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黄浦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正式开展

2025-08-1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8月15日,由中共黄浦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指导,黄浦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委老干部局、区档案局(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黄浦区图书馆、上海市收藏协会协办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黄浦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正式开展。

此次展览共分为“沪上烽烟”“中流砥柱”“民众抗战”“文化救亡”“伟大胜利”五大板块,展现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侵略的壮烈历史,生动展现发生在黄浦土地上救亡图存的壮烈诗篇。

图片1_副本.png

本次展览上,一批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日军轰炸南市的珍贵照片集中发布。

图片2_副本.png

图片3_副本.png

“这些照片很震撼,”展厅里,黄浦区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汪志星神情凝重,几乎在每一张照片前都要停留良久,“它们完整呈现了当时南市区的风貌,学校、幼儿园、工厂、商店等各色建筑,充分说明了当时日军无差别轰炸的事实。尽管这批照片曾在1938年的《新闻报》上刊登过一部分,在当时的上海引起轰动,但由于传播途径的限制,它的影响力并不广泛。这一次是首次全面公布这103张照片,它的意义更在于教育下一代牢记历史,热爱和平。”

在长达三个月的淞沪抗战中,南市是上海最后沦陷的一块土地。日本侵略者为了占领南市,先后出动轰炸机、大炮及舰炮,占领南市后到处纵火焚烧,繁华的老城厢几乎变为焦土。在南市邑庙难民区工作的医师叶善定,利用持有日军占领当局发给通行证的特殊条件,先后拍摄了百余幅照片,记录下了劫后惨烈的凄凉景象。这些珍贵的照片,后来被当时的《新闻报》广告科主任丁芸生一一收集珍藏,并于1990年抗战胜利45周年前夕捐赠给国家。

图片4_副本.png

展览现场,叶善定的后人叶良骏也来了。“叶善定是我的太爷爷,我只在5岁的时候见过他一次,印象不太深刻了。他的故事都是我的父亲讲给我听的,但是这些照片让我感觉好像又见到他了。”叶良骏有些哽咽地介绍说。

图片5_副本.png

叶善定从小家贫,因勤慎奋勉获得多方资助,得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期间,他成为上海保卫团的军医,亲赴前线救护伤员,又创建和平药房,为前线供应所需药械。为救治抗日战士,他用积蓄高价购买盘尼西林以致家贫。

从父亲口中,叶良骏了解了太爷爷更多的事迹,“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太爷爷带着100名医务工作者在日机狂轰滥炸中奔赴前线,在救人的同时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惨状,就用自己买来的德国进口相机偷偷拍下日寇罪行,差点遭杀身之祸。他源源不断提供新闻照片,成为淞沪抗战中民间战地记者第一人。”

前两天刚刚看完《南京照相馆》的大学生周辰一走进展厅,耳旁似乎又响起影片里那句振聋发聩的台词: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它只是等有人翻开!“不管过去多久,历史的真相永远不会湮没,”小周告诉记者,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在提醒我们:铭记苦难,珍视和平。

图片6_副本.png

开展当天,来自黄浦区的党员干部、市民群众一同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于8月15日至10月15日,在黄浦区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对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