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陈毅市长主政上海的一些历史镜头

来源:党史镜报  发布时间:2023-08-28

今年8月26日是陈毅同志诞辰122周年纪念日。陈毅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任上海解放后第一任市长,是他光辉一生中的又一重要篇章。由于长期从事党史工作的关系,笔者有机会汇聚到陈毅市长主政上海的一些历史镜头。尽管这些并不代表陈毅市长的工作全部,但足以为上海人民树立了共产党执政后第一位市长的崇高形象,凸显了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格魅力,令上海人民永远赞颂和深切缅怀。

取信于民的一份特殊“见面礼”

上海获得新生之后,法国一家报纸的记者曾向陈毅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你一生中,什么时刻最使你激动?”陈毅回答说:“最激动的时刻,那就是进上海。”陈毅受任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即将从百战沙场走向“十里洋场”。他认为:进上海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历史转折的一个标志,人民胜利了,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力量和希望,这在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的事情。然而,进上海并非是件易事,毛泽东主席把进上海的难度称为“中国革命过一大难关”。这个“难”就难在根据中央的要求,不仅要在激烈的战火中完整地保存上海,而且还要实现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向全国执政的转变,取得上海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11.jpg

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

受任市长后,陈毅对旧上海的历届市长都有过研究。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从当年7月7日成立上海特别市开始,先后有黄郛、张定璠、张群、吴铁城、俞鸿钧、钱大钧、吴国桢等近10人走马灯似地上台下台当过市长。这一过程中,上海人民备受列强欺凌,目睹国民党政治腐败,遭受水深火热之苦。陈毅思忖着:共产党、人民解放军要一改历史上的旧政党、旧军队的面貌,以崭新的风姿走进大上海。为此,他十分重视在丹阳抓好进城之前的政策、纪律的集训。

1949年5月10日,陈毅在丹阳向接管干部作了关于入城纪律的重要讲话,强调入城纪律是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他说:“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开始,是和市民的见面礼。纪律搞得好,政策就可以搞得好,搞不好就会影响政策的推行。”陈毅强调这一点,正是源于对毛泽东“我们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大难关’”的清醒认识,并深刻吸取了在解放江南一些城市时的经验教训。南京解放后,一位排长闯进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家里,引起美方抗议;驻南京某军未经请示擅自命令南京市各澡堂、理发店、电影院免费招待解放军5天;常州解放时,有人“开仓济贫”,造成坏人乘机抢劫、不良分子浑水摸鱼;无锡解放后,有人盲目给工人增加工资、吓得资本家逃跑。即使是在丹阳,少数战士也有不同程度的类似情况。针对犯纪的苗头,陈毅严肃地指出:“我们野战军的‘野’,在城市不能‘野’的。”“上海是帝国主义的吞吐港,有青红帮、反动势力等,很复杂,诸如此类,我们都不大懂。”“在上海搞一件坏事,全世界都知道。”

22.jpg

1949年5月10日陈毅丹阳讲话记录稿

为了能给上海人民一份特殊的“见面礼”,人民解放军进城时制定了《入城守则》,其中有一条规定:上海解放时,进城部队一律“不入民宅”。这条入城守则就是陈毅提出来的。开始有些干部、战士对此不理解,有想法。陈毅听了汇报,毫不犹豫地说:不行!这一条一定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入民宅,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这一意见得到当时邓小平等领导的一致肯定。后来报告到党中央,毛泽东在电文中予以高度赞扬,连批了四个“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用良好的纪律与严厉的守则作为入城“见面礼”,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向上海人民最好的政治亮相。陈毅说:“我们要把自己的行动与帝国主义、国民党、汪伪比较一下,谁是为人民的?”这在人民解放军和接管干部中产生巨大的反响。全体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还在丹阳进行了入城的演习,大家严格遵守《入城守则》,形成入城的优良军政风纪。

33.jpg

进入上海的人民解放军

1949年5月下旬,在解放上海的过程中,解放军进入市区作战,宁愿牺牲自己,也不用重武器攻击;部队在市区不惊扰市民,不入民宅,露宿街头,骡马辎重和伙房不进市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种秋毫无犯和热爱人民的良好品质,给上海市民以极大的震撼和教育。有位民族工商业者刚听到这些消息时还不大相信,专门坐上自己的汽车到马路上观看,在真情实景面前,他终于叹服了。中山医院院长沈克非见到这种情景后向他的老同事黄家驷说:“国民党回不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露宿街头的照片,很快出现在香港、北美和西欧各国的报刊上。睏马路,在世界各大都市司空见惯,不过躺着的总是乞丐、流浪汉和穷人,而攻占了大城市的胜利之师睏马路,却是旷古未有的!连当时销路最广的美国《生活》杂志也不得不承认:“各项消息指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事实,即是国民党的时代已经结束。”陈毅对此颇有感慨,10年之后他作诗写道:“解放宁沪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至今犹忆入城日,夹道献花万巷空。”500万上海市民,就是从这里开始认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建立起对党和人民军队的信任。

500万市民在他心中的分量

“罪恶的渊薮”“冒险家的乐园”“一只黑色的大染缸”,这是形容旧上海黑暗最典型的三个名词。上海解放后,陈毅明确指出:“上海这个大城市,一定能根据人民的意志和需要,而完全能改造过来,是毫无疑问的。”

44.jpg

陈毅市长为庆祝上海解放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建台一周年暨华东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纪念会题词

解放后的上海百废待兴。作为市长,陈毅日理万机,许多重大政务需要他去处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却始终记挂着那些贫困的劳苦大众。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长期压迫剥削下,大批工人失业,广大市民生活十分贫困。当时,陈毅专门要了一份有关解放前几年全市传染病患者的死亡数和冻死、饿死在街头被收殓的尸体统计数。解放前,上海街头被收殓的尸体数可谓年年暴涨:1946年是19019具;1947年是25400具;1948年是39359具;1949年头4个月就达43140具。陈毅看着这份统计数据感慨万千。他说,上海解放了,街头横尸的事,再也不允许发生了。他痛下决心,要改变这个畸形的上海。

他身体力行,亲自深入到上海穷苦劳动人民最典型的居住区“药水弄”实地考察。“药水弄”,早先外国人在这里建了一个硫酸厂,因废水横流,气味熏人,由此得名。在“药水弄”,陈毅见到的是四周高矮群立的烟囱在喷灰吐雾,浓烈的化学品气味呛鼻;猪棚似的“滚地龙”一个紧挨着一个,一片破烂;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雨天一汪水,晴天尽是灰,没有路灯、下水道、垃圾箱;全弄住有一万多人,仅有两只公共自来水龙头。他翻开了上海地图,上面标满了表示棚户区的黑色圆点,密密麻麻,布满了旧租界的四周。陈毅指着一大片黑圆点说:“像‘药水弄’这样的棚户区,全市大大小小共有322处,再加上几万户零星棚户,居民有近百万,居住在这样的地狱之中!”他愤然地拍了拍地图,心情沉重地讲了一句话:“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可上海的工人就是在这样的‘摇篮’里长大的嗬!”

55.jpg

肇嘉浜改造工程场景

当时,全国还没有解放,美蒋又采取空中轰炸、海上封锁,企图从经济上窒息上海。面对这种困难的情况,陈毅市长毅然下决心,对负责市政工作的赵祖康说:你看是不是先解决棚户区的吃水、用电、马路和厕所问题,以后,再逐步改造。你不是有个城市建设规划吗?我的想法,要下决心建设大批的工人新村,把棚户区从上海消灭掉!陈毅的这番话,让赵祖康这位曾经的国民党留守代理市长听得情绪亢奋,从心底里由衷地佩服共产党,佩服陈毅这位共产党的市长。从这时开始,改造上海城市的工作正式启动。不久,在大力改造棚户区环境的同时,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建成。接着,又在全市几个工厂比较集中的区建造2万户工人住宅。与此同时,大赌窟“跑马厅”“跑狗场”,被改造成为“人民广场”“文化广场”;有上海“龙须沟”之称的肇家浜,被改造成为一条绿树成荫马路宽敞的大道。

解放初期的上海,天灾人祸频现。陈毅心里牢牢记挂着上海500万市民安危,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1949年7月24日深夜,上海突然遭到十二级台风袭击,狂风怒吼,暴雨倾注,海堤决口,电线杆被刮倒,市区一片漆黑,到处成水乡泽国,大批民房倒塌,工厂机器被水淹没。这时郊区大批灾民涌入市区。陈毅拄着一根棍子,涉水赶到军管会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会议决定在大世界设立难民收容所,并通令全市学校、影剧院和会馆等公共场所安置灾民,给予衣食和医疗,全力以赴做好救济工作。接着,陈毅两次亲赴浦东海塘视察,指挥堵截决口。有些旧政府留下来的工作人员目睹后说:“国民党官僚架子大,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现在共产党干部不但平等待人,还和我们一起泡在水中抢救财产,这是一生难忘的事。”

1950年2月6日,国民党20余架美制B—25飞机轮番轰炸上海的发电厂、水厂和重要工业区。大片民房及工厂被毁,1000多名无辜市民伤亡,受灾市民达5万多人;全市发电厂、水厂遭到严重破坏,一度造成全市停电、停水,夜晚到处漆黑一片,交通阻塞,工厂停工。一些不法分子趁火打劫,一时人心惶惶。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二六”大轰炸事件。当天,陈毅正在参加上海工人首次代表大会,他当即建议休会,立即组织紧急抢救抢修。第二天,陈毅不顾敌机仍在轰炸的危险,会同有关方面负责人,前往被炸得最厉害的杨树浦发电厂视察。他紧紧握住工人的手,向大家慰问,特别嘱咐厂干部要照顾好被炸身亡工友的家属。他亲自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商讨如何尽快恢复发电,还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争取48小时恢复部分发电行不行?”工人们十分理解陈毅这时的心情,坚定地回答:“行!”结果工人们不顾敌机的随时轰炸,冒着生命危险,仅用了42个小时就修复发电。陈毅闻讯后连声称赞:“工人阶级有力量!”

66.jpg

“二六”轰炸后陈毅(右)视察杨树浦发电厂

上海解放初期,在陈毅同志的领导下,各级干部贯彻党中央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和社会各个阶层,在接管上海、改造上海、建设上海的过程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上海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主人;经济上,在取得金融之战、物价之战胜利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四面八方”政策,经济迅速得到恢复;社会面貌彻底改变,妓院、赌场、大烟馆等一切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都被荡涤干净。“化腐朽为神奇”,不仅是上海人亲眼所见,全世界的有识之士也都注意到了。波兰一家报纸说:解放了的上海,再也不是“世界的污水沟”了。印度《实业报》主编拉吉积绍·辛格来上海参观后,回去写了一篇《上海的奇迹》专稿,其中写道:“新的人民政府管理下的上海,是东方的骄傲。”这一切变化,无疑凝聚着陈毅的心血。然而他却说:“还差得远啰!要告诉我们的同志,还要准备克服更多、更大、更严重的困难!”

高尚品格“诗”中见

众所周知,陈毅同志还是一位有名的诗人。诗以言志。一首《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是陈毅自然吐露出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的内心独白。

77.jpg

1949年7月6日,上海军民为纪念七七和庆祝解放举行大游行,图为陈毅在检阅台上

陈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体现在廉洁奉公上。虽身居高位,不谋私利,严于律己,作出表率。他写过一首《七古·手莫伸》的自勉诗,开篇明义:“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在领导上海接管过程中,他严格要求接管干部做到廉洁自律。他说:“这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象征着新中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彻头彻尾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告诫接管干部:“有外快的就是贪污,贪污就要惩办,这是大的政治原则。”他还说:“我们要在工作人员的品质和工作态度上,选一个高的标准,来考查我们上海市府全体工作人员,从我起,来称一称。”经受过国民党迫害和欺凌的上海市民,亲眼目睹了上海接管的情景,共产党接管与国民党抗战胜利后接收形成鲜明对照。国民党接收大员乘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五子登科”(金子、房子、车子、票子、女子)。当时有一首打油诗:“万千钞票绿花花,不发洋财是傻瓜,赶到洋场捞一把,国家民族管他妈。”而共产党把用战争夺回的人民财产,原封不动地交还人民,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上海各界人民的赞誉和信任。

陈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展示在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上。他在诗中道:“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以陈毅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能够赢得那么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的友谊、依赖和尊敬,确有其深刻原因。用上海《新民晚报》老主编赵超构的话说,就是两个字:“平等——他与大家完全平等。”有一件令这位老报人难以忘怀的事。上海解放不久,晚报记者发表了一篇特写,标题是“南京路是上海的精华”。几天后,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对这个提法发表了一些看法。信上说:“旧上海是奢侈消费的城市,南京路糟粕很多,今天再称为上海的精华,我认为不合适。希望贵报以后能多向我们介绍上海工业生产、工人劳动等方面的情况……”末尾署名是“一个读者”。赵从信笺和信封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字样以及一手毛笔字上获得了“重大发现”,这是陈毅市长写的一封“人民来信”。由此引发了他不少的感叹:“在国民党时代,我也办过多年报纸,若是市长大人对哪一条消息看不顺眼,立刻一个电话,训斥一顿算是轻的,重则撤职查办,甚至封你的报馆,哪有申辩的余地?而陈市长呢,宁愿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和我们平等地商量,他不拿牌子压人。大家就服他这一点!”

88.jpg

1951年更秋之际,华东局党校开学,李培南、温仰春等陪陈毅同志在灵岩山留影

陈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反映在襟怀坦白,不居功自傲,甚至勇于向干部群众公开剖析自己的错误上。还是在《手莫伸》一诗中,他这样写道:“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正是陈毅有这种胸襟和作为,才能有勇气经常反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常常用自己在参加革命初期,因缺乏经验而走过的一段弯路来教育干部。当时,有一些同志对陈毅严于解剖自己的作风不太理解,有位领导同志还在他面前直言:“陈总,你为什么总是讲自己的错误?”陈毅理直气壮地回答:“把错误向群众公开!”那位同志担心地问道:“这样好吗?”陈毅回答:“有什么不好,我看很好嘛,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取得同志的帮助和谅解,二是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陈毅豪放坦荡,敢讲真话,深受周围同志们的爱戴。有的同志也为他“直爽”的脾气担心,婉转地提醒陈毅“慎言”。陈毅光明磊落地说:“人有手是干活的,人有嘴是说话的,如果怕说错,就不说心里话,把它憋在心里,那是多么难受啊!我们的党规是实事求是的,干错了就重干,说错了就重说嘛!”陈毅襟怀坦白,想的和做的表里一致,就像一面堂堂正正的镜子,照见别人,也照到自己。陈毅对同志的襟怀坦白,真诚相待,不仅表现在敢于对犯错误的同志严肃批评,还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1950年初,有位干部犯了错误,消息传出后,新闻单位要把这个干部的错误在报上公开披露。陈毅得知后,马上打电话给报社,阻止公布。他说:“这个人的确是犯了错误,撤他职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在报上公布材料。”为什么?陈毅在市委一次会上讲了这件事:“如果把材料公布出去,人家在政治上就完了,我们办事要留有余地,要给人家一条改正的路呀!”他还说:“把错误向群众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自我批评、自我革命,而不是用来搞残酷斗争。”

99.jpg

1950年底陈毅与家人在上海

陈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尤其表现在对待自己的亲属和子女问题上。他经常对市委的干部说:“干部亲属的言行,在群众中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陈毅非常注意对亲友们的教育,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的岳父从武汉到上海来作客,住了几天,陈毅就对夫人张茜说:“我们现在还实行供给制,吃的用的国家都有规定,你父亲住久了,要影响国家收入,还是让他回去吧!”他岳父起初想不通。女婿做了市长,住一段时间,吃几顿饭都不行么?陈毅和张茜就给他解释:共产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国民党的官老爷不同,越是地位高,越要带头。由于陈毅带了这个好头,其他领导同志也纷纷劝说自己的亲友及早返回故乡。陈毅对领导干部们说:“上海的干部成千上万,每个干部的亲戚都来上海探望,而且长住下来,国家的负担该多重?”陈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用崇高的境界写就的“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人人能如此,世界即自由”的壮丽诗篇。

陈毅对子女的要求更加严格。他曾对刘晓同志说:“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搞特殊化,要从子女的教育抓起。”当时,市委的干部子女集中在新华小学读书,陈毅觉得这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就带头把小孩转到能够接触群众的世界小学读书。陈毅说:“这样可以使小孩从小就养成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群众监督我们。”陈毅非常关心子女学习上的进步和政治上的成长。他在致子女的诗中深情地写道:“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不忘初心”的重要性,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陈毅同志在上海任市长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不忘初心”高度契合,且历久弥新,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传承学习,从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张文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张鼎对本文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