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丰碑》片段
八一建军节之际,上海杂技团《战上海》剧组马不停蹄,7月31日晚刚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崇敬大会上献演高光片段《丰碑》,次日即赶往北京,8月2日至4日在北京艺术中心连演三场杂技剧《战上海》。台上演员传递着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奋斗的红色精神,台下剧组也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全力保障演出,让这部演出超百场的品牌剧目在全国各地熠熠生辉。
演出前,19岁的演员邱锡鸿拄着双拐穿行在化妆间和舞台之间,上台前,他特意吃了一片止痛药,待演出开场,他仿佛没事儿人一样,扔掉拐杖,成为舞台上的小战士,做着和其他演员无异的高难度动作。钻心的疼痛没有影响他的表演,尽管部分腿部动作调整成了他拿手的倒立,但吃重的难度动作仍然一个接着一个。
“最近臂围涨了不少”,邱锡鸿笑言,因为一个月前准备基本功训练大赛,不慎脚踝骨折,练不了下肢,他就加强了上半身的训练。虽然成了伤病员,演出还得上,不仅是因为他的戏份吃重其他演员无法一下子顶上,更是因为他的自我要求。他在杂技剧《天山雪》之中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保持一定的训练量,月底《天山雪》就要到沈阳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他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伤病掉链子。
图说:邱锡鸿与刘明亚在后台
“别看他年纪小,邱锡鸿是《战上海》的‘元老’了。”一旁的魔术师刘明亚笑言,作为团里的资深演员,他见证着邱锡鸿这一批孩子在上海市马戏学校就读时就参与到剧目创排中,“起点很高”。伤病在所难免,但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是上海杂技团一贯的精神。
去年10月,刘明亚也曾在《战上海》演出中受伤,一开始大家都不敢相信,魔术师应该是全场最不可能受伤的人,结果却伤得最重。剧中,刘明亚除了表演变玫瑰花的手彩魔术和“金蝉脱壳”大型装置两个精彩片段,还需要在幕后帮忙搬运道具,那场演出中,梅花桩的机械装置突然失灵,他的脚后跟被重重砸了一下,他顾不上反应,回到侧台才发现,脚后跟被砸凹,血流了一路,跟腱直接被撞断。如今,他的脚踝还能看到缝线留下的蜈蚣状瘢痕。
图说:《雨夜飞渡》片段
让刘明亚欣慰的是,《战上海》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很多观众对杂技的刻板印象。许多人往往只觉得练杂技蛮苦的,看了《战上海》都不敢相信,杂技还可以这么演?居然能这么励志?“以前我们杂技要以技为主,但是我们现在整个杂技是为剧来服务的。”虽然对他这个拿了很多大奖的魔术师来说,《战上海》里的表演并不是他难度最高、技巧最炫的魔术,却也是不可或缺的点缀。他始终认为,台上的角色不分大小,只有红花没有绿叶,那也不行,“我们是一个集体。”
图说:晏丽与王佳俊《盗取情报》片段
晏丽也深有同感。初入剧组时,她就和主演王怀甫搭档,如今她踩着优雅的高跟鞋在长杆上“跳舞”,搭档换成了年轻的王佳俊,自己也有一种承上启下的责任感,带着王佳俊在表演上共同进步。接连参演《战上海》和《天山雪》两部剧目,也让她坦言在技巧之外,更深一层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这是《战上海》第一次走进北京艺术中心,因为这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的影响力,不少观众都是第一次走进城市副中心的这座新剧场。观众李女士带着女儿前来,她激动地表示:“剧情跟杂技结合得特别有想象力,精彩绝伦,不愧是上海出品!”
去年10月,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出品的杂技剧《天山雪》奔赴新疆喀什、乌鲁木齐等地,今年9月,《战上海》也将沿着《天山雪》文化润疆的脚步,将这部佳作带到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