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讲好苏州河的三重故事 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2024-09-02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王昆

640.gif

苏州河是吴淞江流入上海市区内50余公里河段的雅称,曾经有上海城市“母亲河”的美誉。苏州河从苏南的腹地流经上海,在外滩源汇入黄浦江后最终奔向大海。与黄浦江相比,苏州河的历史更为悠久。作为古代重要的水运通道,苏州河沿岸地区早在数千年前便已有人类的活动。到了唐朝时期,苏州河更是“江宽十里”。在经历了“黄浦夺淞”的河道变迁后,苏州河变得静谧弯曲,目睹着上海滩的百年变迁,见证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繁荣、重生、改革与复兴的全过程。

讲好红色故事,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根基

讲好红色故事,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根基。“吴淞江”变为“苏州河”,源于英国人最先使用的“SoochowCreek”的称呼。根据学者考证,最早出现“苏州河”一词的书面文件是184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与上海道台麟桂签订的关于英租界扩张的条约。这段“更名史”的背后,其实是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集中体现。为了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国家富强,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顽强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苏州河两岸留存的大量红色文化遗产,例如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纪念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福新面粉厂等,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民抗争史。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第一部党章也诞生在上海,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光荣与骄傲。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人们心中,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必须利用好苏州河的红色资源。这些历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参与主体和不同奋斗目标的红色故事,构成了苏州河的光荣底色,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根基所在。

640 (5).jpg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纪念馆

讲好治理故事,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关键

讲好治理故事,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关键。“苏州河”成为“母亲河”,是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参与苏州河治理的结果。作为太湖的下泄水道,唐代的吴淞口宽达二十里。此后由于河道淤塞,至明永乐初疏浚河道前,吴淞江仅宽500米。明隆庆三年冬,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人称“海青天”的海瑞亲自实地勘察吴淞江,并于次年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展吴淞江的整治工作。这次疏浚整治完成后,苏州河最终呈现出今天的流向,不仅解除了沿岸地区百姓的心腹之患,而且促进了流域内农业生产的发展。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大量工厂棋布两岸,每逢暑期高温来临之时,苏州河的河水便会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河受污区域进一步扩展,河流黑臭、鱼虾绝迹,直接影响了上海的景观和市民生活。为了整治苏州河的环境污染问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前后四期近三十年的持续治理,这条上海城市的“母亲河”正在重焕青春、重现碧水蓝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的发展,苏州河持续接力、协同推进的治理故事,构成了苏州河的人民底色,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关键所在。

640 (2).jpg

曾经的苏州河

640.jpg

整治后的苏州河

讲好改革故事,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核心

讲好改革故事,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核心。“苏州河”作为“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试验田与风向标,上海必须发挥出“敢为天下先”的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攻坚的作用。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打造宜乐宜游新空间、人民城市新地标的“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新任务。面对“五个中心”的城市总体定位,近年来,上海一方面全力打通苏州河两岸40余公里的滨水景观步道,扩大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和便民场所的辐射范围,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文化、旅游、休闲、商务和居住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地标建设和文商体旅综合发展,增强苏州河世界级滨水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苏州河在新时代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改革故事,构成了苏州河的时代底色,是讲好苏州河故事的核心所在。

640 (3).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面向卓越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目标,面对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任务,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进程中,上海有义务更有责任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640 (4).jpg

今天,当世界各地的游客乘坐苏州河游船穿梭于上海的城市中心,苏州河两岸百余年来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上海城市“母亲河”前世今生的三重故事。那些人文景观和古老建筑,那些时代地标和滨水空间,那些悠闲的市民和忙碌的游客,为苏州河的故事增添了真实且丰富的时代细节。讲好苏州河的三重故事,利用好苏州河的红色资源、治理经验和改革成果,不断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建设工作,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美好的上海篇章。

640 (1).jpg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