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述上海系列-小三线建设 > 正文

科技成果喜人的小三线

2017-03-24  来源: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口述】

  朱国勇,男,1939年出生。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历任上海无线电八厂党办和厂办秘书、上无二厂“305”高炮雷达试制大组组长。在上海小三线期间历任井冈山机械厂“305”高炮雷达试制大组组长,后方基地管理局科技处干部,后方基地管理局综合处副处长和调整办公室副主任等职。返回上海后,曾任上海市工业技术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工业技术进步》杂志社总编辑等职。

  口述:朱国勇

  采访:徐有威 吴静

  整理:徐有威 李婷

  时间: 2011年2月28日

  地点:朱国勇寓所

  先进工人掌握了科学技术

  1958年我在上无八厂工作。1960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开办工人班,招收在生产岗位第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工人学习科学技术。当时我是区先进生产者,1958年度上海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全国青工代表大会列席代表。因此,组织上选派我去上大学。1960年9月,我有幸作为工人跨进了高等学府,成为一名大学生,深感光荣和肩负的责任。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了。1967年11月,市革会有关领导要我们这批调干生早点回厂“抓革命,促生产”,这样,我们这批调干生就离开学校回厂了,我到上海市仪表局报到分配到上无二厂工作。

  1968年中央召开了“8·15”会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精神,决定在上海试制“305”高炮雷达产品,上无二厂承接了这项试制任务。为加快该产品的试制进度,上海科技大学和南京炮兵学院也派老师参与该产品的试制工作。当时我是该产品试制大组组长。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日夜奋战和反复试验,到1970年已完成样机产品,同时在上海小三线布点继续试制并准备鉴定后定点生产装备部队。

  1971年12月26日我随该产品支内去安徽上无二厂包建厂——井冈山机械厂。我在小三线工作了18个年头,于1988年4月回到上海。我支内去安徽时因交通不便,没有直达安徽旌德县的班车。为此我们要乘火车经南京中转,第二天到达芜湖,再乘长途汽车到旌德县城。从县城到井冈山厂有30多公里的山路,没有班车可到该厂,为此四工区(后方基地管理局仪电公司的前身)同志打电话,厂里派车来接我们,接我们的是辆大卡车。因是山泥公路,汽车开过会扬起阵阵灰尘,似弥漫的大雾飞扬在山间的上空。我一开始到井冈山机械厂后,主要是继续试制“305”产品。我在井冈山机械厂工作了两年多时间,于1973年6月调到上海市后方基地工作。

  “文革”期间,后方基地机关的管理机构,业务部门当时叫生产大组,大组套小组,都是组。另外还有政工部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处的建制。1984年为了适应小三线调整的需要,由原来的基建、物资、劳动工资、财务、技术、生产、后勤和地区等8个处合并成综合处。后勤是管所有的票证,医院和食堂以及副品等生活用品。后方是个小社会,生老病死都要管,除生产企业外还有交通运输、中小学校、医院、260通信站、后卫组、防疫站、五七干校和农场等单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小三线科技成果喜人

  上海小三线建设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小三线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由上海各有关工业局按小三线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产品配套的需要负责对口包建的,包括选址,基本建设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备,可以说当时支内的人员都是骨干,即“好人、好马、好刀枪”。在小三线建设初期,是采取边基建边生产的方针,在安徽当地政府的配合和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和艰苦奋斗,到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初具生产规模。后来通过逐年的技术改造,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企业生产已达到设计纲领的要求,并形成正常的规模生产。

  后方基地管理局的科技处主要抓产品质量、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相关的工作。军工生产与民用生产不一样,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战争的胜负,还关系到战士的生命安全。所以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军代表一卡,产品不验收,产品就不能出厂了。所以要把好质量关,是企业管理的关键。为此各工厂理化分析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厂要建立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燎原机械厂、光明机械厂、险峰光学仪器厂QC小组曾在兵器工业部全面质量管理代表大会上发表过成果。后方基地管理局理化分析协作组在兵器工业部青岛会议上介绍过经验。后方厂军工产品生产都是配套的,一个厂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其他厂生产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协调同步。

  另外,由于小三线企业比较分散,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工程技术人员很少外出学习交流,使推广应用新技术较为困难。1978年8月,在上海市科协的支持下,我们邀请了上海市科技协会金属切削交流队和普陀区金属切削交流队到小三线来传授经验。交流队由朱恒、唐应斌、盛利等全国劳动模范十余人组成,我们除组织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到交流点学习交流外,还组织部分同志深入工厂现场指导,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企业的欢迎。

  上海在皖南一带的小三线共80家企事业单位。在20多年中,小三线广大职工艰苦创业,努力工作,生产了一批军品和民用产品,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开发山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历年来,上海小三线企业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共47项,其中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嘉奖1项,部委奖18项,全国科学大会奖7项,上海市奖21项。例如5339厂研制的DG-1型多功能电子计算机,性能可靠,计算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体积小、重量轻、用途广,在我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试验过程中,圆满完成了任务,荣获国防科工委的嘉奖。又如光明机械厂与同济大学合作,首次应用气浮法处理电泳漆废水新工艺获得成功。经有关单位鉴定,认为这项新工艺为我国电泳漆废水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跃进机械厂热处理新工艺等7项科技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他单位在新产品的研制和新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科技成果。

  调整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

  上海建设的皖南小三线企业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建成的。20多年中经过广大小三线职工的艰苦奋斗,为国防建设和发展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企业从初期的亏损到逐年上缴利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人员的老化,信息闭塞,军品任务不足,民品生产成本较高,销售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984年,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小三线要搞活的指示精神和全国小三线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上海市委、市政府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对上海小三线进行调整。1985年1月,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朱宗葆与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安徽省副省长邵明与省有关部门的同志,在合肥就上海小三线调整的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上海小三线调整,要采取特殊政策,发展横向联系,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生产能力。上海表示愿意在调整之后,将上海在皖南的小三线企事业单位无偿移交给安徽。国务院随即批复同意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和交接的协议。

  上海小三线调整交接工作是一项大量的复杂细致的工作,既要一手抓调整,又要一手抓生产,既要做好按政策返沪和留皖人员的安置工作,又要确保稳定和处理好两地的关系。小三线调整交接关键是人员的安置,因为财和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是影响安定团结的因素,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沪皖两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分批分期交接。在交接过程中沪皖双方本着互谅互让、顾大局、识大体、统一认识、相互协商的精神,经历了5年左右的时间,上海小三线调整交接工作基本完成。至此,小三线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