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生态+”的崇明

2017-06-16  来源:中共崇明区委党史研究室

  历经十年精心打造, 一个满眼绿意、 充满生机、 迈向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生态岛正在日益受到国内外的瞩目。在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伟大征程中,崇明被赋予了更高的历史使命, 生态岛建设掀开了绚丽的篇章。 2012 年以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崇明县委、 县政府带领全县党员、 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 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紧紧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总目标,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增强生态发展定力, 扎实开展工作, 胜利完成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生态岛建设渐入佳境, 生态立岛理念深入人心, 开创了生态岛建设的新局面。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守住生态底线

  作为上海的“ 后花园”,崇明发展始终保持生态立岛不动摇的战略定力, 坚持守住生态底线不动摇, 自觉将生态引领、 创新发展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 紧紧咬住既定目标不放松。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让生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使崇明生态岛建设葆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一 )用底线思维方式, 树立环境第一理念

  2005 年, 上海市政府批准《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 2005 — 2020 )》,提出把崇明建设成环境和谐优美、 资源集约利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自 2012年,崇明先后组织实施第五轮( 2012 — 2014 )、第六轮( 2015 — 2017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依托环保综合协调机制, 累计投入环保资金 200 多亿元, 启动实施各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 161 个, 完成一批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 五年来, 崇明聚焦大气、水、 土壤等重点领域的治理保护, 分别于 2014 年、 2016 年启动实施《 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累计完成 285 台燃煤( 重油) 锅炉和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 整治经营性小茶炉等分散燃煤设施 209 台, 均提前、 超额完成市考核目标任务。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聚焦水质考核断面达标治理和全县水环境质量改善, 共安排 50 个项目, 截至 2016 年底, 35 项已启动, 5 项已完成年度任务。 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及生态修复技术示范研究, 启动《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编制工作。 强化污染物排放管理, 依托重点减排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2015 年末, 崇明实有造林面积达35. 66 万亩, 较“十一五” 末增长了 15. 6%。 森林覆盖率达 24%, 比 2011 年末增加了3. 5 个百分点, 全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 80%,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7. 8%, 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 38%。

  底线思维, 是“ 有守” 和“ 有为”的有机统一。 只有牢牢守住生态底线, 把保护好生态、 修复好生态、 建设好生态作为生态岛建设的不懈追求、 最大责任, 才能不断厚植生态优势,为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 )用目标思维方式, 进行系统设计和制度安排

  2010 年, 上海市政府发布《 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确立“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 崇明从此迈上了建设“ 世界级生态岛” 的征程。《纲要》 发布后, 崇明县在市各级部门指导下, 围绕 27 项评价指标和 6 大行动领域提出三年行动计划, 并滚动加以推进。 项目的安排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 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型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侧重生态建设的同时, 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市政府成立了由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崇明生态岛建设领导小组, 并将光明集团、 上实公司等市属单位纳入领导小组, 协调解决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项。目标关乎长远, 底线关乎现实, 目标不坚定, 就会守不住底线。 五年多来, 崇明县委、 县政府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目标的引领下, 进行系统设计和制度安排, 颁布落实“ 崇明发展指标体系”,指引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的评估和推进, 引导一大批重大发展建设项目落地实施。 长兴地区, 中船长兴二期、 中海运长兴二期项目区域动迁工作进展顺利, 潘园公路改建工程、 长兴郊野公园一期、 上海工程技术学校长兴校区、 长兴小学平安分校等项目基本建成, 江南滨江苑等配套商品房竣工交付。 陈家镇地区, 东滩大道全线贯通, 建成中滨路二期等 4 条骨架道路 6. 7 公里, 安通路等 35条社区道路 30. 6 公里, 黄雀河等 3 条河道 3. 15 公里。 滨江休闲运动区初具形态, 裕安现代社区配套商品房累计竣工交付 143 万平方米, 金茂凯悦度假酒店、 能源管理中心、 陈家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 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 东滩思南路幼儿园和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启动建设。 城桥新城地区,宝岛路、 佘山岛路等 4 条 5. 1 公里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 6 号、 8 号地块等 24. 8 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竣工交付, 档案馆、 商务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百联崇明商业广场、 滨江地块和鳌山路、 团城公路拓宽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着眼于生态保护和安全系统建设, 为生态平衡、 生态保护、 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提供技术保障; 开展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崇明岛生态指数研究、崇明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指数研究等, 对崇明岛生态支撑经济、 社会和谐发展的承载能力、 环境容量进行量化, 根据不同区域承载目标的发展差异, 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 )用科学思维方式, 完善生态岛功能布局

  崇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 完善生态岛功能布局。崇明生态岛的科技支撑工作, 始终是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 将崇明发展的科技需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相结合, 与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相对接。 结合崇明三岛规划, 围绕自然生态、 产业生态和人居生态三者协调,结合崇明本地的实际科技需求和行业部门在崇明布局的工作, 充分显示了科技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魅力。 从 2005 年至今, 上海市科委设立崇明重点专项, 在科技部— 上海市“ 部— 市合作” 框架下, 结合崇明三岛规划, 贯彻以村带镇、 以镇促岛, 协同推动生态岛建设的工作主线, 突出“ 点线面结合”, 为生态岛建设提供了项目、 基地、 人才等直接的科技支撑, 构建了崇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发挥了科技的辐射和科普作用。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 2016 年 8 月完成的一份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明确指出,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应跨越工业经济时代“ 大规模造城” 和“ 大面积建设产业园区” 的发展模式, 探索一条体现国际视野、国家战略、 上海使命和崇明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 坚持转型发展, 培育绿色经济

  现代化生态岛建设, 要依靠“ 绿色” GDP , 崇明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 不断探索支撑生态岛建设的绿色、 低碳发展之路。 过去几年, 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符合生态岛功能定位的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一 )建设生态高地, 打造现代农业经济

  “十二五” 期间, 崇明坚持“ 向高处走、 向宽处扩、 向远处望” 的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崇明农业的特色优势,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为丰富市民“ 菜篮子” 作贡献, 为生态岛建设作贡献, 为农村综合改革作贡献, 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作贡献。 崇明坚持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增加农村发展活力, 在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

  崇明坚持“ 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先培育、 后认定、 再扶持” 的工作思路, 因地制宜地培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 421 家。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截至目前崇明共有 187 家合作社认定为区级以上示范社, 20 家农业企业认定为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鼓励引导“ 合作社+ 家庭农场”“龙头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 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的职业培训, 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 1021 名。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 2015 年崇明县在全国 153 家示范区中排名上升至第 12 名, 发展速度评价为“ 较快”。建成 54. 5 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和 6. 4 万亩设施菜田, 完成标准化畜禽场改造项目 28 个、 标准化水产养殖场改造

  项目 39 个,“三品一标” 认证面积占比提升至 90%。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粮经比例调优至 40∶60 ,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初步形成优质稻米、 特色果蔬、 白山羊和清水蟹四大主导产业。 实施 18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建立 34 个蔬菜规模化签约基地, 建成崇明白山羊核心育种场、 中华绒鳌蟹良种场, 打造崇明蜜橘、 翠冠梨等特色水果品牌。 着力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推进“ 1 个展示中心+X 个创新基地+Y 个创业农场” 的农业创新、 创业体系建设, 现已启动 8 个创新、 创业基地和2 个博士农场项目。

  (二 )发挥生态优势, 推进生态旅游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崇明旅游的发展布局也日益优化, 主要有东滩、 森林公园、 西沙· 明珠湖、 以及长兴岛、 横沙岛五大板块。 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岛为目标, 形成以东滩· 陈家镇、 森林公园、 西沙· 明珠湖和横沙岛为重点发展区域的生态

  旅游格局。 加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挖掘各类旅游资源, 创新多样化旅游产品,开拓周边旅游市场, 创建并提升崇明生态旅游品牌形象。 完成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二期改造工程, 东滩湿地公园和西沙· 明珠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建立东滩科旅一体化管理机制。 着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不断推进“ 东海瀛洲”5A 级景区建设。

  积极推进体旅、 农旅、 文旅等融合发展。 近年来成功举办森林旅游节、 自行车嘉年华、 孔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以及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杯等重大赛事。 建设贯通自行车绿道 350 公里、 健身步道 16 条, 建设生态廊道 7444 亩, 启动横沙乡兴隆等3 个开心农场建设。 2016 年接待游客 490. 1 万人次, 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10. 9 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 7. 4%和 14. 9%。

  (三 )挖掘经济禀赋, 发展信息服务产业

  崇明依托海底光缆资源, 开展国际数据业务的登录、 汇聚、 整合、 加工、 提升、 打包和路由转发等活动, 将智慧岛建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数据“ 中转站”、 国际级的数据“ 交通枢纽”, 积极推动数据保税产业和数据应用外包服务。 依托长兴海洋装备岛产业集聚的优势, 吸引与海洋装备制造相关的总部落户。 依托崇明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与会议论坛、 健康养生、 休闲旅游等崇明特色服务业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产品的研发, 大力扶持智能产业包括数据相关产业、 机器人产业和基于网络的服务业, 认真落实在远程视频、 网络会议系统、 3D 虚拟展示技术、 虚拟现实体验技术、 医疗信息、 移动医疗、 在线教育、 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研发应用项目。

  崇明依托“ 国家战略、 上海重点” 的长兴海洋装备岛的开发建设, 落实国家战略要求, 加大对国际海工装备优势项目的招商力度, 积极承接国际海工装备, 特别是相关配套产业项目的国际战略性转移。 通过联合攻关、 分工协作, 重点聚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信息化、 智能化相关领域, 积极推进在动力定位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 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 各类传感器( 包括海洋水文气象岸基与海上平台基观测台站用传感器、 设备与系统, 船用水文气象观测传感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测量传感器与设备等)、 海洋型通用通讯模块等领域的研发应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 坚持三岛联动, 打造生态品牌

  崇明三岛联动战略是市委、 市政府实行分类指导、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也是崇明三岛今后得以繁荣和腾飞的重要战略手段。 崇明县委、 县政府充分利用崇明的区位、 土地、 环境等禀赋条件, 对接新时期国家和上海战略发展需求,以横沙岛为生态旅游度假区, 推动特色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长兴岛为全县工业产业的集聚地, 聚焦海洋装备产业; 以崇明岛为全市重要发展战略的承载区之一, 坚持三岛联动战略, 努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一 )立足长远, 全力保护生态度假休闲岛

  根据《 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的总体布局, 横沙的发展定位是生态休闲度假岛。立足长远发展, 崇明全力保护生态度假休闲岛, 但保护生态不等于放弃建设, 不开发不等于就可以“ 等、 靠、 要”, 结合《 纲要》 要求和功能定位, 横沙岛区提出了“ 三园三岛”建设发展目标。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央提出“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的要求。 横沙岛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经过调研和论证, 在“ 三园三岛” 建设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 以建设‘ 美丽横沙’ 为总目标,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考核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的“ 1+3 ”’总体发展思路。 2015 年底, 崇明县公布了“ 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把“生态引领、创新发展” 作为发展主线,同时把“生态+ ”发展战略作为落实“ 生态引领、 创新发展” 的重要途径。 横沙岛区在原来“ 1+3 ”发展思路的基础上, 又进一步提出“ 全面打造‘ 生态+ ’版美丽横沙” 的发展目标,明确“ 厚植优势、 释放活力、 务实重干” 的工作要求。

  自 2012 年以来, 横沙岛区结合农业产业重新布局、 转型发展的契机, 在全乡范围内规划布置“ 七点” 农业旅游景点, 其中县重点项目兴隆生态园区域的 H12 开心农场项目已正式签约, 通沙河区域医疗养生项目也已签订合作协议; 成功举办了四届横沙岛自行车骑游大会和“ 550 ”半程马拉松赛,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骑游和跑步爱好者的参与; 认真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工作, 完成横沙“ 一圈一横” 的自行车绿道建设方案和丰乐村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农家旅游游客人数和农家乐收入逐年增长, 横沙生态度假休闲岛的目标正逐步得以实现。

  (二 )放眼未来, 精心打造海洋装备岛

  长兴岛是上海近期重点建设的六大产业基地之一, 根据《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 2010 — 2020 年)》 的安排, 结合中船集团、 振华港机、 中海集团等海洋装备大型企业的建设, 全面推进长兴海洋装备岛的开发。

  为加快长兴海洋装备岛的发展进程, 2007 年 4 月, 在上海市政府、 市长兴岛开发办、 崇明县委、 县政府的统筹协调下, 成立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 2012 年至 2016 年长兴产业园区引进与洽谈的项目主要有:( 1 )中船重工 704 所项目, 定位

  为军民两用科研基地, 建设集成控制模块总装及相关民品生产基地,计划 2016 年四季度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2 )上海船研所项目, 将建设“ 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 2016 年四季度开工。 目前正在洽谈的项目有:( 1 )上推公司项目, 园区拟将 11 号地块出让给上推公司, 作为其发展民品项目的产业化基地, 预计达产后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 15. 3 亿, 利润不低于 2 亿, 投资不低于 5. 9 亿;(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宁波分中心项目, 主要为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研发相关的高端技术项目, 经过前期的互访对接, 计划将其高端物理技术产业化项目引入园区, 通过工程院院士的影响力与高新尖项目的带动力, 提升园区招商带动力。

  长兴产业园区将继续按照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 把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建设紧密结合, 坚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的要求, 推进园区从传统制造向自主创造、 自主研发迈进, 从产业基地向产业城区、 信息互联跨越; 切实通过产能的提升、 经济的发展, 反哺崇明生态岛的建设。

  (三 )勇往直前, 努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 紧紧围绕生态岛建设目标, 致力于打造全岛域 5A 级景区, 统一思想、 迎难而上, 不断加大投入,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 大力建设生态林、 涵养林。“ 十二五” 期间, 全县规范流转的土地用于生态林建设的达 10. 66 万亩。 2013 年, 崇明县国家生态县建设工作正式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 2016 年 1 月正式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

  “ 世界级” 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远景目标, 力争到 2040 年建成世界级生态岛, 建设中需要对标世界级水平。 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不仅是指在绿化率、 水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等单项指标方面达到世界级, 而是各方面综合起来要达到世界级标准。厚值生态优势, 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正在进行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四、 坚持机制创新, 共创生态文明

  崇明县委、 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 1+6 ”文件精神, 聚焦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 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着力激发生态岛建设的内生动力, 结合崇明发展特色, 重点推进“创城” 工作和“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一 )发挥党建示范作用, 推进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崇明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和党建工作重点,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目的, 以推进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目标。 崇明坚持领导带头示范、 开门听取意见, 注重即知即改、 立行立改, 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 43 个问题列为全区上下联动重点督办项目, 有力推动了各单位抓好整改落实。 全面推进城乡综合管理大联动, 建立县、 乡镇、 村居、 网格四级联动体系, 组建县、 乡镇两级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和乡镇城管执法中队, 加大违法建筑、 违法用地以及市容环境等整治力度, 查处卫片违法用地 2047. 56 亩, 拆除各类违法建筑 288. 7 万平方米,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得到提升。

  注重在思想引领中深化认识, 县委常委会先后 6 次召开专题学习会, 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共讲党课 389 场。 注重边查边改, 全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共查摆各类问题 7800 多个, 确定上下联动解决问题清单 6 项, 促进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 崇明全面推进以“ 生态教育” 为特色的教育综合改革。 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机制, 启动实施学区化、 集团式办学试点。 县文化馆新馆、 图书馆新馆、 崇明科技馆、 崇明美术馆全面对外开放。 完成 17 个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建立常态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公众满意度测评机制。

  (二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激发“创城” 工作彰显新活力

  崇明大力倡导“ 公正、 包容、 责任、 诚信” 的价值取向,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社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诚信意识、 生态环保意识, 丰富和发扬“ 传承垦拓精神、 崇尚绿色文明、 追求创新卓越” 的崇明精神, 着力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自 2015 年正式启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 崇明“ 全县总动员”, 以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 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行动等十二项专项行动为抓手, 积极助推创城工作落到实处。 崇明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进一步提升全县人民文明素质和三岛文明程度。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调动全县群众积极性, 共同参与到“ 创城” 中来。 作为上海最大的农业县, 崇明结合本县特色及农村特点, 想办法、 出点子, 用“ 崇明方法” 推进创城工作。 作为农业大县, 崇明农业人口较多,“入土为安” 是祖辈们的传统观念, 农村居民又都有自己的自留地, 祖辈素来葬在田间地头, 故而在崇明乡间, 乱埋乱葬并不鲜见。 但是, 乱埋乱葬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而且有悖生态岛建设理念。 为搬走乱埋乱葬这块创城路上的“绊脚石”, 崇明积极出台《 农村乱埋乱葬整治行动方案》, 明确利用三年左右时间, 完成崇明骨灰乱埋乱葬整治工作。 转眼, 生态崇明投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已一年多,“ 创城” 工作已见成效,“ 创城” 意识深入人心, 崇明在打造上海“ 生态高地” 的同时, 也将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生态建设获得感。

  (三 )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形成“ 美丽乡村” 建设新气象

  自 2014 年开始, 崇明试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围绕“ 打造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崇明” 目标, 围绕生态环境建设、 文明建设、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方面确定创建内容, 将美丽建设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始终强调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使村民形成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 变“ 要我做” 为“ 我要做”,解决“ 我想做什么” 和“ 我得做什么” 的问题, 从而达到推进社会管理全覆盖、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试点申报阶段, 引入准入竞争机制。 由县 14 个职能部门列出了 20 条准入条件, 要求申报村对照准入标准限期整改并组织准入验收, 对未达标的实施“ 一票否决”。 在创建实施阶段, 坚持软硬件建设双管齐下, 既注重硬件建设, 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体现生态环境层面的“ 形态美”, 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区域文明程度, 体现生态文明层面的“ 内在美”。

  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 人”, 在于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村民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崇明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始终把尊重群众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做到听民意、 重民需、 顺民愿, 为民建、 以民

  治、 让民享, 持续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 发挥村级组织自治作用, 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 着力打造生产发展、 生态宜居、 环境优美、 社会和谐“ 宜居、宜业、 宜游” 的美丽乡村。 截至 2016 年底, 对 131 个行政村实施村庄改造, 其中 21个被评定为县级示范村, 6 个成功创建市级示范村。

  2016 年 6 月 8 日, 经国务院批准, 撤销崇明县建制, 设立崇明区。 崇明的发展踏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这无疑为崇明的未来带来新的机遇。 面向“ 十三五”, 崇明又提出了“ 生态+ ” 的发展理念,“ 生态+ ” 发展战略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 文化、 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推进生态与产业、 科技、 民生等的融合发展, 不断充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生态+ ” 的内容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形势变化不断更新充实, 这是崇明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 生态+ ” 战略的实施, 崇明生态岛建设已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力争到 2020 年建成环境和谐优美、 资源集约利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 到 2040 年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 世界级生态岛当是自然生态健康、 人居生态和谐、 产业生态高端的自然— 经济— 社会复合岛屿生态系统。 70 万崇明干部群众正全力以赴, 为建成生态崇明、 美丽崇明、 幸福崇明昂首阔步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