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推进基层党建,纪念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研讨会在虹口举行

来源: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5-01-24

6.jpg

2025年是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也是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为纪念党史上的这次重要会议,进一步挖掘和收集中共四大相关历史资料,并对中共四大与支部建设作更深入的研究,1月23日下午,纪念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大厦举办。

会议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虹口区委指导,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中共虹口区委组织部、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中共虹口区委统战部和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央与市、区领导,党史专家,中共四大代表后人,红色场馆、高校、研究机构、相关部门及共建单位代表共一百余人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主任潘敏致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七部主任刘荣刚,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建办主任周志军,中共虹口区委书记李谦、中共四大代表周恩来的侄孙女周蓉先后作主旨发言。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吕鸣,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爱云,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党委书记,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薛峰主持各阶段会议。

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地的10位党史专家各抒己见,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维度,对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杰出贡献和突出意义做了分析和阐释,肯定了中共四大的各项决策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朽贡献。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蓉以《中共四大:全国性大党起点》为题;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忻平以《五卅运动:中共四大之后党第一次领导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为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教授郭庆松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基于高校的视角》为题;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晓强以《中共“四大”对于党的建设的贡献》为题;中国监察学会反腐倡廉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宪以《王荷波与中共四大》为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齐卫平以《从党的建设史认识中共四大形成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思想的重大意义》为题;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徐光寿以《从“开天辟地”到“顶天立地”:中共四大对党的中央和基层组织层级的完型》为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吴海勇以《“一切工作归支部”:中共党支部建设在大革命时期上海的历史考查》为题;中共四大代表周恩来家属周蓉以《家风永相传》为题;虹口区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王佩军以《四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靠什么由弱变强?》为题;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雪琛以《固本强基创新阐释,打造面向未来的纪念馆》为题,分别做了发言。

会议的最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永杰作会议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总结了中共四大研究的最新成果,紧密围绕四大历史意义、组织建设,特别是支部建设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内容充实,党在大革命时期历史研究、党的支部及其他各级组织建设历史研究也有所推进。今后,中共四大研究不但应拓展研究视野,填补党史研究空白,还要以党的支部建设为核心,不断研究视角,多维度、多领域、全方位、体系化地研究中共四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本次研讨会,总结了中共四大在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无论是从支部到总书记的组织建设,还是领导权思想的思想建设,都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已有的中共四大研究添砖加瓦,既是为中共四大百年献礼,也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中共四大,共同挖掘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突出意义,探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之本、组织之基。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中共四大纪念馆将以四大召开百年为契机,不断加强党史研究力度和深度,深入挖掘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重要意义和贡献,总结传承好百年四大的优良传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助力加强党的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赋能,为基层党建创新助力,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作出更多贡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