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研动态 > 正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需把握这个显著特征

2025-10-10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胜云

【编者按】9月23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理论研讨会暨宣讲备课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认识和把握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规律”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会议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列理论研讨会的第一场。现刊发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今天刊发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陈胜云教授的发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以显性话语呈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既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和科学方法,首先要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以“六个必须坚持”为重要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我们提供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的重要论述的一系列文献,为我们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党的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重要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六个必须坚持”是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概括。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的有关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的专题性论述看,“六个必须坚持”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正确的主体立场,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人民属性;坚持自信自立,强调党的理论创新的合规律性,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中国特色;坚持守正创新,强调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真理属性;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党的理论创新要遵循现实逻辑,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实践属性;坚持系统观念,强调党的理论创新要善于运用系统方法,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全面性;坚持胸怀天下,强调党的理论创新要有世界眼光,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普遍性。

二、系统阐述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和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性

“六个必须坚持”既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质上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始终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

那么,“六个必须坚持”作为立场观点方法,是怎么体现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去的呢?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系统性回答,概括提出了党的理论创新的现实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一开始就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内涵,引领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又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炼和丰富发展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

三、关键是学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著述当中,除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当中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专题性阐述外,还有大量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建设实际展开的关于“六个必须坚持”实践要求的具体阐述。根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索引》提供的标注,全卷“人民至上”表述出现9次,“自信自立”表述出现4次,“守正创新”表述出现24次,“问题导向”表述出现15次,“系统观念”表述出现13次,“胸怀天下”表述出现4次。从18个专题的具体内容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系列阐述,都是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重点任务展开的。可见,“六个必须坚持”不仅是党的理论创新所要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

就此而言,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不仅要在学理上深入阐释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要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精髓要义,才能深入理解把握党的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才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