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自我革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发展,学者们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特征、百年演变、主要内容、体系结构等研究都有着颇丰的成果。这不仅为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走向深化提供了学理支撑,也为学界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好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启示。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研读,可以窥见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尚有进一步深化、拓展之处,需要不断推进学理性体系化研究阐释。
一是研究视域宽广,但对“自我革命”这一原创性概念缺乏纵深分析。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覆盖了不同领域、观照了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形式,在横向的延展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对“自我革命”这一原创性概念历时性的纵深分析及其丰富的历史资源挖掘不够。特别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世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创立以来,关于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深入挖掘总结。
二是热点问题研究较为突出,但缺乏在新时代战略定位的视域下对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进行整体性分析。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多从热点问题和具体领域展开,从战略思想、战略定位、战略任务中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较为鲜见,需要在战略思维的统摄下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提供思想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
三是碎片化研究倾向比较明显,对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提炼和学理性阐释尚显不足。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与现实实践层面的具体经验研究较多,对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哲学意蕴、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特征的深入研究较少,在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对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做了什么”的表层勾描上,更应阐明中国共产党“何以成功”“何以继续成功”的自我革命深刻意涵。
对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景视域、全部过程地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脉络、逻辑架构、创新发展和战略路径,进而深入剖析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厚度、理论高度、实践深度和价值效度。
时代性定位研究
进一步深化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时代性定位研究。在这一研究取向上,已有成果虽然对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历史方位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阐释党的自我革命所面临的“长期执政与现代治国”这一总体性挑战,以及党的建设话语体系中“从严治党”到“自我革命”的思想升华,总体上厘清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新时代战略定位。与此同时,应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语境,充分挖掘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蕴含的唯物史观理据和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思想资源,阐明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和战略环境。
百年历史演进研究
进一步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百年历史演进研究。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共时性、实践性等方面。实际上,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形成在历时性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生长点。鉴于此,可以分时期、分阶段地总结和归纳党的自我革命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和意涵。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思想开始萌芽生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思想建党”“三大作风”“三大法宝”等论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自我革命思想逐步发展,“两个务必”“整风”“党要管党”等思路逐渐提出,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凝练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在理论、历史、现实、价值、方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原创性特质。
学科交叉研究
进一步深化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学科交叉研究。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研究越来越多体现出跨学科的交叉视野,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然而,我们仍然要看到:一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专业背景和学科话语上的隔阂,甚至党史和党建学科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难以产生基于学科融合基础上的真正有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一些复杂的焦点问题,任何一种单一的学科视角和方法都会显得单薄或失之偏颇。二是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隔阂,造成一些研究成果或停留在对现象与问题的表层描述,或只是作简单的“拼盘式”对接。
创新发展研究
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以来党的自我革命创新发展研究。首先必须对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过程中的丰富经验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从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方法论建构,分析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变革和成就。例如,从全面领导、显著优势、问题解决等方面,分析党的领导取得的突破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从政治引领、政治生态、政治执行、政治保障等方面,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突破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从党全面领导反腐败工作格局稳固建构、零容忍态度和力度惩治腐败前所未有、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度前所未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效显著等方面,分析反腐倡廉和正风肃纪的反腐败斗争取得的突破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章、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等方面,分析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建设取得的突破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同时,针对这些成就和经验,从总体上分析党的自我革命之所以取得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的方法论意蕴和宝贵经验。
话语体系研究
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话语体系研究。“话语体系”或“重要论述”是重要思想的表现形式,也是问题意识的话语呈现。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呈现样态、话语形式、标识性成果,实质上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的一系列的重要论断和概念。在研究中,无论从理论发展的逻辑还是现实的需要来看,“话语体系”和“问题研究”都应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的话语体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而且,内容的阐释与问题研究及话语形式并不是一堆矛盾体。相反,两者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话语体系,能够推动问题研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而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既是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系统阐释的前提和基础,也能够更好地充实其思想架构。但就当前研究现状来看,系统的阐释可谓任重而道远。应当看到,如果不能在党的自我革命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达成话语概念体系的共识,那么,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研究将可能长期沦为一种松散而缺乏严密逻辑结构和系统体系的关于自我革命的“问题群”或“话语群”。
时代意蕴和战略意义研究
进一步深化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时代意蕴和战略意义研究。其一,在战略指向方面,学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时代意蕴、根本宗旨、现实要求等方面研究有待拓展。其二,在把握战略意义方面,学界基于社会矛盾研判、内部挑战分析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多维关系,但还可进一步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方位、战略格局的变化,基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视角,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战略意义、战略目的、战略任务等研究。其三,在党的自我革命战略路径、政策策略研究方面,可延伸和拓展的空间也比较大。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