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 正文

沈伟国:如何用产业链和创新链链接未来

2020-05-15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郭继 孙宝席 刘捷

  【编者按】

  2020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日。

  三十而立,浦东告诉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书写一座城市新的传奇。中国奇迹的密码,是浦东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是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奉献。

  三十而立,浦东的崛起,不仅是崭新城市天际线的立起,更是中国昂首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步伐。

  上海的浦东,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推出“人海潮·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口述”系列专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四个开发区为切入点,采访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讲述那段浪奔浪流的进取故事,致敬那段激情似火的创业史,更为今天的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一个大历史视角。

  口述:沈伟国

  采访:郭继、孙宝席、刘捷

  整理:刘捷

  时间:2019年12月16日

  我是1992年从市科技党委到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工作的,之前是市科技党委团委书记。到浦东张江,是我自己的选择,因为在科技系统工作了9年,对我来说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科技成果一定要产业化。

  我此前打交道的都是国家和上海的研究院所,看到他们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文章发表,但我国的产业水平反而与世界先进水平越拉越远。正巧那时浦东开发开放如火如荼,我感到,张江应该是一个把产业和科技很好结合的地方,于是,我就选择了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我的张江工作生涯从1992年5月张江高科技园区筹备开始,到2004年12月离开张江,整整12年。

  规划为张江确定科技创新方向

  我在张江的第一年,开始被分到招商部,主要工作就是招项目。那时园区的土地还没平整好,我依然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陪来谈项目的客户到张江去看现场,那里就是一块农田,沟河交叉,泥地上还种着农作物。比如最早谈的两个项目,一个是“908”项目——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厂,最后到无锡去了;一个是国家软件产业园项目。两个都是张江立项启动的项目,但大家对到底怎么搞高科技园区还是没有一个基本概念。

  1993年,市里安排吴承璘同志担任张江开发公司的总经理。吴总来了以后,抓了几件事情,带领张江突破发展困境走上正轨。第一件事,就是抓4.2平方公里土地的“七通一平”。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毛德明副总经理很辛苦,整天盯在工地上。第二件事,就是把我们开发公司的办公室从童涵春药厂搬到张江现场。第三件事,就是开始做规划。请了一家台湾咨询公司帮我们做了个课题,就是“张江到底怎么发展?”还专门成立一个新的部门——战略发展部。因为当时在园区工作人员中,我还算高学历,并且有科技工作的背景,吴总就把这个任务让我负责,我就从招商部到了战略发展部。

  在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多次研讨和实地考察,请了很多外部专家给我们出主意,内部员工也参与了脑力激荡讨论。前后一年多的时间,园区上上下下对“张江向何处去”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这一次规划的核心结果是,确立了我们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定义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园区”,要集中发展信息技术(包括软件、集成电路、通讯等)、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科技产业。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开始探索创办孵化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

  公司成立了一个顾问团为张江的发展建言献策,战略发展部负责顾问团的日常联系。顾问团包括清华校长、人大校长、协和医学院院长、副院长,交大校长、复旦校长,生物医药、计算机信息最早期的院士,还有海外顶级专家学者,等等,半年开一次会。他们都是张江重点发展领域的顶级专家,不仅为张江发展提出具体项目建议,还在张江的发展设计上贡献了很多真知灼见。

  “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创新创业培育机制

  1994年6月,我们开始筹建张江创业中心。根据规划,张江园区不仅要引进国内外现有的高科技企业,还要在张江建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像美国硅谷和台湾新竹一样,在张江园区培育创新创业企业。我们希望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创业者、创业团队来张江孵化器创办企业。张江创业中心也就是张江园区的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选址在郭守敬路351号2号楼6楼,面积是2000平方米。我们把一层楼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空间,提供给创业小企业使用,同步成立了张江创业中心,负责创业中心的经营和服务。

  1995年1月12日,张江创业中心开张,公司任命我做创业中心的第一任负责人。我们对如何办好这个中心其实心里是没底的。不过,吴总非常有远见,在中心缺人手的时候,决定派我到美国去学习半年。

  我1995年1月14日到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Austin)。奥斯汀是德州的首府,是一个大学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商学院在奥斯汀有一个研究所叫IC2(即创新创造与资产研究院Institute of Innovation, Creative and Capital),是专门研究创新创业、孵化培育的,创始人叫考茨麦斯基。当时有个说法,硅谷叫Silicon Valley,奥斯汀就叫Silicon Hills,戴尔是在那里诞生的,IBM、摩托罗拉等大企业在那里也有研发、分支机构。我在那里待了半年,了解了孵化器运作全过程。我先在德克萨斯大学商学院旁听关于中小企业创业和运营的课程,以了解美国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思想;在研究所学习IC2创新创业的研究成果,同时去奥斯汀孵化器(ATI)观摩实践运作,看到有的小企业真的就是两三张纸、一个想法,就在奥斯汀孵化器(ATI)里面开始创业。

  在美国期间,我还去了斯坦福、伯克利、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找相关的教授交流,去纽约、华盛顿、加州拜访那里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一圈下来,我对创新创业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个非常体系化的、具象化的、操作性的理解。

  从美国学习考察回来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做实创业中心的工作中,招了很多企业进来进行培育。那时张江条件真的很差:交通不方便,从公共汽车站走到我们孵化器要半个小时;我们还能在房子围墙边的水沟里钓上一大脸盆龙虾。遇到暴雨季节,雨就从窗子、楼顶上哗哗地流下来,办公室里都“水漫金山”。当时有几家企业坚持不住,跟我说,沈经理,我是很喜欢张江的理念,但我们实在熬不住了。

  我们的坚持,还是培育出很多好的企业。比如常兆华的微创,就是在孵化器培育出来的。微创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医疗器械公司了,当年起步时常兆华博士带领几个人,一份创业计划,在一间90平方米的房子开始的。还有王海波的复旦张江,也是从我们这里出来的,现在也是香港创业板表现亮丽的企业。王海波来的时候就拿了两三张纸,带了七八个人,我们投资了50万元现金,还将房租作价投资给他。还有武平的展讯通信,他来张江的时候,我开车陪他在张江转。他说要办一个设计公司,做手机芯片。我们非常高兴,就说你如果落地张江要什么条件,我们都帮你创造;你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帮你协调。展讯就这样在张江慢慢发展起来的。

1996年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本文图片均由张江集团提供

  办了创业中心之后,张江开发公司和新区经贸局合资成立了浦东创业投资公司,是当年张江园区唯一一家专业风险投资公司,1996年筹建,1997年开始投资。我们在孵化器之外又组了一个创业投资团队,我主要负责具体运作。刚开始钱不多,第一期只有1000万元,去看了很多公司,经常连轴转、谈通宵。回过头看,收益也是很好的。比如,当年投了奥普,是做检测试剂和临床检测仪器的。当年投了150万元,现在值几个亿了。

  创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园区

  在张江建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张江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可以说,建立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为了引进麒麟鲲鹏项目的副产品,但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引进这个项目本身,是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链在张江蓬勃发展的良好起点。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生产促血、促生长因子的生物医药公司,1997年准备在中国造地设厂。生物医药是张江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我们非常希望将其引到张江来。为此,我陪钱仁杰总经理去找了科技部当时的主管领导恵永正和社发司的领导,向他们介绍张江园区发展规划,请求他们支持。恵部长从国家发展生物医药的战略出发,建议在张江建立国家生物医药(上海)产业园区。这一建议得到了浦东新区、上海市领导的支持,我们张江创业中心的同事,积极投入到产业园区的筹备工作中,这是一个国家级专业产业园区,建立了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中科院、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市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按照钱总的说法,这个国家生物医药(上海)产业园区的概念,是一张空白的旅行支票,发展空间无限,我们有多大的计划和能力,园区的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就可以做多大。

张江“药谷”外景

  如今,生物医药的产业链、创新链已经成为张江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聚焦张江”后的新发展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概念。紧接着,上海也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在这个会上市委、市政府做出“聚焦张江”决策,提出要把张江打造成“科教兴市”的一个高地。从那时候起,很多项目、资源开始向张江聚集。当时我任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项目招商和产业推进,参与了不少项目,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和华虹宏力在张江的落地。

  华虹宏力落户张江,是市里支持的结果。市委书记黄菊到张江视察,曾说过一句话:你们现在给我看住张江这块地啊!你们不要以为现在张江的项目不多,招商的时候就不讲质量。你们给我守住,我心里是要它派大用场的。所以,他是很重视张江这个开发区的。为了支持张江,市里把华虹宏力放在张江。

  中芯国际能够落户张江,完全是努力争取的结果。当时中芯国际还在到处选址,张江只是备选之一。但这个项目投资非常大,100亿元,我们以前做的项目都是几千万、几个亿,100亿的大项目如能落地能很好地提升张江产业能级。当时公司领导决心很大,浦东新区的领导也很支持,我是分管招商部的,为了能够让项目落地,我们通宵达旦做准备,应对张汝京的各种需求,最终,我们的诚挚和高效打动了张汝京,中芯国际最后决定落户张江。

  中芯国际进入张江园区后,示范效应很快显现出来,带进了一批设备公司、设计公司。芯成半导体有限公司(ISSI)里的一位华人高管浦汉沪曾向我介绍集成电路产业特性。他说,集成电路产业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有两类产业模式的企业,一类像英特尔这样的IDM企业,从设计、制造、销售都自己做;另一类,就是我们引入的中芯国际所代表的“代工模式”,只做设计不造厂,因为造厂太贵了。他说,张江现在有了制造代工厂,还可以建立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代工工厂、设计公司、设备公司、配套服务公司、耗材公司等。听了他介绍的产业链、生态链这些概念,我茅塞顿开。

  2001年初,我在公司年度务虚会上提出要在张江建立一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和生态链的工作目标。达成共识后,我们按照这个设想开始主动招商。我们把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设计公司列一张名单出来,然后主动上门。我们到美国硅谷,到Xilinx、Altera、Nvidia、Marvell、AMD等世界上最好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向他们介绍我们在张江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园区,集成电路是我们重要的发展领域,邀请你们到张江去发展。刚去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来中国发展的计划,但现在这些公司在张江都有分支,他们培养了很多中国工程师,很多创业公司就是从这些分支里面出来的。

  2002年起,我们又开始着重打造张江的创新研发生态。当时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引进国内外最好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到张江。可以说,当别人在造厂的时候,我们张江在建产业链;当别人开始找大项目的时候,我们张江开始引进建设大学、研究所、企业研发中心,我们一直走在了全国前列。

  现在张江有一批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这当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通用电气公司的研发中心。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市政府副秘书长朱晓明主持召开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研发中心落户会议,我参加了。会后,我跟通用电气中国总经理交流,向他介绍张江科技工业园区(science-based industry park)的理念。第二天他就到张江看环境了。通用电气说要一块很大的地,建设GE(中国)研发和运营中心,包括GE中央研究院中国分部和各事业部的专业研发部门,当时设想的那块地还在动迁,我和同事带GE中国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去看地块。我们用手指着不远处的农田说,以后你们的研发中心就建在那里。他们也真的信了,我们谈得很快,一个星期就落定了。

2003年10月,美国GE公司全球研发中心落户张江。

  通用电气研发中心的落地张江后,跨国公司来中国设立研究中心,一定要到张江来看一看,否则,回去交不了差。所以,后来像杜邦、罗门哈斯、韩国SK、霍尼韦尔等,世界上最好公司的研发中心都到张江落户了。这些研发群体来了以后,把最好的产业研发水平带进来,然后还会带进创业公司。这样,张江上有最高大上的公司,下有不断创新创业的初创公司,创业的创新链慢慢形成。

  后来我们还建成了同步辐射光源。这个项目是复旦校长杨福家指点给我们的,他曾经担任张江园区发展的顾问团成员,他告诉我们有一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准备建造,杨校长建议张江去积极争取。当时我们张江都没人知道同步辐射光源是什么。我正好了解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在合肥的中科大,我们就去合肥看了看。根据张江顾问成员的建议,我们还去美国芝加哥 Argonne国家实验室看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源。发现这个科学装置的用户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有大学、科学院、企业、军队,于是,我们就很起劲地筹划这事。到2004年初,在上海市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同步辐射装置被批准正式开工建设,并正式命名为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简称上海光源,2009年4月建成。

  现在回过头来看张江的这一段历程,我深有感触:很多思路想到不容易,但是做到更不容易。做到不容易,要坚持,更不容易,必须一以贯之。张江一步步走来,现在已经到科学城这样一个概念了。我觉得我们最初设计的science-based industry park,eco-system等元素,已经不断地被认识、认同、深入人心,而这应该也是今天张江如此蓬勃发展、始终充满创新活力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