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 正文

林强:钻交所为何要走中外合资之路

2020-05-12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20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日。

  三十而立,浦东告诉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书写一座城市新的传奇。中国奇迹的密码,是浦东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是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奉献。

  三十而立,浦东的崛起,不仅是崭新城市天际线的立起,更是中国昂首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步伐。

  上海的浦东,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推出“人海潮·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口述”系列专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四个开发区为切入点,采访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讲述那段浪奔浪流的进取故事,致敬那段激情似火的创业史,更为今天的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一个大历史视角。

  

  澎湃新闻王亦赟制图

  口述:林强

  采访:谢黎萍、郭继、马婉

  整理:郭继

  时间:2019年12月20日

  上海钻石交易所作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要素市场体系中的佼佼者,可以说从酝酿到筹备再到建成和发展壮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从零起步到逐步建成的建设过程。我作为较早参加到上海钻交所筹备工作中的人员之一,倍感自豪和荣幸。

  从参与筹建工作说起

  我是1997年作为外经贸部派出人员参加到上海钻石交易所筹备工作中。实际上,这之前上海方面已经就上海钻石交易所项目进行了长达6年的酝酿了。1991年,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带队到欧洲出访,考察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交易所后,就提出上海也应该建设钻石交易所的设想。

  经过长期反复的论证调研,1997年8月,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致信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汇报了上海酝酿筹建上海钻石交易所的情况。

  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机缘巧合地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的。我那时是外经贸部直属的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下称“中国工艺”)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在往来与部里沟通工作时,了解到国务院秘书二局将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报朱镕基同志关于成立上海钻石交易中心一事,批给李岚清副总理会何椿霖同志协调。李岚清同志当时分管外经贸部。我们中国工艺是承担钻石等商品进出口许可证发放职责的外经贸部直属企业。从操作层面上,上海方面具体操作落实这件事的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简称“陆开发”),因此,外经贸部安排我们中国工艺参加到这个项目中,与陆开发直接对接。

  起初,中央有关部门对建立钻石交易所提出了否定意见。对此,李岚清同志批示由外经贸部牵头,在1997年11月底组织国办秘书二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和中国工艺有关同志,赴比利时、以色列、英国等地考察,了解国外钻石业发展情况、钻石交易所的运作方式和管理规则。

  通过考察,我们首先对钻石这个商品的定位和对这种商品本身的看法有了统一认识。在很多人眼里,钻石天生就是奢侈品,为什么要给它开那么多优惠政策的口子?通过国外考察,大家认识到钻石不是生来就是奢侈品,它只是制造首饰的一个重要的原材料。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百姓手里可支配可消费的收入越来越多,势必会对这些能美化生活的饰品产生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建立钻石交易所,是为了杜绝钻石大量走私状况、规范钻石市场交易。

  其次,关于税收政策的开放程度的认识问题。国际上,对钻石交易的税收政策,一般是实行保税政策,开放度很大。但在考察前,一些部门对这些不理解。钻石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其名声也不太好。有部电影《血钻》,讲述的就是钻石美丽背后的冲突、斗争、流血。所以为什么要给钻石交易这么大的税收开放度,也需要统一思想认识。

  第三个认识上的突破,就是关于我们钻交所的管理体制问题。考察前,大家对于钻交所是办成事业性质的还是企业性质的单位,存在不同的看法。考察回来后,通过外经贸部外资司专家组的论证,达成一致,为钻交所管理体制给予明确,那就是一个中外合资的企业。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前瞻性的突破。说实在的,由这么多政府部门共同张罗创办钻交所,结果性质是一个企业,有些人不理解是情有可原的。

  多年的实践也证明,钻交所这个平台采取中外合资企业体制,不仅没有阻碍它的发展,反之,对钻交所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考察回来之后,1998年3月,外经贸部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签发上报了《关于上海钻石交易中心项目国外考察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对建立上海钻石交易中心的设想给予肯定,在具体政策方面提出初步建议。一是将钻石加工列为鼓励类项目;二是参照国际惯例,对钻石进口关税实行零税率,将增值税征收环节后移至成品钻销售环节;三是交易所为发起式的中外合资股份公司,中国工艺、上海浦东陆家嘴开发公司为主要发起人,地点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四是交易所实行会员制;五是允许会员之间的贸易一律以美元结算;六是在组建的处级阶段,暂由上海市组织本市的外经贸委、外资、海关、税务等部门共同组成上海钻石办公室,行使有关政府管理职能。

  1998年4月,外经贸部积极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多次协商,提出筹建方案并获国务院原则同意。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入从制定具体方案到按方案实施开业的阶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筹备到挂牌营业的日日夜夜

  1999年2月,由浦东新区管委会牵头,外经贸部、国税总局、上海市外资委、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市国税局、浦东海关、浦东新区经贸局、陆家嘴公司派员参加,再次赴以色列、比利时、美国、印度进行专题考察,重点就税收政策及钻石交易所管理、运行方式作了深入考察。

  这次考察结束后,上海加快了筹备工作的推进速度,在1999年6月决定成立上海钻石交易所筹建工作小组。我被吸收为上海钻石交易所(筹)工作小组成员,从此,我的职业生涯也随着钻石交易的实质性筹建发生了改变,以至于至今都没离开过这个行当。

  因为我是中国工艺的员工,和外经贸部里的同志比较熟悉;曾长期在上海生活学习,比较了解上海文化,无论是在北京沟通、还是跟上海地方沟通都会更畅通些。所以,我参加到钻交所筹建小组后,很大的一块儿工作就是作京沪两地的信息沟通。

  到现在为止,钻交所的重大问题还是由外经贸部负责协调,这也是吴仪副总理2006年作出的批示。我们钻交所这么多年还是跟商务部(原外经贸部)保持着正常的汇报程序。商务部领导也多次明确这是一个部市合作的项目。有一些重大事项,商务部领导还多次直接布置。

  从2月组团出访考察到1999年12月,经过中央地方之间、中央有关部门之间不断的协调沟通达成共识。2000年3月10日,外经贸部正式下发《关于筹建中外合资上海钻石交易所的通知》,明确上海钻石交易所的性质、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会员及其资格认定,政府管理机构及职能,配套服务机构,有关政策等。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入到紧锣密鼓的筹备开业阶段。

  经外经贸部授权,上海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钻石交易所联合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在钻交所从筹备到成立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钻交所成立,要与商务、海关、检验检疫等五六个政府部门打交道,完全由钻交所直接面对是不现实的,需要找哪个部门帮助协调解决问题,钻石办就可以帮忙请来。

  我们中国工艺主要参与的工作是与艾森贝克集团进行合资谈判。谈判的过程是艰辛的,主要原因是中外双方在合资资金及资金分配上产生分歧。后来外经贸部给出明确指导意见:一是注册资本不能太少,要体现出与上海钻石交易所今后的地位和作用的匹配性;二是在有些根本性政策上不能有退让,必要时可找第二家外方谈;三是外方股权可研究,但原则上中方要控股。我们及时与艾森贝克集团进行了沟通,屡次催促却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后经外经贸部领导同意,由我们中国工艺出面,与香港百利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利兴钻石有限公司磋商,他们同意作为外方投资参与筹建成立“中外合资上海钻石交易所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27日,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大会在金茂大厦召开。本文图片均由钻交所提供

  2000年10月27日,上海钻石交易所建成典礼和上海钻石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如期召开。开业当天,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为上海钻石交易所揭牌,市长徐匡迪为交易所开业敲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两次税改后走向行业前列

  开业锣声是敲响了,但是上海钻交所能否运行好,还是未知数。我被推荐出任上海钻石交易总经理,压力真的很大。钻交所对我们中国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国范围内,有大把类似交易平台开业没多久就开不下去的先例。

  况且,我们最初的那些投资总有用光的一天。我们的办公场地是在金茂大厦租的,虽然非常优惠,但还是要钱的。还有装修也是要用钱的。最初的十几个管理层员工要支付工资。开业一年多,我就是不停地签字往外付钱,没看到有一笔钱进来。

  我们发展的最大困难还是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对此,我们主动加强与中央部委的沟通。

  

  在金茂大厦时的交易大厅。

  经过多方努力,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向上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钻石进出口管理和税收政策调整问题的复函》,同意将全国一般贸易下钻石进出口集中到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办理手续;同意对钻石免征进口关税,钻石消费税由原来的10%减到5%;同意将钻石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后移到零售环节;同意将钻石加工环节的出口退税率由13%改为零。海关总署明确,自2002年6月1日起,全国一般贸易下钻石的进出口和加工贸易项下钻石因故内销的,统一集中在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其他海关均不得进出口这两类钻石。这标志着上海钻石交易所开始进入到实质性的运作阶段。

  钻石一般贸易进出口的金额明显增加,据统计,2002年1月至7月,通过我们钻交所进出口的钻石为3786.36万美元,是往年钻石进出口额的3.6倍。钻交所会员也不断增加,到2002 年8月达到79家,其中中资会员25家,外资会员54家,占68.4%。

  2004年4月,上海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要求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的请示,即将成品钻的增值税调整为4%,剩余13%即征即退,毛坯的增值税调整为即征即退。说白了,2002年调整后的17%的增值税和非正常渠道6%-7%成本之间还是有空间的,一些从事钻石交易的人很容易再通过其他不规范的行为来稀释过高的成本,这不利于我国钻石行业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006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钻石及上海钻石交易所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从2006年7月1日起对上海钻交所进口的成品钻石实施进口环节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对钻交所的外汇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

  不论是2002年税收政策的突破,还是2006年税收政策的突破,里面涉及很多创新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我们这个税收在17%的增值税的情况下,是“征4退13”,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全国唯一的。这些优惠政策,或者特殊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避免了被挪用或恶意利用的风险。

  

  2009年建成启用的中国钻石交易中心大厦。

  2006年税改后,政策驱动效应十分明显。到2007年之后,我们的会员一下子发展到300个以上,到现在为止将近400个。其中外资会员的比例变化不大,开业时是70%,现在是60%多,说明整个国际钻石行业是看好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的。

  2009年10月,业务量越来越大的上海钻石交易所搬迁到中国钻石交易中心大厦,标志着上海钻石交易所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在钻石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下,钻石交易市场日益规范、优化,一些自主品牌营运而生,还有相当数量的珠宝类公司发展壮大,纷纷上市。我也在2018年很荣幸地当选为世界钻交所联盟的唯一副主席。这说明中国在国际钻石行业已经从学习消化国际规则到掌握国际规则,进而发展到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阶段了。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章刊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