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的生态旅游业发展

2016-12-06  作者:徐洪

  口述:徐洪

  采访:杨兴 陆卫

  整理:陆卫

  时间:2015年9月22日

  我是1977年6月进入林场工作的,当时只有18岁。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林业工作、共青团工作和宣传工作后,1981年去北京林业科学院学习欧美杨的引种、种植技术。1983年到县畜牧局林业科担任副科长。1985年回到林场任党总支书记。当时的林场是国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270多名职工。我作为总支书记,要搞活经济,就以林为主,搞多种经营,产业发展比较好。到1988年,我兼任林场场长,承担起主持林场农林工作的重任。

  林场里建森林公园

  关于我们崇明的生态旅游,还是从东平林场说起吧。

  我们东平林场位于崇明岛的中北部,1959年11月开始围垦建场,总面积约5400亩,其中林地面积为4800余亩,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

  1988年,分管城市建设管理的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来崇明视察。当他来到东平林场后,面对这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呼吸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给我们出了个主意。在东平林场的基础上,不需要花费太多,建设一些设施,形成森林公园旅游景点,肯定会吸引市民前来。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件陌生的事,这个点子无疑是新颖和超前的。

  受到倪副市长的启发之后,我们开始和市园林局的领导接触沟通,希望得到市里的支持。经过一番努力,市里面同意投资150万元搞这个项目。这150万元由市里面先拨给市园林局,再由市园林局给我们林场。有了经费后,便着手森林公园的选址、规划。对林场树木情况进行调查后,我们选择了林场中部偏东,林相比较好的区域建设森林公园,并请上海园林设计院的专家进行设计。

  说起森林公园里面设施的建设,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湖畔的“西班牙会议中心”。这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我们崇明岛特产“老毛蟹”。当时在考虑建筑造型的时候,设计人员征求我们的意见,有什么可以代表崇明特色的东西,我们就想到了“蟹”。于是就选择在天鹅湖畔建造了3幢白墙红瓦多足的“蟹”房式多功能会议中心。从远处眺望仿佛3只巨大的螃蟹刚刚从湖中爬上岸,在郁郁葱葱树林的衬托下,分外显目,饶有趣味。这处景点建成后,很快便成为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都代表了崇明的形象,不少关于崇明的书都使用“蟹”房的照片作为封面,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以至于后来有人从这景色中品味出了异国风情,称之为“西班牙”建筑,所以现在很多人以为它是“西班牙”中心,实际是地地道道的崇明岛特产“蟹”房。

  一些基础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起来以后,1989年成立“东平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公园仅收1角门票。那时候,崇明岛的其他旅游景点几乎没有,森林公园是唯一有较大规模、具备较好的接待能力的一处旅游景点,成为国家领导人来崇明视察的必到之处。胡耀邦、姚依林、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先后来视察观光过。那个时期,森林公园是展示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接待任务相当巨大,我作为林场场长一直都要陪同视察、向领导汇报发展规划。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东平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我兼任管委会主任。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平森林公园作为崇明岛唯一的旅游景点,通过不断投入设施建设和加强经营管理,渐渐有了知名度,在市民口中,东平林场的称呼逐渐被“森林公园”所取代。

  主打森林旅游品牌

  1993年,“东平森林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岗由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线条与结构突出显示了以杉树为中心的森林优美的自然景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题字由彭冲委员长题写。1997年,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上海市十佳休闲旅游新景点之一。

  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园内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上投入很大,不断增加园内的游艺项目,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1998年,我们在公园北侧建造了攀岩场,拥有两条国际标准比赛用道,墙高14米,分成两个难度级别。在当时,这是一项很新鲜刺激的运动项目,受到很多勇于挑战自我的年轻人的欢迎。

  为了挖掘文化内涵,我们也动了脑筋。20世纪60年代起,约有22万上海知青来到位于崇明岛的8个国营农场。他们披星戴月、挥镰扶锄于崇明北岸沿江滩涂,用他们的知识、青春、热情为崇明带来朝气与希望,为崇明岛的开垦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追溯那段难忘的历史,感谢22万上海知青的巨大贡献,我们在公园1号门主干道水杉东路东侧建造了知青广场。用煤锹变形而来的一男一女组成的红色雕塑,代表了在崇明奉献青春的22万上海知青;石碑上“青春无悔”四字,诉说着知青们心中的信念;镌刻在八面知青墙上的知青名字,见证着一代人的生命力。知青广场的建成,立刻引发了那一代人的共鸣,成为森林公园一处著名的文化景点。

  1998年秋季,我们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通过这次旅游节庆活动,森林公园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那时我们在旅游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因此,策划旅游节的事情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里出资100多万元,我们自己出资200多万元,一共投入300多万元经费举办这次以“绿色旅游、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森林旅游节。

  首届崇明森林旅游节的开幕式就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岗南广场隆重举行。岛内外3000多名市、县领导,各部委办局领导,新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及游客参加,场面既隆重又壮观。

  这一届森林旅游节,我们设计组织了几项大型活动,凸显了崇明旅游的亮点,烘托了旅游氛围,聚集了旅游人气。

  一是第六届全国攀岩锦标赛。1998年10月22日,由中国登山协会和崇明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森林公园举行。全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22个代表队,1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比赛。原国家体委主任、现中华体育总会名誉主席李梦华出席锦标赛并讲话,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香港代表队夺得冠军。受到这次国家级比赛的影响,攀岩运动开始被市民所熟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

  二是1998年森林旅游节“信欣杯”海岛自行车赛。1998年10月18日,由崇明森林旅游节组委会、上海信欣物资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信欣杯”海岛自行车赛,在港东公路举行。当时,各乡、镇、委、局33个代表,230多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城桥镇、港沿镇、建委分别获得团体一、二、三名;男子前三名由城桥镇2名,建委1名同志获得;女子前3名由建委、港沿镇、新村乡3名同志夺得。

  三是举办“浪漫森林婚礼”大型主题活动。1998年10月2日,由崇明县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旅游委主办、上海太阳城创意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浪漫森林婚礼”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举行。下午2点,在《婚礼进行曲》中,50对身穿礼服的新人从800米长的音乐喷泉两侧缓步走向主婚台,新郎新娘戴上结婚戒指,喝了交杯酒,喜悦激动的心情感染着在场的人们。

  此外,我们还特别推出了呼唤爱心、寻找旅游节形象代表“白雪公主”的主题活动。特别发行了’98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纪念门票卡。

  第一届上海崇明森林旅游节成功举办之后,每年都推出不同主题,很快便成为上海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形成了游览休闲的氛围,森林旅游成为崇明的主打品牌。

  生态村基础上开办“农家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崇明旅游产业较快发展的一个时期。当时由设在崇明县商业委员会内的旅游科管理全县旅游工作。1995年5月,由同济大学风景旅游系专家与崇明县商业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中南部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1997年8月成立崇明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与商委合署办公)。2001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专家与崇明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组成“旅游规划编制小组”,完成《崇明岛旅游事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1月,成立崇明县旅游事业管理局,对本县的旅游行业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崇明的旅游产业中,结合岛内农业特色,开办“农家乐”旅游项目是一大特色。这要以前卫生态村为代表。前卫村地理位置较好,紧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是于1969年从一片滩涂中围垦并崛起的村庄。全村总面积3671亩,人口753人,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投资规模达1.7亿元,形成了集农、工、商、旅、教全面发展的生态村,成为崇明“第一村”。全村200户人家中,有120户办起了“农家乐”小旅馆。“农家乐”旅游项目采用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安排、统一经营的管理模式,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为前卫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最高峰时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有300多万元,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使旅游业成为前卫村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前卫村考察时,对我们的“农家乐”予以肯定。2004年前卫村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除前卫生态村外,崇明岛的东部和西部分别有瀛东村“渔家乐”、绿港村“果家乐”等,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错位经营,东西联动的“农家乐”旅游格局。

  瀛东村位于崇明岛东端前沿,是岛上最早迎来旭日东升的地方。鱼塘鳞次栉比,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民生活富裕。瀛东村的渔家菜的食材都是鲜活鱼蟹、虾贝、洁净的四季蔬菜。游客可以乘坐牛车漫游,在湖上泛舟,在岸边垂钓,还可以登临江堤,眺望长江落日、帆影渔火等景色,是理想的旅游休憩地。

  绿港村地处崇明岛的西南端,西、南两面临江,东接明珠湖。绿港村所属的绿华地区有万亩橘园,数千亩蟹塘、十里江堤。2003年10月,隆重推出了绿港“果家乐”旅游项目,让游客们在最美的秋天到崇明来体验橘黄蟹肥,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和大丰收的喜悦。

  崇明的“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是现代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举措。推出之后,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农家乐”已成为崇明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资源形成崇明大旅游格局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比较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广义定义上的湿地仅覆盖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崇明东滩湿地位于崇明岛东端,江海汇合之处,总面积3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46平方公里。1996年3月,在澳大利亚布列斯班召开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六届缔约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将崇明东滩纳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保护区网络,享有《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优先保护序列,东滩保护区对于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环境的保护具有国家战略意义。1998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2005年7月,晋升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东滩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51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并在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建设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崇明东滩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既是鸟类良好的觅食、栖息场所,又是广大公众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同时也是生物学、地学、生态学、水产学等学科教学实习场所,以及对公众进行生态保护教育、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重要基地。

  与东滩湿地遥相呼应的是位于崇明岛西南端的西沙湿地。西沙湿地总面积为4500亩,是目前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西沙湿地与东滩湿地不同,周而复始的潮汐现象,是西沙湿地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潮水一涨一落的时间平均为12小时24分钟。因为潮汐,这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湿地中港汊纵横,具有湖泊、泥滩、内河、芦苇丛、沼泽等不同的湿地形态。另外,潮汐的涨落还孕育了湿地里多种生物,比如迁徙到来的候鸟和随着潮汐而来的沙蟹。西沙湿地公园于2005年9月19日成立,它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所在地,是上海市科委立项的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

  这两处宝贵的湿地资源,和当地的“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相结合,成为崇明东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崇明岛中部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由于发展早,规划合理,人气聚集,已经吸引了不少岛外投资。

  在森林公园南首,有著名国家级足球教练徐根宝发起组建的根宝足球基地,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开始建造,2001年10月1日全部竣工。基地拥有3个半标准足球场,一个德国进口的人工草皮铺设的室内足球场,及占地7000平方米的足球宾馆。这里不仅是培养优秀足球明星的摇篮,也是崇明岛新的旅游之地,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上海怡沁园度假村,位于森林公园南侧,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园林式度假村,占地约为501亩,园内森林繁茂、湖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宁静的氛围让这里成为感受和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休闲度假胜地。自2002年9月开业以来,依托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依靠度假村高质量的配套设施和高规格的服务水准,成为商务会议、集团培训或家庭度假、婚礼宴请的理想选择。

  以森林公园为核心的崇明中北部旅游度假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成为崇明生态旅游的龙头区域,而且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崇明岛南部的城桥镇地区,作为崇明县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有宝贵的旅游资源。如坐落于南门码头附近的崇明学宫,现址又称崇明博物馆,始建于元泰定四年,是上海仅存的3座学宫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学宫基地原东长144.2米,西长148.3米,南北各阔80米,有殿、宫、堂、厅、祠、阁等建筑群,建筑艺术精湛。清代曾10次重修。民国以降,崇明学宫曾被小学和其他单位使用。经过近年来的3次整修,逐渐恢复了当年的格局,占地面积扩大至23.21亩,成为上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孔庙。学宫主要建筑有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戟门、乡贤祠、名宦祠、忠义孝悌祠、大成殿、东西庑殿、尊经阁、崇圣祠等明清建筑群,气势恢宏,规模壮观,徜徉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还有位于县城东五里金鳌山南端的寿安寺,为崇明岛四大古刹之一。始建于宋朝淳祐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寿安寺内建筑曾经一度毁绝殆尽。自1983年起重建三圣殿,近年来,寿安寺先后恢复建造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玉佛楼、东西厢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高22米,为上海地区之冠。玉佛楼供奉的坐佛和西厢房中供奉的卧佛,玉质上佳,神态逼真,是上海地区最大的玉佛之一。寺内存有历代碑刻铭文和文人骚客墨宝等,引来各方游客和香客云集于寺。每逢佛期诞辰盛会之时,寺内香烟缭绕,进香礼佛的香客摩肩接踵,满寺洋溢着虔诚的氛围,是岛上著名的宗教圣地。随着崇明城桥新城的规划建设,加强了对原有景点的修复保护,新的地标景点逐渐建成,崇明岛中南部也将形成具有文化宗教特色的旅游区域。

  这样,崇明中北部以东平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旅游度假区,以中北部前卫村加上崇明岛东西两端的瀛东村和绿港村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再加上崇明东南部的文化宗教特色旅游,就形成了整个崇明岛的大旅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