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研动态 > 正文

弘扬五四精神,向最美青春致敬

2024-05-06  来源:党史镜报 作者:刘金祥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和底色,弘扬家国情怀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

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1919年5月4日,爱国青年们用热血和青春,奏响了近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一声声呐喊穿越一个多世纪,至今仍在人们耳边萦绕和回响。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穿越漫漫历史长河,追寻中国成长足迹,以家国情怀为根基和支撑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浸润于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就是让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迅速内化为当代青年的人生支点和价值燃点。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105年前,我们还年轻着的先辈在五四运动中觉醒,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上演了救亡图存的历史大剧,走上了探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浴火重生。

五四精神的火炬经久不息,因为它燃烧的是亿万青年的激扬和赤诚;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因为它传递的是爱国主义的民族之魂。作为瑰丽而壮美的青春之歌,五四精神长存于中国青年心中并砥砺一代代青年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对国家的高度归属感和使命感,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大规模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争取国权愿望的受挫,激起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的爱国热情和救国行动,唤醒了全体国民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关注,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行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深远影响。它集中体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青年的优良精神禀赋,更是共产党人所秉持的高洁精神品性。

岁月如烟,流年似水。五四运动虽已成为历史,但五四运动所铸塑的爱国主义精神,仍然需要当代青年弘扬和传承;五四运动所磨砺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依然需要当代青年赓续和践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常励常新。五四运动深刻昭示:百年前国家危难之际,五四青年以深沉的家国情怀义无反顾地挑起时代重担;百年后的今天,新时代青年也要以浓郁的担当意识义不容辞地担负历史使命。

作为五四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当下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其主调就是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向最美青春致敬,就是要心怀天下、志存高远,在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把勤奋学习提高素质,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增长见识提升本领,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作为永不放弃的价值追求。

——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向最美青春致敬,就是要砥砺道德品格,提升品行修养,心系国家,情系人民,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主动把自身履职实践融入“国之大者”之中,勤于钻研、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当好突击手,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后备军,让青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向最美青春致敬,就是要认清自我的历史定位,将小我融入时代坐标中,在平凡岗位中找到自己的坚守,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用青春的声音去回应时代的召唤,用激情和热血书写出当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向最美青春致敬,就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责任使命,用信念和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铺路架桥,用奉献和担当为实现民族复兴赋能助力,不断让五四精神在人生道路上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