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教育 > 正文

红色校史润童心 革命精神代代传

2024-06-06  来源:文汇报

9.jpg

2024年4月,浦东新区启动“红色故事我来讲,百校齐颂爱国情”主题活动。图为秋萍学校的小记者在采访周大根烈士之孙周亚南。

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总能在人类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1949年5月27日,上海迎来全城解放。从1921到1949,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出发,历经28年艰苦卓绝,领导人民迎来红旗漫卷的革命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上海唯一一个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浦东新区的学校和学生规模约占全市基础教育总量的四分之一。从这片教育沃土之上回望那段饱经沧桑的历史,同样有着不少值得书写与缅怀的红色记忆,在浦东各大校园默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生。

2024年成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高桥中学,在上海解放前夕曾有过3个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中学教育系统中被誉为“浦东民主堡垒”;有着117年悠久历史的浦东中学当时是上海乃至全国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与上海解放有着不解的红色渊源;洋泾中学校园里,多位地下党员老师在学生间建起“地下学联”,团结广大师生以办墙报、传阅进步书刊等形式,宣扬共产主义……

75年过去,曾涌动在校园内外的这一股股红色血脉,早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浦东新区这片改革热土上代代相传。一代代浦东教育人以史为鉴,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强国之志,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洋泾中学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出着一幅根据上海人民迎接解放军入城照片的场景绘制的油画:画面右侧,邮政大厦前的四川路桥南堍,洋泾中学的学生高举着写着校名的橘黄色条幅,分外显眼。“1949年5月,党组织动员同学们做好迎接解放军入城的准备工作——准备红旗,写标语,组织秧歌队、腰鼓队……当天,许多同学都渡江到市中心参加了上海解放大游行。”洋泾中学校史馆馆长陆晨虹说。

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党组织团结了各界人士积极配合,还有一支不显眼的队伍也投入其中,那就是党组织领导的少年组织——地下少先队。1946年考入洋泾中学求学的章大鸿就是地下少先队首批队员之一。1946年,党组织创办了一份旨在传播科学理念,倡导进步思想,引领少年儿童走向自由解放的《新少年报》。章大鸿不仅爱读《新少年报》,还把自己周围的事写成一篇篇稿子,寄给报社并获得发表。不仅如此,章大鸿还成了《新少年报》的义务小发行员,利用放学和假期,到浦东地区各中小学向老师、同学宣传这份报纸,帮助《新少年报》在师生中扩大影响力。

进入新时期,洋泾中学充分发挥红色校史“感染人、塑造人”的力量,弘扬悠久校园文化,孕育师生中国梦想。每年五四青年节,学校都会在校史馆前举行入团仪式;每年九月开学,学校都会组织高一新生在校史馆开展入学教育活动;每年春天,学校还会组织高三学生重温校史,切身感受一代代洋泾中学学子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梦想的实现作出的伟大贡献,写下一封“十年之约”——给未来的信,为自己许下愿望……洋泾中学还积极参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的“故事汇”活动,把洋泾中学的抗战故事、地下组织斗争故事和《新少年报》在浦东发行的故事带进了“博物馆之夜”。

浦东中学

创建于1907年的浦东中学,具有浓厚的革命传统,是上海乃至全国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在浦东中学内的校友烈士纪念碑上,刻有40多位英烈的名字——殷夫、胡也频、何挺颖、廖左明、黄竞武……

早在1921年11月,学校就成立了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学生团体——浦东中学青年自觉会。上世纪30年代,浦东中学就有了地下学生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多次学生运动中也都活跃着浦东中学学生的身影。

1947年,党员学生钱嘉庆被党组织委派到浦东中学就读,他的到来,如同一把火种,点燃了浦东中学进步学生运动的熊熊火焰。随着斗争的深入,党组织又派来了区委委员胡令升和党员张晔进入浦东中学,成立了党支部,为进步学生运动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为了壮大进步力量,1948年,学校又建立党支部外围组织“野火”社团,以温书、文娱活动等形式,聚会讨论有关重要问题。1949年5月,上海解放的钟声终于敲响,浦东中学的师生们欢欣鼓舞。在时任校长张嘉寿的组织和支持下,他们挥舞着校旗,高唱着解放的赞歌,列队参加了庆祝游行。

曾有人用“一所浦东中学校,半部中国近代史”来形容浦东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1992年,浦东中学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国历史名校”。浦东中学校长倪瑞明介绍,多年来,学校把丰厚的校史作为特色创建的基础,于2015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史学素养”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坚持将历史名校的文化精髓与对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的探索,落实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将丰厚校史校友资源转化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德育教育资源,构建起六大类德育活动课程,逐渐摸索出一条创建“史学素养”特色高中的实践路径。

秋萍学校

上海市秋萍学校,是为纪念抗日英雄周大根(又名周秋萍)烈士而建立。在秋萍学校的周大根烈士陈列室里,陈列着一条针织的围巾,在时间的磨洗下,围巾原来的颜色已经褪尽泛白,只剩下岁月留下的沧桑印记,这是周大根烈士生前用过的一条围巾。

上海解放75周年前夕,秋萍学校的小讲解员,再次讲起周大根烈士的故事,带领同学们重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师生们又一次在周大根烈士生前用过的围巾前驻足瞻仰,牢记先辈遗训,担当时代使命。

周大根,原名周根发,又名周务农,后改名为周秋萍,他牺牲时,名叫周大根。1924年,18岁的他考入上海大学,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经历了“五卅运动”的洗礼之后,周大根用周务农的名字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来参加南昌起义,并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周大根在党的安排下,重新回到家乡,从事地下工作并任中共南汇县委书记,之后组建抗日武装“保卫二中”,直至壮烈牺牲。耐人寻味的是直到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斗争后,周大根才正式取名为周大根。

周大根牺牲后,保留下来的遗物并不多,而这条泛白的围巾,却完整地保存下来,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一条围巾似乎是进步青年的标配。可以想到当年周大根围着围巾,为追求真理而四处奔波,那是如浮萍般漂泊在外,当他回到家乡定下革命的目标,取名周大根,那是惟愿此生根扎大地。

如今,周大根烈士的愿望已经成真。他的扎根大地换来了祖国和家乡的繁盛。多年来,秋萍学校把周大根烈士事迹陈列室作为学校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基地,根据周大根烈士生平事迹,提炼出“爱国、尚德、求真、拼搏”的秋萍精神,编撰“秋萍精神不朽”的校本历史材料,并充分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引导师生学习并发扬周大根烈士精神,为学校实践体验式德育提供有效的载体。

观澜小学

浦东新区观澜小学,是一所有着190年历史的老校。走进校门,右侧是一幢4层的综合大楼。在这幢大楼东面的外墙上,一块石碑赫然在目——林钧故居遗址。这里不仅是抗日烈士林钧的故居,而且还是他的母校。

1910年,13岁的林钧从川沙两等小学堂(现观澜小学)毕业后,到周浦镇一家布庄当学徒,不久后考入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后因家境贫困辍学。1915年起,他在母校(当时叫川沙县立高等小学校)、莲溪小学、万竹堂小学等多所学校当了10年教员。

1924年夏,林钧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求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久,他被推选为上大附设的平民学校校务主任。同年冬,他在上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川沙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6年12月,林钧担任市民党团组织的党团书记。

1927年3月,林钧被选为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1927年4月,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林钧作为上海十三名代表之一前往参加。会后,林钧参加武汉国民政府劳动部工作,任秘书。1928年,中共淞浦特委成立,林钧任组织部长。

1935年到1937年期间,他先后担任五卅小学校长、筹办华华中学并任校长。林钧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在工人学生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5月初,他率领部队去太湖边上建立抗日根据地,不幸被浙西联防队逮捕,惨遭杀害。

“林钧校友为国捐躯已80年,但他的精神将被观澜人永远铭记。”据观澜小学校长金维萍介绍,为了缅怀这位校友,每年清明节前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前往川沙烈士陵园祭扫。该校校史陈列室以及《观澜人文》《观澜春秋》两本校庆纪念刊中,都收集和刊载了校友林钧的图文资料。学校还通过志愿服务、校友故事会等活动,广泛宣传林钧烈士的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高桥中学

最近,113岁的高桥中学,正式官宣成为新晋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1947年起,中国共产党在高桥中学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校内同时独立存在教委地下党支部、学委地下党小组、地下党外围组织三个地下党组织,埋下了革命的火种。至解放前夕,学校已有地下党员近二十人,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的进步师生则更多。在中学教育系统中,高桥中学也因此被誉为“浦东民主堡垒”。

1949年6月,上海军管会市政教育处派军代表来校接管,高桥中学由此走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高桥中学播下的革命种子,也迅速生根、开花、结果。当时学校报名参加“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的学生就有87人,在中学中名列第二。“一切服从革命利益”“一切听从党的召唤”是那个时期高桥中学的精神风貌,“有国才有家,为祖国为人民”的爱国情怀也被深深植入高桥中学这片热土。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高桥中学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解放后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程应镠先生就提出,“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科教学中去”;上世纪80年代,学校校史组开始收集解放前后参加革命校友的回忆文字用于德育教育;2017年,高桥中学筹建校史馆,学校组团拜访校友,组织同学寻访老校友,进一步收集资料,将革命校友的回忆文字汇编成《红色高桥园》。学校充分用党史校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厚重的底蕴熏陶学生,引领学子探寻人生意义、领悟生命价值、涵养高尚情怀。

三林中学

《救护与防毒》,一本出版于1936年12月的“救护标准”,至今仍在三林中学的校史陈列室中向后人默默展示着当年战场上的无尽硝烟。

该书作者,是三林中学知名校友汤蠡舟。他是我国红十字事业的先驱者之一。汤蠡舟1912年从私立三林高等小学(三林中学前身)毕业后,与三林一直有着密切联系,民国时期还担任了三林学校的校董。他曾公派日本留学,专攻外科,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汤蠡舟参加过北伐战争,创建了东南医学院,后又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投身抗战。

抗战胜利后,汤蠡舟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秘书长、卫生部医政司司长。1947年,他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代表,参加“日内瓦国际红十字公约”的修改,参加巴黎红十字会联盟理事会。1949年,随着上海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为支援内地医疗事业,汤蠡舟主持了东南医学院整体内迁到皖北的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支援全国的首批内迁单位。

2016年,正逢三林中学建校120年,校园里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儒雅老者,他就是汤蠡舟先生的小儿子汤章城。汤章城先生退休前是中科院上海分院的院长,对父亲曾经向他频频提起的三林中学饱含敬意。在校史陈列室,面对汤家先人创学、办校的史料,汤先生感慨万分,他向学校温毅图书馆赠送了自己整理记录的《爸爸往事》“手账本”,作为对学校红色历史的补充。

三林学子得知在校园里漫步的科学家居然与自己的学校有那么特别的渊源,倍感荣幸与自豪。学生文史社团“仰高社”与“芳菔社”专门研究了汤蠡舟校友的生平事迹,在《仰高》校刊文史长廊栏目,通过连载的形式介绍校史杰出人物,形成《仰髙菁英录》,并创作了相关微视频等,进一步宣传先辈的坚忍与奉献。

六师附小

洋泾港畔,创办于1906年的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原名洋泾小学堂),最初只能借镇东头的潘家花园一角敬修堂为校舍,规模很小,学生也不多,却是洋泾地区的第一所“洋学堂”。

当时,生活在洋泾地区的老百姓大多在船厂、码头工作,生活困苦。1927年,学校自建5间小平房,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校舍。为满足周边老百姓学习需要,学校增设晚班,教附近的老百姓识字、扫盲。

陆忠义(小名陆毛富)就是在这期间第一次接受了思想的领航。在“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昂歌咏中,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十几岁时,他进入英商马勒船厂(现沪东造船厂)当学徒,在几位学长(实为中共地下党员)的指引下,他萌发了进步思想,团结工人群众,发动罢工斗争,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4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改名陆忠义的他根据组织指派,进入和丰船厂工作。不久,他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勇于斗争、善做群众工作的积极分子。陆忠义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打入敌人内部、为党组织收集情报、护送经过上海的革命同志……一次次身临险境,几次死里逃生,却从不退缩后悔。直到胜利最终到来,陆忠义才重回上海,与家人团聚。

追寻着历史的足迹,六师附小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初心与使命,使之历久弥新。在118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立足浦东热土,立足百姓需求,立足基础教育,先后涌现了宋家玉、陆忠义、马小弟、朱沛等一大批爱国人士,他们不仅是“传奇英雄”,更是六师附小人根深蒂固的红色基因。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薪火相传”寻访活动,展示好、传承好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的情怀,引导他们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惠南小学

“学习校友张闻天,报效祖国做贡献!”每天清晨,惠南小学的学子都会对矗立在校园爱天大道旁的闻天铜像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心中默念着的,正是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惠南小学建校100周年时的亲笔题词。

惠南小学创建于1898年春,曾任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的张闻天是该校第十一届(1912—1915)毕业生。学校校园东侧的“思贤园”内,还建有一条“闻天长廊”,罗列了张闻天的童年故事、青年时代的求学故事和参加革命的故事。这条红色长廊多年来也成了全校党员、团员、教师及学生“行走的课堂”,学习校友张闻天“对党忠诚,追求真理”的共产党人首要政治品质。

1912年8月,张闻天进入南汇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今惠南小学)。就读南汇第一高小期间,张闻天因品学兼优、为人谦虚、待人真诚,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毕业前,张闻天在给同学临别赠言时,写下了这么几句话:“男儿志在四方,真理第一,为祖国而奋斗,共勉勿忘。”

作为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惠南小学在126年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基因。学校《校友张闻天的故事》校本课程在各个年级逐步推进;拍摄情景剧《一双旧布鞋》,通过场景再现、情境代入与校友对话的形式讲述张闻天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一心为国的故事;组建培养党、团、队讲解员队伍,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和弘扬先辈们拼搏前行、孜孜奋进的精神……

传承张闻天的红色基因,学校在百余年变迁中,始终不断继承、发展、创新。利用“闻天长廊”“校史馆”等红色资源,学校持续开展“行走的党课”,“与党约‘惠’”就是其中一个品牌项目。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认真梳理历史脉络,讲述红色基因流淌的校园故事,传承优良传统,积蓄向上力量,以史育人、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