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会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了劳动组合书记部,将其作为党公开指挥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它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书记部下设北京、武汉、湖南、广州、济南等分部。书记部及各分部成立后,立即投入了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

  1920年夏,陈独秀、李汉俊等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份向工人进行启蒙教育的通俗刊物——《劳动界》周刊,该刊物以通俗生动的事例,揭露资本家残酷压迫和剥削工人的罪恶。

  在《劳动界》的启迪下,工人提高了觉悟,要求组织起来,改变自己的悲惨境遇。

  中共早期组织认识到,为了组织工人阶级的力量,必须成立工会。1920年8月,江南造船所工人李中受中共早期组织委托,发起组织上海机器工会。1920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在白克路207号(今凤阳路186号)上海公学举行成立大会,近千人出席,孙中山、陈独秀到会演说。这是中共发起组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基层工会。

  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都北路的一幢两层楼的石库门房子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并对外公开挂牌。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指挥机关,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下设北京、武汉、广州等分部。书记部及各分部成立后,出版《劳动周刊》,举办工人补习学校。

  小小上海石库门,搅动各地大工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积极开展组建工人俱乐部,成立产业工会,组织工人罢工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