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上海
陈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又是文明中外的“儒将”。
陈毅与邓小平合影
大游行中,陈毅在检阅台上
陈毅在上海欢迎西南民族兄弟
陈毅在第一次上海工人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1950年秋,陈毅全家合影
新上海的奠基人
上海解放后,陈老总是接管上海、改造上海、建设上海的主要领导者。我在中共上海市委担任组织部长、秘书长之职,因而可以说是一段时间内在陈老总直接领导下工作,所以陈老总对我的影响更为深刻、亲切,得益也更多。陈老总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在我记忆中回荡。
回忆陈毅对上海城市建设的关怀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顺利结束后,我们华东第三野战军后勤系统兵站部,经常有不少干部陆续离开兵站,到新解放的城市去。陈毅对到新解放的城市担负接管任务的同志非常关心,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接管工作的方针政策。
我和陈毅交往的追忆
1947年2月,莱芜战役大捷后,华东军区和野战军前委为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于3月8日至12日,在淄川矿区大荒地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总结莱芜战役并部署今后工作。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陈毅。他在会上传达了中央“二一”指示(即《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并作了会议总结报告。
终生难忘的教诲
陈毅市长是我敬爱的老首长。他在担任新四军代军长、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和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期间,我一直是他的部属,得到过他的许多教诲。他那披肝沥胆的讲话,对问题的透彻分析,令听者心悦诚服,他讲话中的不少警句,入耳入心,久久难忘。
陈毅与上海工人运动
我是1937年才知道陈毅这个名字的。那时我从苏联回国还不到半年,在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工作。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东进抗日,建立了茅山根据地。在京沪线上穿插,打击日本侵略军,威震江南。上海工人无不眉飞色舞,上千名党员和工人毅然参加了新四军部队。
陈毅市长和上海工人心连心
陈毅率军在丹阳做解放上海的准备工作时,多次对指战员和负责接管的干部说,上海工人有革命传统,地下党经受了斗争考验,进城后依靠工人阶级,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进城以后“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要依靠就要首先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陈毅市长与知识分子
陈毅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1954年,他在《水调歌头自叙》一诗中说,学马列、喜文艺、习工科。他在1942年给罗生特的信中,自述他参加革命的经历,说到他仍然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爱好。“我从事翻译法国的文学作品,也另用笔名写了许多诗歌和小说。我企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来影响中国的文学。”
统战工作的光辉典范
陈毅是上海统战工作的奠基人,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者。他在上海解放前后一段时间里,教育说服干部重视统战工作、发扬人民民主,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他以身作则,模范地执行党的政策,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的艺术性相结合,创造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动人事例,至今仍传为佳话。
记陈毅司令员视察“上海解放号”飞机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大场机场、江湾机场在惨遭仓皇出逃的国民党军队洗劫之后,到处是一片破败景象。在江湾机场停机坪上,歪歪斜斜地横着一架美制C—46运输机。此时,人民解放军在继续南下,我空军急需飞机。6月中旬,在华东空军工程部上海机务处领导下,从上海大场机场(511厂的前身、空军21厂的前身)抽调17人组成抢修小组,由组长赵赴超率领开赴江湾机场,对这架破烂飞机进行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