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寻迹徐汇红色之旅”汇讲坛—2024年徐汇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专项工作机制相关单位及各街镇相关负责同志,区域红色资源点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代表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发布“寻迹徐汇红色之旅”7条主题行走路线,以“龙华千古仰高风”“见证国歌的诞生”“衡复红色之旅”“致敬交大英烈”“纪念宋庆龄先生”“隐蔽战线的英雄故事”“探寻人民城市卓越水岸”为特色,串联徐汇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联动效应,通过一本红色文化旅游导览手册,为广大市民群众寻迹徐汇红色之旅提供了更多选择。
近年来,徐汇区立足区域红色文化深厚底蕴,制定本区“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高标准保护利用夯实红色资源基底,高质量融合发展释放红色文化效能,高品质创作供给打造红色文艺精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探索的实践,推动馆间联动、馆社联动、馆校联动,努力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展现了徐汇红色文化特点。
下一步,徐汇还将聚焦龙华烈士陵园、国歌灌制地等经典红色IP,在理论研究、宣传推广、教育引导、创作转化等方面再下功夫,进一步彰显具有徐汇红色文化魅力,不断提升徐汇城市软实力。
活动简要回顾了徐汇近年来在红色资源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等工作情况;对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突出贡献组织、优秀宣讲员以及理论宣讲典型案例等进行了表彰;现场开展《追忆钱学森》宣讲展示,并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举行汇讲坛特别场,来自不同场馆的讲解员,分享了在徐汇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中如何再进一步地把它讲解好,传播好,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红色场馆。
来自百代小楼的陈建平,40年前走进这幢小楼,在那里工作了16年。当年,这里是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的办公楼。2021年5月1日,百代小楼挂牌,那个时候叫《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小楼的二楼和三楼就开辟成展区,里面展出了《义勇军进行曲》如何录制成唱片,如何从一首电影歌曲变成中华人民抵抗侵略的唱歌,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的历史过程,同时展出了百年唱片史当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今年国庆前,一楼也正式对外开放。
除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百代小楼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展示中国唱片业的发展历史。1918年百代公司在徐家汇地区购地建厂,这个是标志了中国唱片工业的诞生。在这之前,我们录的节目都是拿到国外去生产,做成唱片后再拿回国内销售。百代建厂之后有了唱片工业,整个唱片生产的产业链就完整了。可以说百代小楼立在这,它是见证了中国唱片业的起步,也见证了新中国唱片业的奠基。中国唱片业从起步到一步步发展,始终没有离开过上海,甚至没有离开过徐汇。直到今天,中唱上海公司版库里面保存十几万面黑胶唱片的金属母版,这些金属母版录制时间几乎覆盖整个20世纪。将近一百年的中国好声音都留在这了,这是多么珍贵的财富。百代小楼就是中国唱片业最好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最好的代言。
李梦园是龙华烈士陵园的“红色讲师”,现场介绍起了“龙华魂”党课品牌。龙陵一直以来非常喜欢用情景演绎的方式讲述红色英烈故事。在历年作品当中出了很多好看的剧。像无剧场话剧《那年桃花》以遗址区淞沪警备司令部的龙华监狱作为剧场,来演绎以罗亦农烈士为原型的一段英烈故事,还有以茅丽瑛烈士为原型演的一台舞台剧《流火》。剧目演出过后,许多的团队打电话来问,还能不能再看?有没有机会再体验这样的活动?基于这样的要求,龙陵把党性教育和情景演绎结合在一起,开始探索“行走着”的情景党课。
“行走着”打破了传统党课单一授课模式,脱离教室、课件、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观众就是学生,观众就是老师的形式,来共同上一堂情景党课。既然是演绎,希望有更多的专业的团队在其中发挥作用。为此,龙陵一直在打造馆校合作平台,在与上师大影视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多共同合作下,推出沉浸式戏剧《觉醒青春》,今年还推出了《狱中的哨声》《最是理想动人心》《不能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