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好发展这篇文章 意义重大

2017-05-1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孟群舒 王海燕

  韩正同志代表十届市委所作的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迈进,根本靠发展,关键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报告指明了上海未来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努力方向。当前,上海处在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谋划好发展这篇文章,意义重大。

  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

  记者:报告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海打算怎么做?

  沈晓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上海按照中央要求,率先作出战略决策,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子,尝到了甜头。今天上海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速,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位居全国前列的质量效益,都是创新转型的积极效应。

  世界经验表明,一个城市能不能持续繁荣,关键取决于城市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现。所以,不管过去还是今后,上海都要始终坚持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导向,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满足不断升级的需求。

  具体来说,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两端发力。一方面,要着力在“压”和“减”上做文章。2008年全国钢铁产业形势一片大好,上海果断加快钢铁产业调整,截至去年末已累计关停粗钢产能710万吨,为改革赢得了战略主动。今后上海还将进一步减少对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进一步压减“三高一低”产能。

  另一方面,要着力在“新”和“增”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壮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着力发展“四新”经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同时要大力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实施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升上海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影响力。

  把开放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记者: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上海如何以开放促发展?

  沈晓初:上海始终坚持把最大的开放优势转化为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开放优势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方面,上海注重以开放促改革,着力强化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上海善于把开放的压力转化为制度创新的动力,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比如在自贸区建设中,上海2013年推出全国首张负面清单,目前清单从190条缩减到122条,90%左右国民经济行业对外资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

  这些举措,为建立内外资一致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开辟了路径,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有一组数据,截至2016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超过1300家。下一步,我们还要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继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记者:您提到了自贸区,上海承担了很多国家战略,这对经济转型升级有帮助吗?

  沈晓初:上海承担国家战略任务,既是重要责任,也是难得机遇。上海要坚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抢抓创新发展机遇,努力为破解国家发展难题提供上海解决方案。比如,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中,上海启动建设了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类脑芯片等领域的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今后上海将继续全力以赴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创新能力,这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记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题中应有之意,上海有什么新思路?

  沈晓初: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围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上海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比如,为解决企业办证难而开展的证照分离改革实践,提高了企业办证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也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从去年的数据看,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4.7万户,比上年增长16.7%。

  正如报告中所说,改革是上海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谋划未来五年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探路。另一方面,要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和各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上海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郊区发展是更迫切的事

  记者:报告提出,要持续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郊区发展对全市而言有什么意义?

  赵卫星:打个比方,中心城区好比“前客厅”,承载着经济等核心功能。郊区好比“后花园”,侧重于绿色发展、生态等功能。

  现在上海到了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阶段,这就要处理好600平方公里和6000平方公里的协调和统筹发展。产业也好、功能也好,如果仅仅是“前客厅”做加法,“后花园”做减法,就会出现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

  所以,对郊区来说,发展是更为迫切的事。我们每年举行的第一个会议,必定是发展的会议。金山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以改革为引领,进行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和新型工业化试点,将之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如果这几个改革试点做好,那么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记者: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卫星:首先要把“底板”做好。这个“底板”就是“农村要像农村”,农村不要建得像城市,而且上海的农村要体现国际大都市的新农村概念。

  这次报告提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这就要处理好“盆景”和“森林”的关系,处理好“上层”和“基层”的关系,不要上面很热,下面很冷;村干部很热,村民们很冷。美丽乡村首先要治理脏、乱、差,做到干净、洁净,这在金山124个村都是一样的,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要求又不能完全一样。要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标准。

  “底板”做好了,就要打造“特色”,给乡村注入更多的元素。比如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中国最美故事。除了特色,乡村还要有“魅力”,金山就致力于“百里花园、百里菜园、百里果园”建设,就如报告中所说,要让农村更具乡土韵味、更多自然景致。

  记者:那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哪些抓手?

  赵卫星:报告中提出,要发展特色小镇,这本身就体现了产城融合的概念。城乡发展一体化,没有产业支撑是无法持续的。农村和城市通过产业为纽带,可以解决农村就业、品质提升等问题。在金山的特色小镇建设中,有文化、有产业,又有城市更新。比如枫泾今年实施的34个项目,涉及古镇更新、产业更新、社区更新、乡村更新,文创、科创、农创等内容都得到体现。

  城乡发展一体化除了产业纽带连接,还有城乡功能定位等方面的连接。报告提到的“三个倾斜”,就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置和社会治理,促进城市整体发展。目前上海各个区都积极在做。比如金山的2040年规划,就充分对接全市的规划。

  另外,中心城区往往有辐射带动作用,郊区可以主动承接重大战略,将市区的好经验在郊区复制、推广。以前,研发在市区、制造在郊区,现在随着交通日益便捷,完全可以改变这样的空间布局。国外就有很多对冲基金、科创项目都设在特色小镇,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作法,更好地统筹空间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