领导说:“麻城还比较贫困,你们不要把钱花在招待领导上,要集中精力把麻城的经济建设搞好。”在麻城活动期间,他轻车简从,不要迎送,不提个人及亲友的任何要求。

1989年春节,王必成病重。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负责人得知情况后,专门赶到医院看望王必成。当看到老将军床上一条破旧的毛毯时,纪念馆负责人露出诧异的神情。见此情景,王必成便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毛毯背后的故事。

原来,这条使用了49年的米黄色旧毛毯非同寻常。抗日战争时期,王必成率领“老虎团”在黄桥以南的季家市攻打日军据点,在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就有这条米黄色旧毛毯。战斗结束后,毛毯分配给王必成的老部下徐绪奎使用。徐绪奎和王必成一起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创建,他们一同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考验,是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生死战友。

在一次打击日伪军的战斗中,徐绪奎不幸牺牲。他的警卫员遵照徐绪奎的嘱托,将这条毛毯作为遗物转送王必成。王必成十分珍视战友情谊,从战争年代到革命胜利,从乡村到城市,始终随身携带、使用这条毛毯。

小女儿结婚时,看到王必成盖的这条毛毯实在太旧太薄,特地买了一条纯羊毛的新毯子送给他。王必成接过新毯子,严肃地说:“你们的孝心我领了。但是,原来的毛毯不能换,盖着它就想起和我一起战斗而光荣牺牲的战友……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不能忘记过去。它时刻提醒我,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热爱它、珍惜它、保卫它!”

得知纪念馆正在搜集黄桥战役时期有关珍贵文物时,王必成当即嘱托夫人:“我走后,请你帮我把这条毛毯捐赠给黄桥战役纪念馆。”1989年3月,老将军病逝。遵循其遗愿,这条旧毛毯被珍藏到了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