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述上海系列对口援滇 > 正文

行走的渴望不是梦

2017-04-06  来源: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口述】

  孙卫国,1951年8月生。曾任中共上海市南市区委副书记、区长,虹口区委书记。

  口述:孙卫国

  2012年5月,云南的春天百花争艳,层层叠叠青山映入眼帘,我又一次去云南的文山州。这次并不是落实帮困扶贫的资金和项目,也不仅仅是去看望在文山挂职的干部,而是与市合作交流办、市民政局的领导为帮助因战致残的边民安装假肢进行专项工作。在我们一行中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上海假肢厂的高建华董事长。在这之前,假肢厂已派出了八名技术人员在麻栗坡县的假肢维修站安营扎寨,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到达麻栗坡县后,我们专题听取了县领导就因战致残群众帮困工作的汇报。会议的气氛远不如以往谈笑风生、轻松自如,拿在手上的书面材料也让人感到沉甸甸的。文山地区是属于“老、少、边、穷、山”的国家级贫困地区,但是更大的伤害是“战”。由于1949年后近半个世纪中文山地区战事不断,当地各族人民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安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战争遗留的创伤,边疆群众至今仍默默地忍受。仅麻栗坡县沿国境线纵深500米内就埋有近100万枚地雷,面积达174.7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政府先后两次大规模清扫地雷,但边境仍有45平方公里的雷区,埋有近50万枚地雷,危害着村民的生活、生产,现在每年还有多起群众触雷致伤致死事件发生。县领导说,全县至今还有因战致残群众2100多人,全文山地区达5000多人。由于失去了生活和工作能力,这些残疾的困难群体的家庭生活最为艰辛。听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心里都感到难以平静,帮困扶贫的责任重于泰山,党和政府帮困扶贫的任务还是很重很重。

  第二天,晨雾尚未散尽,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去老山主峰看望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官兵。也许因为自己也有军旅生活的经历,更因为那血染风采铸成的“老山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一代人,我们特别期待着去瞻仰那云雾环绕的老山主峰。沿着起起伏伏的战壕,走过湿漉漉的猫儿洞,站在国境线界碑边,听着官兵讲述当年争夺主峰的腥风血雨,仿佛战士们的厮杀声、怒吼声震撼着山谷,共和国的旗帜在老山主峰高高地飘扬。在下山的途中,我们去烈士陵园凭吊了长眠于麻栗坡的烈士英灵。在陵园内安葬着唯一的上海籍军人刘贵彦,墓碑上写着:1977年1月入伍,1984年7月6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追记一等功,时年26岁。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默默地在战友墓前洒上一杯白酒,敬上一支香烟。为祖国献身的烈士安息吧,家乡人民不会忘记您!

  午饭安排在曾经是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部的“将军洞”。在下山的路上,我忽然想起昨天县领导汇报时说,被雷炸伤的群众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才5岁。我问陪同的邓副县长:“这个孩子现在情况如何啊?”邓副县长说:“这孩子已经长大了,现正在读高中,是不是要见一下?”我说:“如果方便也行啊。”邓副县长的效率真高,当我们汽车到达将军洞不久,孩子在父亲陪同下也到了将军洞。“哈哈,真是一个帅小伙子。”大家不约而同地称赞。高高的个子,卷卷的头发,很是阳光,如果不是拄着拐杖,还真是看不出战争给他留下的身体的残疾和精神的伤痕。孩子的名字叫骆祥建,5岁的时候尚未懂事,噩运就降临到他身上。因与小伙伴们玩耍被炸,两位小伙伴当场身亡,虽然小骆逃过了一劫,但留下了永久的伤痛。当时只是膝盖下截肢,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伤口感染发炎,大腿几乎全部被截。高建华董事长俯下身子,仔细检查了伤口。老高很有把握地说:“虽然大腿只留下了五厘米,按我们的技术和新材料完全可以让你扔掉拐杖,自由地行走。”小骆父子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紧张的心情也顿时轻松了一些。老高说:“可以明年暑假时到上海,我们给你安装。”邓副县长激动地说:“这孩子真是遇上贵人了,真有福气啊。”离开麻栗坡县时,我们都多了一份牵挂,小骆父子更多了急切的期待和希望。

  第二年暑假来临,在上海假肢厂的安排下,小骆父子满怀喜悦地到上海安装假肢。经过老高与同事的精心努力,小骆很快适应了新的假肢并进行了康复训练。与此同时,针对小骆明年要进行高考,区教育局安排了虹口高级中学的左老师和王老师对他进行数学和英语辅导。小骆满怀着对上海的美好回忆,满怀着对人生美好向往,终于梦想成真装上了假肢,自豪地大步跨进了校门。在高中毕业前小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到家乡后小骆给我来信,深情地说,要勤奋刻苦,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社会有用之人,今后也要做社会爱心人士,热心帮助那些困难的人,为社会和家乡作贡献。现在小骆已是西南林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

  我们曾多次走访伤残边民比较集中的沙仁寨、小坪寨等村寨。我第一次到了当年被报道87个人只有78条腿的沙仁寨,看到幸存的四位老人在蒙蒙细雨中步履艰难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心中难过得无言以对。80多岁的王老伯含着眼泪跟我说,我真苦啊,我被地雷炸过两次啊!听着如此辛酸往事,看着王老伯饱经风霜的脸,真从内心激励我们要尽心尽责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乡亲们装上假肢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如今,看到他们安上假肢自如地行走、劳作,原本痛苦艰辛的生活感受到了温暖,我们也从努力和奉献中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大姐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崭新的皮鞋,显得十分自信。我还发现她腰间挂了一把机动车的钥匙,她笑得是那么的灿烂,因为她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行走的渴望,不仅获得了人生的尊严,更对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年,老高和他的同事们怀着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厚谊,对伤残同胞的关爱之心,为麻栗坡、富宁、西畴和马关等县残疾人员安装和维修了1000多条假肢,又在富宁县增设了维修站,培训了当地的技工,方便了伤残人员就近维修假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此事,市合作交流办连续三年在帮困扶贫专项资金中拨出400万元专款。值得赞颂的是上汽集团、中海集团以及瑞安、金光集团等几十家中外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筹集到600多万元善款,赠送了250辆轮椅,大家都献出了大爱之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不会忘记曾经为祖国的安宁和富强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边疆人民。因为,这不只是付出,更是回报。目前老高的这项慈善工作还在继续中,上海假肢厂还有技师在文山工作,今年还要率团去云南。我曾资助读大学的骆祥建就要毕业,我们还要为他筹划就业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回报边疆人民的付出,实现他们行走的渴望、脱贫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