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可信可读可敬可亲,这场书评会促进沪上党史研究成果交流

2023-12-26  来源:文汇报 作者:单颖文

10.jpg

近日,第二届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书评会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来自上海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及沪上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上海党史研究目录(1978—2020)》《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心城市的革命:中共上海地方组织及其工人运动(1920—1927)》等近年上海党史学界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讨论。

与会者表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已成立40多年,书评会正成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界及上海党史学会的品牌活动。此次选择的四本新书,作者中既有资深学者也有学术新秀,形成了党史学界的传承。围绕这些书展开讨论,相信对读者、作者都将产生触动与提高。希望通过持续举办书评会,弘扬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光荣传统,并由此推广上海党史学会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学会整体学术质量。

11.jpg

上个月刚刚举办新书发售活动的《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书,用40个故事简介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事件类追求有始有终,人物类追求人物特点、人物特征”,在市场上反响热烈。该书作者、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介绍,该书以“可信加可读,可敬加可亲”为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也对一些历史重新考证。如,关于陈延年牺牲的时间地点,通过多方资料核对,最终确认是在6月29日蒋介石发布电令立决当晚30日凌晨处决,推翻了之前普遍认为的7月4日说法;地点则在枫林桥畔北伐军司令部看守所,而非龙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高明仔细读完该书,对部分材料提出了勘误意见。如,156页“李书城”误为“李书诚”,尽管后者在网上也能查到这一写法,但通过查阅当年《申报》等信息,可确认标准写法为“李书城”。再如,47页的配图由于没有图片来源,有误用的可能。该图片说明为当年上海法租界的巡捕,但从图片看巡捕的头巾更像印度人巡捕的头巾,而事实上当年法租界的外国人巡捕是越南巡捕,并无印度人巡捕。

现场被许多人称为“功德无量”的《上海党史研究目录(1978—2020)》一书,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献条目,详细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地区发展和勃兴的历史脉络,集史料性、研究性、可读性于一体,系统整理了1978年至2020年7月即成书截稿日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一本厚厚的索引。作者之一、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丰箫回顾了该书编写过程的艰辛。特别是团队在无法便利通过电子数据库查阅老报刊的情况下,“认认真真地吃一些苦”,花费了较长时间把稿件一篇篇下载,整理成文。在后期校对过程中,对一些小众刊物的文章又多次斟酌,最终“沙里淘金”保留下有价值的条目。

《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一书,在主编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吴海勇看来,是一本“又新又旧”的书。该书在2006年首版,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随着党史的挖掘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以及研究室做过的相关专题也有了新论断,今年年初便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版本除了内容更充实,也更讲求系统性和整体性。如,从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重要贡献角度看,考虑到特科并不是当时设置的独立机构而是一个部门,便将原本的特科独立章节取消,融汇到其他章节中。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张仰亮坦言,《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是他的“引路人”,让他从另一个更微观的地方党组织视角切入,从组织运作和工人动员两部分展开,写作了《中心城市的革命:中共上海地方组织及其工人运动(1920—1927)》。这本书被评为全国的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奖。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认为,张仰亮的这本书选题新颖,史料扎实,思路清晰,内容精细,写作老到。特别是敢于从被批判的“城市中心论”入手,将这条道路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辩证的总结。他同时提出,今后可以在统战、妇女运动、青年活动等方面再进一步补充材料,丰富作品。

听完整场书评会,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感到,此次选评的书目涉及面广,既有基础研究,也有前沿研究,未来可以彼此借鉴、相互赋能。而参与点评的专家学者有些以考证见长,从微观细节切入“挑刺儿”,为再版打下坚实基础;有些从框架入手,从逻辑层面“查缺补漏”,通过学术“头脑风暴”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12.jpg

13.jpg

书评会现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李江与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徐建刚教授共同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忻平、张云、徐光寿及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福进,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晓强,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等获颁聘书。

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