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述上海系列-小三线建设 > 正文

小三线调整和交接圆满却艰辛

2017-03-24  来源: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口述】

  朱岳林,男,1937年出生。1960年4月入党,1958年8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师范学校。1958年8月,任上海育新中学共青团总支书记。1963年5月,任上海市新榆中学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1964年11月,任上海市委外事小组办公室干事。1970年1月,任上海八五钢厂办公室主任。1973年3月,任上海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委办公室干事、副主任兼小三线调整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口述:朱岳林

  采访:徐有威 吴静

  整理:吴静

  时间: 2011年2月18日

  地点:朱岳林寓所

  上海小三线是为上海战备服务的

  我是1970年1月到皖南八五钢厂过春节的。八五钢厂是1969年开始筹建的,我去的时候土建施工队伍已经逐步进场,开山筑路,平整场地,通电、通水。八五钢厂在贵池梅街,离贵池县城30公里路。当时,市政府在贵池设立507工程指挥部,负责贵池、东至地区小三线建设的领导指挥工作:有冶金系统包建的八五钢厂,生产炮管用钢的;有机电系统包建的生产57高炮的配套工厂;有化工局包建的东至的几个化工厂。贵池和东至配套起来就是个507工程,整体为57高炮的生产基地。上海小三线在507工程之前,在以屯溪为中心的徽州地区,有个812指挥部,那里有上海市机电和轻工业局包建的许多厂,主要生产40火箭筒、高炮配套系统。此外,还有上海有关局包建的配套单位,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生产基地。

  上海小三线与外省市小三线不同的地方,就是上海小三线的行政隶属关系是上海市的,等于上海在异地建立了一个工业区。当时按照战略上讲起来,就是万一上海碰到战事,上海的工业、物资和主要人员可以往那边转移,是上海战略后方。上海小三线和大三线不一样,和其他省市的小三线也不一样,其他省市小三线都是当地直属的。上海也有去支援江西小三线的,它是由江西直接领导的。上海仅是支援人才,关系和上海不搭界。上海小三线完全是由上海自己领导的,是上海的战略后方。

  因为小三线本身就是为上海战备服务的,只是借安徽一块土地异地建设。所以到后来小三线撤的时候,主要由我们上海自己决定。当然要征得中央的同意,还要跟安徽商量。

  小三线的组成人员

  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由上海各主管局行业包建而成,其业务受主管局领导。因此人员主要由他们动员职工来参加。具体来说,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上海包建厂动员派出去一批人,主要是业务骨干,还动员了一批骨干工人,这是小三线建设的骨干、中坚力量;第二方面是上海市分配去的学生,老三届是一批主力军,从数量讲起来,这部分人最多。还有70届、新三届,他们都是有上海户口的正式职工;第三方面就是后来外地招收过来的,包括解决小三线男青年婚姻问题的女青年。我们到基层去做调查研究时,男青年说我们老婆找不到怎么办呢?当时局领导就和上海市领导商定,可以开放上海农场、外地有想来的,可以来结婚的;第四方面是当地征地的农民;还有第五方面数量不多,有复退转业军人,有解决夫妻团聚的。有一方在外地的、农村的,为了解决夫妻团聚,争取要到小三线,那么把在外地或农村的,为了解决夫妻团聚吸收了进来。

  一般说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小三线的人员都要经过政审,政治上要可靠的,也就是当时说的要“好人、好马、好刀枪”,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格。

  在工资方面,上海是8类地区工资,小三线是6类地区工资。8类是支内老职工,新职工都是新的工资待遇。新职工、包括外地调进来的都是6类地区工资。老职工都是骨干,保留上海工资,上海加工资,他们也加,否则就更加不安心了。小三线职工中工资的地区类别有不同,增资时的标准是一样的,但是加工资的级别没上海高。外地调过来的,本来是3类工资了,调过来还能升到4类或者4类半。小三线这些人的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刚开始时医疗条件也跟不上。八五厂食堂里有个职工肠子坏了,急着开刀。长江医院在筹建过程中,主治医生尚未进山,但是往上海送又来不及,曾想求助直升机也开不进去。后来通过市里,把市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接过去,病人肠子割掉一米多。病人需要输血,血库没有,职工献血。这位职工终于救了过来。当时大家很紧张的,如果死了一个人的话,影响很大的。反过来却又是件好事情,长江医院又做得不错,因此出名了。

  艰苦创业作贡献

  小三线建设初期的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房子没有造好,有的安排到农民家里住,有的住临时工棚,有的住祠堂,但是广大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毫无怨言,满腔热情投入建设中去,一心想把工厂尽快建成,投入生产。

  我们进去的时候吃山芋干,一顿吃三两的话,至少有一两是吃山芋干,粮食当时不够的。山芋切成一片片后,晒成干煮汤吃。有时候山芋干磨成粉,做成糕吃。粮食是当地供应的。副食品是厂里派车子到上海买的,或者到浙江临安等外省市采购,以解决职工生活上的需要。上海没运过粮食去小三线,粮食要靠地方,所以这方面也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刚开始的时候当地对小三线也有意见的,因为上海人购买力比当地强,去了之后当地物价提高了。

  业余生活更枯燥,难得看一场电影,露天看。冬天多冷啊,很多人是裹着毯子、棉被去看的。拿个小板凳,裹着毯子看电影,否则在宿舍里待着没事情做的。附近村庄的农民都来看,他们还抢位子抢在前面。至于图书,因离城镇较远,去一次不易,很难买到。在后方基地曾经设立了一个书店,有时到基层巡回摆摊,后来就撤掉了。当地城镇的书店品种也很少,不能满足职工需要。

  后来生活逐步有所改善,但是也要看每个厂的能力。八五钢厂是大厂,实力强一点,在山顶上建了电视转播塔。当时,电视机很少的,只得集中观看。后来有了电影放映站进行巡回放映,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小三线自己建了电厂,医院等,一共有3家电厂、有医院、有通信网络,都自成一体的。刚进去的时候,路没有的,以后才逐步好起来的。企业办起了子弟学校、菜场、小卖部,开通了班车,办起了医院,方便了职工生活。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小三线厂同地方的关系总体是好的

  小三线建设过程中,得到安徽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当地组织大批民工参加小三线建设,劈山筑路,由工程指挥部统一指挥。工厂的筹建当地人是没有的,但是作为工程指挥部,当时507指挥部东至、贵池县的领导也参加的,因为要组织大量的民工来参加建设,来炸山、铺路、建厂房。炸山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有时候也会发生工伤事故。工程建设指挥部也有当地的领导参加,这样便于工程的统筹、调配。

  三线厂同地方的关系,总体是好的。比如说受灾的时候,旱灾没水,工厂有水泵,就帮他们放水,水井打好了,自来水管子接到村里,大家都能用到。浇田怎么办?都是水泵帮他们解决问题。当地很多困难户都是厂里解决的,给他们送棉衣,帮助通电看病等。

  不过后来吵起来的事情很多,主要有些利益的冲突。虽然帮助当地的农民解决不少困难,但是有的要求厂里还是满足不了。他们觉得我给你地皮让你们在这里建厂,我们有什么问题你们应该帮我解决。但是厂里也有困难,一下子满足不了。满足不了他们就有意见了,给你断路,在汽车经过的地方挖条沟,路不能通。最后只好逐步给他们解决。当然也有三线厂遇事处理不当,交通事故伤害了当地群众等情况引起当地不满造成纠纷的,但一般都能妥善处理。

  小三线职工跟当地人谈朋友的很少。因为大部分上海小青年谈朋友都是政策上给他们解决问题。不少小青年说我们没有女朋友怎么办?市政府就出台了一条政策,可以到外地包括上海农场招收一批人过去,来解决小青年的婚姻问题,小三线大部分青年人是通过这条途径解决婚姻问题的。首先得到的是上海劳动局的支持,还有些是投亲靠友介绍进来的。因为去小三线比在农村、外地总是好的,一个是在外地生活比较困难的,在这里找了朋友后条件好多了。还有本来就认识的,上山下乡认识的同学分开了,有这个政策之后可以调到一起。另外还有亲戚朋友介绍的。那时老三届占相当大一批人,如果这批人不给他安定下来,小三线就会不稳定的。这些人都是生产上的骨干。我们市里也很急的,所以市里一再从政策上采取具体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调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984年11月,后方基地管理局在局党委领导下成立了调整办公室,我是副主任之一,主任是副局长翁征洋兼。另外,两位副主任是姚根福和朱国勇。前半段在安徽参与谈判、移交工作,后半段到上海来联络几个项目建设、住宅建设、人员安置的进展情况。

  小三线的调整涉及许多政策,首先要看中央的决策,市政府的决策,仅后方局自己是决定不了的。这个呢,实际上是大势所趋。因为从小三线军转民后,小三线负担是很重的,原来军工产品的时候,有5%的利润,是国家订货的。到军转民、搞市场经济后,国防工业削减了,就让你到市场上找民用产品生产了。军转民是一个难关,转型之后负担更加重了。我们属于上海的,原材料要从上海来,产品生产出来后,要运到上海销售,来回运输费要多少?成本很高的。再加上小三线本身的问题:人员思想不稳定。职工生老病死企业样样都要管的,是个小社会。这个负担有多重!所以肯定亏损的。亏损的话要找出路,上新的项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要新增加设备,成本很高的,企业大面积亏损。实际上,上上下下都在思考小三线的出路在哪里?

  上层在酝酿,基层在寻找。实际上,上下已经都在考虑出路了,我们1980年左右听到广东小三线要撤了的消息。我们有什么出路呢?因为市政府尚未明确决策,是不好回上海的,所以当时有的小三线厂设想跟上海周边厂搞联营。就是靠上海最近的地方比如说上海郊区和苏州,想办法要搞联营。联营可以缩短距离了,职工也就靠上海更近了。当时下面也已经在酝酿了。我们不断地向市政府反映我们小三线不堪重负。小三线有问题总归要找市政府,市政府也觉得是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上海小三线要撤的话,所有资产只能交给当地利用,搬回来是不可能的。

  上海小三线调整本身有个酝酿的过程,交给安徽也有个和安徽协商的过程。这个都有历史条件的,不是哪个人能一下两下决定得了的。酝酿有个过程,而且当时有些情况,再加上我们下面反映又强烈,水到渠成。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总工会也关注这个问题,要求局工会反映小三线面临的困难,我受局领导的指派,代表工会去全国总工会汇报上海小三线的困难。

  艰苦的谈判

  我们正式启动小三线移交交接是1984年的事,1988年结束,实际上我们还有些善后工作做到1989年,正式结束要到1991年。

  跟安徽交接这件事也费了很多脑筋。我是上海参加与安徽谈判的工作人员,也参加了交接协议的起草工作。谈判的时候安徽要把固定资产压低,所以签字签不下来,我们谈到半夜两点才签字,市小三线协调办和后方基地管理局的领导参加的,汪道涵和安徽省长签字。谈得很艰苦,几天都谈不下来,他们一是压价,二是要增加流动资金,数字要压低点,固定资产压低报废,送给他们,他们入账的东西就少了。流动资金主要有两块:一要继续生产要流动资金,二是要安置人的钱。和安徽省谈了人头费之后,具体到一个厂之后,还要加。下面也谈得很辛苦。和省里签合约的时间到了之后厂里的流动资金等都要给安徽。这个时间具体到每个单位,情况不一样的。我们回上海安置不需要谈判的,因为市里面统一安排下去的,由市里小三线调整办公室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在安置中也会有些困难,当然出于自身利益改善也会有些要求。但总的来说大多数部门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小三线的回沪安置工作是顺利的、成功的。

  上海小三线有81家单位,固定资产原值7.52亿,净值5亿元。安徽在接与不接、接后如何利用搞活等方面,也颇费脑筋。据说汪道涵和安徽领导开会的时候,曾经试探过:我们不要了,全都给安徽好了。据说安徽还不想要。后来正式谈判,安徽认为你既然给我,我就跟你谈条件了。安徽在如何利用、发挥作用上也有诸多困难,如技术力量、管理人才、流动资金、留下人员的安置等方面,上海把小三线的厂房、设备给安徽,他们利用起来还要资金,留当地不能回沪人员还要安置费用。我们从小三线回来的时候,有句话很形象,叫“赤膊穿三角裤”回来的。从跟安徽省谈了之后,还要具体到每个单位跟当地县、当地地方谈,都是很艰苦的事情。

  从安徽当地角度想想,也有道理,你总要扶持吧?所以除了这些资产给他之外,厂里还要给当地一笔流动资金,具体多少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来谈的,但上海也有自己的困难,回沪安置、生产也要资金,也挺困难的,各有各的难处。

  关于人员安置,按小三线调整人员安置政策区别对待:凡是上海去的人都回来。凡是和上海去小三线的职工一方结婚的,双方都回来,包括外地和当地进厂的。凡和上海一点都没有关系的,和上海也不沾边的当地安置。小三线移交后,留在当地的人员,由当地安置,上海给安置费,一个人要几万块钱,当时几万块钱还是很值钱的。我们的厂当时进来了一批当地征地的农民工,因为建厂要征地,征地的时候农民进了厂,没什么技术的,但是后来厂里培训他们,逐步也有技术了。这些人和上海没有关系的。我们回来的时候条件很宽松的,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上海人,就可以回上海来。如果当地农民工跟上海的职工结婚了,也可以到上海来。但如果夫妇两方纯粹都是当地人,就不可以。还有少量外地来的人,跟上海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也不能回上海,只好把他们留下来安置,安置也要钱。另外,还有生产问题,它启动要资金,人员安排要资金,所以最后上海还是补偿了一块。除了市里统一给安徽一笔资金外,有的单位也酌情给了钱。

  市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

  小三线撤回上海后,市政府安排建设100万平方米住宅,其中统建房50万平方米,企业自筹资金建设50万平方米。在市府领导下,仍由各包建局负责安置,包括新建项目和人员安置等。市政府、国防工办成立了上海小三线调整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各系统,都回到各系统去了。比如机电系统回来的人,按照多少人分配多少住房,冶金系统回来多少人,按照人头分配住房面积,然后选点选在哪里。小三线的职工回来包括家属,7万多人。住房根据建设进度,建好一批,分配一批。

  安置回沪小三线职工,市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不仅是建设住宅,还为小三线新增了42个新的项目,由市计委列为正式技改项目。因为这批人都是支内出去的,回来都要岗位吧。老厂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这批人当时从老厂出来的时候,他们原先的岗位都已经填满了,这些人怎么安排法?不都是新的厂,有的不是独立的厂,而是附在老厂。钱都是市政府给的。也有不少回沪职工由市安排到需要人员的工厂。这关系到数万人的生活安定、社会的稳定,老厂人员都是满的呀。安排人员,老厂也会向市政府提出困难和要求的。因此回来之后,市政府要搞一些新的项目。八五钢厂原来准备在杨行独立建立一个厂,市政府批的,原八五钢厂的人全部搬过来,已经筹建了,杨行那里我都去看过好几遍了。八五钢厂主体是从上钢五厂出来的,上钢五厂要新建一个特钢项目,市里投资也有限。经研究后请示说并起来算了,市里就给上钢五厂一个新的项目,上钢五厂把八五钢厂人都吸纳进来,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这42个项目是按照系统分的。各系统根据人员安置需要新增项目由系统报上去,因为原来包建的系统,回来还是按照系统管的。系统提出回来我要安置多少人,原有岗位可安插多少人、消化多少人。不能消化的我要新设多少项目,把项目报上来,市里核准后,由市计委列为正式技改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效果应该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