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建军以来,就把纪律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传唱是党对纪律文化传播的一次伟大实践,对提振革命精神、密切党群关系、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
“乐”自古以来就有规范教化的价值作用,通过传唱具有凝聚力、感召力的军歌,能潜移默化地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道:“我军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向胜利的,是秉持‘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走向正规化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军队进行革命斗争时,通过军歌的传唱来严明纪律、克敌制胜。该军歌为党的纪律建设以及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奠定重要基础。
从“六项注意”到“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工农红军制定的纪律,后来演变成军歌。其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秋收起义时,一些地区发生强迫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和盲目烧杀等情况,使党在这些地区一度严重脱离了群众。于是1927年9月,毛泽东要求秋收起义部队对待人民群众要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工农革命军到遂川县的大汾时,遭到地主武装突袭,军队在抗击后走散,有的战士擅自吃江西老乡种的红薯。毛泽东知晓后在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正式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是“三大纪律”首次在公开场合被正式制定,为其后续得到不断完善发展起了奠定根基的作用。
因为部队分散活动,纪律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如革命军有的战士借了老百姓的门板和稻草没有主动归还。于是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召开了全体革命军指战员大会,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这就是:一、还门板;二、捆稻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六、不打人骂人。这便形成了最初版本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同年4月3日,毛泽东重新表述了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工农一点东西;第三条,打土豪要归公。而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创建以来,毛泽东对这一军规第一次比较完整的阐述。这版阐述很快在苏区传开,为“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的完善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促进了革命军队思想的转变,为强化党的纪律建设打下深厚基础。
1929年以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改动,并增添了两条注意。毛泽东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对于六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从而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35年,时任二十五军秘书长程坦与时任宣传科长刘华清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传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选择了当时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民歌《土地革命成功了》的曲调,将其与部分《红军纪律歌》的内容相结合,改编成了最初版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1935年11月,红十五军团在富县以北地区与中央红军会师,红十五军团的官兵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立即引起全场注意。会后不久,许多部队都学会了这首歌,并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又称“双十训令”),对原先“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训令》指出:“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行颁布。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其中表明了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自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现了内容的统一化。
一曲旋律流传至今
毛泽东指出:“军队要有统一领导和纪律,才能战胜敌人。”对于一个新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立场和意识形态问题尤为重要。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主要来自中国农民阶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马克思主义群众意识。这正是革命军在争取人民拥护、贯彻群众路线时遇到的困难。而红军初创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传播,巧妙化解了这个难题,其对人民军队思想作风上的整顿教育使党群建立了鱼水之情,使革命军队为人民群众所拥护和爱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广泛传播基于其军规朗朗上口、便于宣传,而报刊、书籍的印发也为其拓宽了国内外传播渠道。革命胜利后,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掀起了阵阵传播潮流。
1935年在程坦和刘华清的共同努力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红色战士报》上刊出,并印发各部队学习传唱。此后,不论是中央的印发文件,还是地方的报刊杂志,均对该歌曲进行刊登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1936年7月,从北平出发途经西安来到保安的埃德加·斯诺,成为第一位在苏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在采访期间,毛泽东与斯诺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有关问题。斯诺记载道: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斯诺在他的书中做了注释,指出红军有一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随着革命不断向纵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宣传普及,同时也通过记者采访的方式走出了国门。
1946年11月21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要求各单位普遍以此进行教育,这是该歌曲以官方发行的文字形式进行传播的范例,促进了其广泛传播。1948年,渤海新华书店出版社印发了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册子,详尽地展开了每一条纪律与注意,例如对于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包含了“我们人民解放军,革命纪律最分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为的消灭蒋匪军。咱们全军几百万,都是朱德子弟兵。革命军队纪律好,服从指挥是第一。全国进攻开始了,旗帜飘飘打胜仗。要是问起为什么,全军行动听命令。不管风霜和雨雪,接到命令就执行。”对于纪律二、三以及八项注意都作了十分详尽的描述,该书还作了生动的配图便于群众理解,在末尾附上了歌曲的简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集大成之著。
部队官兵学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59年,国庆十周年联欢晚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由230名开国将军组成的“将军业余合唱团”合唱了这一红军纪律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现场伴奏下,合唱的气势格外磅礴,现场的气氛热烈高涨,演唱结束后台下掌声雷动。晚会全程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通过电视播放。1984年7月28日,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海峡两岸代表团踏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音乐,迈着矫健的步伐入场,而这首音乐也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为全世界观众知晓。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音乐、视频软件随处可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论是文本形式还是声画形式,新兴媒体不仅增加了视听效果,还延展了传播形式,推动了该歌曲的广泛传播。在某音乐软件上检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共得到了142首歌曲,有中央权威录制的版本,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版本;地方合唱团例如广州乐团合唱队版本;其中大部分是网络歌手翻唱。而在某视频软件上检索的结果得出,朝鲜语版、挪威语版、钢琴演奏等版本,扩大了该歌曲的传播范围,使这首歌曲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欧美等地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提升了它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载体
列宁指出:“军队中是必须有最严格的纪律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军队建设经验,还对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两个结合”具有不容小觑的意义与价值。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军歌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提振革命精神注入不竭动力,也为促进革命胜利提供思想武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结合了中国具体革命任务与军队建设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工农革命军队建设理念耦合而成的产物,不仅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还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毛泽东曾强调:“我们必须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的建设,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我军全体人员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更加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该军歌以严明的歌词、赤诚的旋律为军队的纪律建设作出指引与规范,使革命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组织性与纪律性得到极大提升。由于严格贯彻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一系列政治工作制度,使我军扫除了一切旧军队的恶劣影响,战斗力不断提高,并有效地瓦解了敌军的士气。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
首先,通过传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整肃军纪,部队作风有了很大改善。我军作为新型人民军队,历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长征途中,红军拿老百姓一些白菜留下10块银元、喝碗水给个铜板,彰显了人民军队的本色;解放战争中,战士不吃老乡一个苹果、部队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正因为始终坚持从严治军,我军才得以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革命军队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影响下牢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做到知行合一。其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深刻传播为革命提供了群众基础的保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抗击共同的敌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尤为重要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蕴含的群众观点,让军队人员在学习传唱中逐渐理解并遵循,使革命战争不管在何地都有支持,不管何时都有伙伴,保障了革命的顺利进行。毛泽东曾指出: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提振当代革命军人精气神,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流淌着红色革命的血液,是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的文化载体,蕴含着革命战争的历史背景,内涵着纪律建设的思想。红色基因是革命军队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积极认同、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因此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当持续深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价值内涵,赓续红色血脉,筑牢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共同意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传唱是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后,在党的纪律文化建设方面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将革命歌曲融入革命斗争与党的建设的典范。以军歌的形式强化党的纪律建设,不仅是对人民军队在意识形态上的规范约束,还是对其在实践行动中秋毫不犯的严明戒律。该军歌的修订秉持着铁的纪律和与时俱进的原则,融入无产阶级革命的群众观点,通过广泛传唱以及各类媒介的传播,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密切了军民血浓于水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赓续了红色血脉,提升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