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曾存,1965年11月生。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委委员、书记。
口述:曾存
采访:严爱云 许璇
整理:许璇
时间:2016年8月19日
喀什是祖国反恐维稳的前沿阵地和主要战场,是一个少边穷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新疆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但是总体而言,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贫穷落后之中。2010年,中央做出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确定由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莎车、泽普、叶城和巴楚四县。这对于喀什人民来讲,是又一次加快发展、改善民生、脱贫攻坚,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最好的历史机遇。
与同时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省市相比,上海承担的任务最重,对口支援的四个县人口共两百多万,占到全地区人口的42%以上,并且这几个县的贫困人口最多,尤其是莎车县。从2010年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喀什所属的四个县作为上海自己的县来建设,把四个县的老百姓当作上海自己的老百姓来关怀,确实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精神上的慰藉。六年多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全体上海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所有援疆干部的倾心付出下,上海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的援疆工作总方针,使得对口支援的四个县各方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勇创援疆多个第一
我认识的第一位援疆干部是陈靖,他是第七批的总指挥,他主动要任务要担子,可以说是“热情援疆、激情援疆、真情援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体现了全体援疆干部的精神状态,他们真正把喀什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来办,把喀什当成了自己的家乡来建设,把喀什人民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关心,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价值融入喀什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
在近六年的时间,上海的援疆干部在新疆创造了多个第一。上海市帮助编制的受援四县规划荣获自治区“创新奖”,巴楚县村庄规划列为新疆唯一全国试点乡村规划;上海助推泽普金湖杨成功创建南疆首个5A级景区;上海创造性地开展了对喀什二院的医疗组团式援疆,得到了中组部在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推广;莎车图文中心荣获国家“鲁班奖”,这是南疆地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项目;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承制的纪录片《喀什四章》,是第一份有价值的对外宣传喀什形象的名片;第一个职教联盟成立,推动喀什职业教育发展;第一个由上海全额代建的三莎高等级公路提前通车,并节省资金十几个亿……这样的第一还有很多很多。
喀什四章DVD封面
其中,于2012年播出的《喀什四章》,以全新视角呈现南疆神奇风貌,讲述了喀什地区的巴楚、泽普、叶城、莎车等县的人文历史、山川河流、文化民俗、丰富物产,将历史文献、民间传说与现实人物、当下故事相穿插,向世人呈现这片美丽富饶、广袤神奇的绿洲,描绘一幅瑰丽的画卷。为了拍好这个纪录片,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共有三个摄制组先后多次前来新疆,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在援疆干部的帮助下深入到很多从未有电视工作者涉足的地区,记录了边疆人民的生活和鲜为人知的地形地貌。《喀什四章》成为对外展示喀什、推介喀什的一张重要名片,每每有重要的客人到来,我们都会播放这部纪录片给他们看。
此外,首部话剧《沙枣花香》,表现了上海两代援疆青年人的遭遇和励志援疆的胸怀,于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期间,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还有充分展示援疆干部和新疆干部紧密团结、共同携手建设的电视剧《同心兄弟》,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今年8月,上海援疆指挥部、求是影视中心联合摄制了影片《漂着金子的河》,反映泽普县“中国最美村官”刘国忠的真实事迹。这些文化精品获得广泛好评,不仅体现了沪喀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促进了民族团结,也多途径、宽领域宣传推介了喀什,展示了喀什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良好形象。
对口援疆民生为本
上海的援疆工作可以用“精心”“精准”“精致”来形容。在我们支持下,上海援疆干部总是选择喀什地区最需要的项目来实施对口援建,想喀什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将民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精心准备,成果精致,达到精准的支援效果。
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将援疆资金的7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95%以上用到基层,各族群众普遍得到实惠。上海援疆干部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先后接纳喀什1249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上海市接受就业培训。上海市普通高校每年定向招收一定数量的喀什学生,高中也招收相当数量的新疆学生。上海还援建了一大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村级阵地等基础设施项目,捐赠了大量教学设备、医疗器械、文化用品等物资,极大地改善了喀什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这里举个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例子。有着50多年历史的喀什二院,在受援前,设备短缺、技术落后,医疗用房严重不足,中高级医技人员缺乏,管理机制落后,教学科研与信息化建设几乎一片空白,无法有效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新一轮对口援疆开展后,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会同上海援疆医疗队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立足喀什二院实际,充分结合上海后方医疗卫生资源,拟定援建喀什二院的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了“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战”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思路,确定把喀什二院打造成三级甲等医院以及南疆医学高地的援建目标。上海集所有优质医院(共二十家单位)的高水平学科的权威医生,不仅加强学科建设,更创新性地开展人才梯队培养模式,辅以软硬件设施的强力投入,在2015年初,喀什二院创三甲医院成功。这些上海来援助的医生,都是专家,在上海找他们看病都是要提前预约,排很长的队。虽然援疆医疗队一批批在轮换,而他们最终要留给我们当地的,是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不仅给喀什地区480万各族人民,也是给整个南疆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沪喀共融缔结真情
上海援疆干部为我们带来的理念上的变化比一个个看得见的项目更加可贵。他们身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思想解放,见多识广,对发展的认识非常深刻。2014年,我们参与了一个上海社科的重点项目,上海相关的专家学者每年都到喀什来,与我们当地承担课题的同志进行座谈和交流,这个对于帮助我们提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更新理念,起到了很大作用。援疆指挥部还组织各种形式的“送智上门”,开展“银龄行动”“留学回国人员专家博士团”,邀请著名作家余秋雨、王蒙等来喀什讲课等特色引智活动,反响特别好。
我们对援疆干部的工作也十分支持。上海的援疆干部,都在地委、行署,或者是县委、县政府任职,分工负责一方面的工作,我们把工作放心大胆地交给他们。他们也确实没有辜负希望,经常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或是新的理念观念。每一次地委会议上,或是平时的交流中,他们提的意见或建议,不管是关于发展的、改革的、还是稳定的等等方面,我们都非常重视,并及时采纳合理科学的。这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的促进。另外,凡是上海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报告,我都会及时签批。我跟前方指挥部的援疆干部们相处也特别融洽,因为上海援疆指挥部就在地委大院中,所以我走动得也比较多。今年有一次,适逢上海的27位援疆教师回沪,我特地过去欢送,他们还让我现场唱了两支歌,我虽然五音不全,但是比较有激情。去年,上海来喀什二院的医生抵喀和回沪,我都在上海援疆指挥部给他们接风和送行,教师们因为分散在各个县,所以接触的机会稍微少一点。和他们在一块相处,感到是一种兄弟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加大产业援疆力度
上海将喀什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上海的市场、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推动产业援疆工作。这项工作特别重要,因为在当地发展产业,可以就近就地解决劳动力的就业。而一个劳动力的就业,以月工资2000元计算,一个四口之家,人均年收入就超过5000元了,远超过年收入2800的元的脱贫线。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带动一个家庭的脱贫。
上海特别是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支持受援县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立农产品外销平台,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海援疆干部引进了绿地集团、月星集团、上海宝钢集团、闽龙达食品等一大批企业落户喀什,总投资达390多亿元。比如闽龙达公司,是上海援疆团队引入的首批企业之一,5年来,已在泽普城外一片戈壁滩打造出一座有标准厂房、仓库、冷库等设施的现代化干果企业,生产高峰时吸纳200多名工人,维吾尔族群众占98%。除了每年收购当地农民红枣外,他们还在附近的依克苏乡开拓了1200亩有机红枣种植基地,红枣销往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近7000个超市、便利店、机场、高铁卖场,让“泽普红枣”成为不逊色于“和田玉枣”的知名品牌。
泽普金湖杨景区
另外,上海还帮助受援四县因地制宜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的叶城锡提亚迷城、巴楚曲尔盖金色胡杨岛、红海水库都已成为南疆旅游的重要景点。旅游产业的兴盛对于拉动景区周边百姓的就业和增收作用很大。像巴楚县红海景区,两台大型实景剧《使团通关换牒入城》和《谒者馆国王迎宾》排练成功,主体演出队伍均是当地农民;还有些农民在景区周边办起了“农家乐”,38岁的努尔其曼古丽和同在泽普县金湖杨景区经营餐饮的乡亲们一样,忙时做饭,闲时绣花,她说:“以前种地收入不到2000元,去年饭馆收入就达30万元,我的目标是把两个读中学的孩子送进大学。”景区游客数近年以20%速度每年递增,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在上海援疆力量的帮助下,继泽普县金湖杨景区创建成国家5A级景区之后,巴楚县的红海景区也正争创5A景区。
去年,俞正声主席来喀什视察工作的时候,对上海的产业援疆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上海的产业援疆要走在全国前列。由于我们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包括纺织、服装等,而上海这一方面的企业大部分都已经转移了。为此,在今年4月底,杨雄市长带队来喀什专门考察、推进产业援疆工作,制定了几个方面的措施,共确定下27个项目。前两天上海援疆指挥部还给了我一个阶段性报告,这27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了11个,还有几个正在推进对接,今年将会展现初步的成果。
在近期举行的脱贫现场会上,我们给所有对口援助喀什地区的省市提出要求,到2018年,他们要与其对口支援的县市一起,为这个县市的剩余劳动力创造1.5到2万人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就近就地就业。比如说泽普,泽普分指挥部要跟泽普县一起,形成1.5到2万人的就业岗位,让泽普的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能进工厂,长期稳定就业。这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
我经常用两句话来评价上海的援疆工作和援疆干部,那就是“两个不为过”:对上海的援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对上海援疆干部所作出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我对上海援疆工作不是9.9分满意,也不是9.8分满意,是十分满意!上海认认真真完成好中央部署的援疆任务,前方指挥部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细致完成好每一项援疆项目,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我们要把上海各级领导对喀什的亲切关怀,把上海人民对喀什人民的无私援助转化为我们的动力,发挥好我们的主体作用,把喀什的事情办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把喀什这个阵地守好,把喀什建设得越来越好,让喀什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和谐幸福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报好中央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回报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人民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无私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