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鲁迅《故事新编》手稿合璧影印出版,手稿价值不止于“天价”

2023-09-1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1.jpg

手稿,包括文稿、诗稿、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写作素材的记录等,在校勘学、文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名人手稿在拍场“受宠”引发社会关注,鲁迅手稿更是其中倍受瞩目者。学界认为,“天价”手稿固然说明其在社会上的稀缺性,而手稿内在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更值得大众认知。9月11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的“鲁迅《故事新编》手稿暨现代作家手稿研讨会”,正是意在进一步向大众普及鲁迅手稿及手稿研究的价值。

2.jpg

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提供

在鲁迅的三部小说集中,《故事新编》是不同于《呐喊》《彷徨》的创新尝试,通过古今中外融通杂糅的方式重新叙述中国历史、神话故事,折射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同时,在鲁迅的小说集中,唯有《故事新编》留下了完整的手稿。

3.jpg

《故事新编》手稿之目录 主办方提供

《故事新编》的大部分篇目是鲁迅在上海创作的。1935年9月,鲁迅答应巴金的约稿,次年1月,《故事新编》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该书手稿由黄源妥为保存,并于1963年正式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包括《序言》、《目录》、《补天》(部分文字由许广平誊抄)、《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的手稿和《奔月》《铸剑》的铅印稿。上海鲁迅纪念馆将这部珍贵原稿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奔月》手稿、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收藏的《眉间尺》(后改名为《铸剑》)手稿合璧,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新近影印出版。

4.jpg

《故事新编》手稿之序言 主办方提供

5.jpg

《故事新编》手稿之序言 主办方提供

6.jpg

《故事新编》手稿之序言 主办方提供

7.jpg

《故事新编》手稿之《补天》 主办方提供

2021年9月,收录3.2万余页鲁迅手稿影像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推出。这部新版全集较过去已出版的鲁迅手稿增加近1.5万页,其中不少资料为初次面世,具有突破性意义。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王燕来讲述了煌煌78卷《鲁迅手稿全集》的编辑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考证了鲁迅签署的翻译荷兰文学作品《小约翰》的出版合同,由此阐述鲁迅与当时出版界的互动关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剑龙探讨聂秀公对鲁迅小说《采薇》的连环画改编,展示了《故事新编》图像史的一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提出“手稿研究的可能与不可能”;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锡荣讲述了关于《故事新编》手稿的几个问题;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从现代小说的范畴出发,揭示《故事新编》被忽略的视角;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刘云解析鲁迅《奔月》手稿,梳理“重述神话”与后羿形象的转变;上海鲁迅纪念馆馆员丁佳园阐释了馆藏七封柔石致陈昌标书信,纠正了以往文献和文物源流中的讹误。

8.jpg

与会专家观摩手稿 主办方提供

9.jpg

与会专家观摩手稿 主办方提供

10.jpg

与会专家观摩手稿 主办方提供

与会专家现场观摩鉴赏了《故事新编》手稿和单行本各版本,以及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的多部现代作家手稿:国家一级文物《故事新编》鲁迅手稿134页,包括《补天》《非攻》《理水》《采薇》《起死》《出关》《〈故事新编〉目录》《〈故事新编〉序言》等;1936年至1947年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社四川分社、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的共15个版本《故事新编》;“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1925年的书信和同一年的诗稿《战》,“左联五烈士”之一胡也频1931年之前的小说稿《故乡》,左联驻莫斯科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萧三1931年写给左联同志的信,1931年至1933年杨之华翻译、瞿秋白修改的《爱森的袭击》文稿,1932年瞿秋白致鲁迅信等手稿,及文化生活出版社创始人吴朗西的《漫忆文化生活出版社的人和事》和《鲁迅先生与文化生活出版社》手稿。

11.jpg

柔石诗稿《战》 主办方提供

12.jpg

萧三致左联同志信 主办方提供

其中,胡也频的手稿《故乡》讲述大家族出身的青年革命工作者回到凋敝农村所看到的种种景象,这与他的另一部手稿《在x镇》有大量相似元素,是同一篇小说的多次修改,这份手稿一直以来未公开出版,对考察胡也频文学创作思想的变迁颇具意义。瞿秋白致鲁迅信写于1932年10月6日,信中谈论了中国社会与文学史的整理问题,篇幅约5000多字。此信由许广平捐赠、冯雪峰命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瞿、鲁两人切磋学术交流思想的重要资料,曾多次影印。

13.jpg

胡也频手稿《故乡》 主办方提供

14.jpg

胡也频手稿《在x镇》 主办方提供

15.jpg

瞿秋白致鲁迅信 主办方提供

研讨会上,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郑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向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巴金故居、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图书馆、徐汇图书馆徐家汇书院等单位赠书。

16.jpg

向多家文博单位赠书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