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承担起三峡移民重任

2016-12-06  作者:计培钧

    口述:计培钧
    采访:陈祈
    整理:陈祈
    时间:2015年12月6日

  我原来是上海市农委机关工会主席、农委机关党委委员、农委系统工会副主任,在机关专门负责党委和工会方面的工作。1999年9月,当时农村党委副书记张祥明找我谈话,跟我说组织决定抽调我专门搞安置三峡移民的工作。领导和我说,国家要开始准备进行三峡移民工作了,其实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也不太清楚三峡移民工作具体做什么。但既然是领导的要求,组织的安排,我就接受了,也并没有多想什么。之所以把我专门抽调出来搞三峡移民工作,因为当时上面要求至少要有一个正处级干部去参与工作,今后要和上海市政府,各区、县的移民办,以及市委市政府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工作。于是我就被抽调到三峡移民办公室,成为一名移民干部。

  成立市安置移民办,崇明先试点

  上海市安置三峡移民办公室正式成立,应该是在1999年年底,正式接受了国务院三峡办公室交给上海的三峡移民安置任务,并由市政府办公厅发文成立了上海市安置三峡移民办公室。当时移民办是市政府一个临时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是由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兼任,副组长周太彤、姜光裕,都是由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兼任。上海市安置三峡移民办公室主任张祥明(兼),副主任沈乾忠(兼)。我们这些从机关调过去的干部呢,都保留了机关的职务,一开始认为移民办工作是个临时性工作,没想到居然一直做到了现在,一干就是近20年。

  上海市接收安置三峡移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三峡办的指导下,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到2004年8月结束,历时5年,分4批共安置1835户7519名三峡移民,分别安置在崇明、金山、奉贤、南汇、松江、青浦、嘉定7个区县。第一批安置在崇明;第二批安置在崇明、南汇、奉贤、金山区;第三批安置在松江、青浦、嘉定区;最后一批安置在上述7个区县。所以说上海市7个郊区区县承担了三峡移民安置的重任。这些移民中,有重庆市云阳县的南溪、龙洞、人和、双江四个乡镇1305户5509名移民;重庆市万州区的五桥、江南两个开发区的530户2010名移民。

  三峡工程其实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当地移民的外迁工作也是在移民办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的。一开始的方案,是把三峡移民往后山上、水位高的地方迁徙,水位多高,移民就再往上面移多高。但后来朱镕基总理经过调研,觉得当时这个将移民往后山迁徙的方案似乎不可行,原因一是后山的土地有限,无法接纳这么多移民,时间一长土地流失也会更加严重;二是当地居民迁徙后的生活没办法保障。所以朱镕基总理就决定将移民往外省市迁徙。一开始的方案是将移民迁徙到沿长江的省市,比如湖北、江苏、浙江、上海这些地区,看看还不够,后来包括山东、福建、广东等一共12个省市都成为移民外迁的安置地。这一方案定下之后,就开始向各省市分配任务了,一开始试点任务是向12个省市各安排600名移民。这其中就包括上海在内。

  任务下达到上海之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多次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指导思想、安置原则、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认真仔细地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将这些移民放在什么地方,怎么安置,哪里先进行安置,这些问题都是经过市委、市政府讨论决定的。当时在决策的时候有好几个方案,不仅是崇明,还有将移民安置到位于江苏大丰的农场的方案,但是因为过去有将新疆知青安排到大丰效果不佳而失败的经验教训等其他原因,所以被领导们否决了。而且考虑到在安置时不能让移民太过集中,移民聚集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安排到崇明农场的方案也是不行的,并且国营农场作为国家企业,移民的身份问题不好解决,因此也被否决了。

  综合上述原因,市委、市政府首先决定将移民安置的试点安排到崇明,为什么放在崇明而不放在奉贤、金山、青浦、松江、嘉定、南汇这些郊区区县呢,主要是考虑从远郊安排到近郊,先安置到最远、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崇明。如果先安置到条件好的区县,后面的移民安置会有难度,移民会不肯过去,所以崇明成为上海的第一个选择,这样今后逐渐能将移民安置到条件更好的区县,后来的移民从心理上越来越能接受,安置的条件确实是在逐渐变好,安置工作也能更好地进行。

  安置每批移民,都经历10个阶段

  在接收安置4批移民时,都经历了10个阶段。一是调查摸底和动员,接收每批移民前,对移民的各种思想反应进行了调查了解,针对性地做宣传动员。二是制订规划,根据移民的实际与上海的情况相结合。三是选好安置点。四是互为考察,迁出地由领导带队,移民代表专程来沪考察安置点,迁入地有关领导到迁出地移民村了解情况、宣传发动。五是审核移民资格。六是户主对接。七是建造新房。八是准迁签约。九是搬迁运输。十是结对帮扶。

  当时由冯国勤副市长、周太彤副秘书长亲自带队前往重庆市云阳县调研考察,相关委办局的领导,如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局、规划局、财政局、土地局的领导都一同前往,听取移民的意见和要求。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许多移民到上海是有思想顾虑的,一来是毕竟在原居住地生活了几辈子,感情上难以接受;二来考虑到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到了上海是不是造得起房子,孩子的上学读书问题如何解决等。还有,到了上海,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的不同也是问题,毕竟川渝口音和上海方言差别太大。所以刚开始报名的也并不多。外面打过工的年轻人,见识过大城市的还比较愿意报名,一般的老百姓都有许多顾虑,特别是年纪大的更是相当不情愿。所以,后来这些移民决定千里迢迢移民上海,是做了相当大的牺牲的,非常不容易,发扬了顾大家舍小家的精神。

  2000年,第一批移民安置试点工作就开始了。对于这次崇明的移民安置试点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关键和重要的,一来崇明一旦移民安置成功,就为整个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后面的事情就能顺利一点;二来崇明成功的经验能给其他区县的移民安置工作以及后续的政策安排,都可以有一个好的借鉴和带头作用。最能体现的一点就是每个区移民的住房大体上都是类似的,因为从标准到造价,都是统一的,也基本上满足每个移民的要求。

  而对于崇明县自身来说,移民安置的试点工作任务下达之后,崇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专门开会讨论了移民安置工作的一些具体问题。首先的问题是将移民安置到哪些镇,哪些村,这些问题当时市政府是有指导意见的,当时市里主要的精神是“相对集中,分散安置”。

  “相对集中”,是指要将移民相对集中的安置到几个镇上,之所以这么安排,当然是希望移民来到上海之后相互之间可以有个照应,有家乡的人在,容易交流一点,但是既然是“相对”,那就是说也不能把所有移民集中到一个地方,一来太过集中,移民抱团容易产生矛盾,二来当时崇明也并没有那么多土地分给移民;当时的标准是每个移民都有1亩承包地,这是国务院的要求,也是市政府明确要求的,只多不少,哪怕村里地不够,也要给够移民1亩地。当时上海郊区人均大概0.6到0.7亩土地,可以说给移民的标准是相当高的,而且这是一定要确保的硬指标,也是移民办公室在检查各个区县移民安置工作的衡量标准之一。

  而“分散安置”,是指每个村安置4到5户移民,为什么是4到5户呢?因为1户、2户太少,移民容易孤单。4到5户左右有利于移民之间的交流,并且村里也容易帮扶移民。而对于安置移民的村,市里也有要求,必须是经济中等偏上的村,村风、民风好的,村里领导能力也要强的。

  第四、第五、第六阶段安置工作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当时每家每户派1名移民代表来崇明考察,我记得先是来了大概150人的移民代表团来考察。有些移民一到码头就给我们颜色看,吵着嚷着要回去,因为移民认为安置地条件都没他们想象中的好。当地政府其实也是很为难的,毕竟他们也是有将移民外迁出去的任务的,所以也做了许多工作。个别移民要求高,对安置点不满意。我们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如果确实需要调整的,那我们就尽量帮他们调整,如果是移民有些“无理取闹”,那我们还是帮移民做做思想工作,多多发动宣传,耐心解释,直到做通为止。

  其实,崇明对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也是做了相当多考虑的,一方面是要交通方便,离开集镇不能太远的,2公里之内,而且离移民自己的承包地也不能太远,要让移民的生活劳动较为便利。有些村即便已经没有这样的土地了,村里也尽量通过从村民手里调剂、置换等方式满足这些要求,可以说不少当地村民都是做了牺牲的,村里也为我们移民安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后来第一批移民来上海考察安置点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安排,应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移民对安置点满意的话,那就可以选择安置点,签协议,再就是开始造房子了,按照每户的人数,是3个还是4个,或者5个或6个人。当时市里给的造房子的标准是一户3个人120平方米,4到5人是150平方米,6人或者6人以上基本在180到200平方米。按照这个标准签协议,开始造房。我们一开始向移民询问,是移民自己造房呢还是由政府统一建造。后来决定还是由政府统一建造,一来是标准可以统一,二来也减少移民的麻烦,毕竟移民自己造的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的,不管是找材料也好,找施工队也好,都有一定困难,而且造房子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也比较难解决。

  而政府统一建造又遇到了问题。一是预算的问题,当时上海房子造价大概1000元/平方米,郊区便宜的造价也要五六百元1平方米。移民按照当地标准拿到的补偿较少,即使加上移民的积蓄,大多数人也根本不够在上海造房。考虑这个问题,经过市里研究和讨论,决定由上海进行补贴,这一点市里早就有准备的。既然决定补贴了,补贴多少又是个问题。补贴太少吧,移民造房还是不够,补贴太多,尽管上海资金上问题不大,但对其他省市安置移民工作有压力。另外一个考虑就是希望给移民一点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能在今后靠自己的劳动,通过自己想办法“勤劳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什么都由政府包办了。当时还有另一个特别优惠的条件就是银行贷款,而且无息贷款,15年内不用偿还,等到15年之后才开始偿还。

  这些政策对移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既然看到上海市这么有诚意,也提供这么大的优惠,所以绝大多数移民都选择了贷款。就这样,政府出一部分,移民自己掏一部分,再贷款一部分,让移民造得起房子,解决了移民建造房屋的后顾之忧。

  无移民安置任务的区,提供资金支持

  另外,没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区县也出一部分资金,毕竟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大项目,上海将三峡移民的安置工作当作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那么即使有的区县没有移民安置任务,但还是要关心、支持、帮助别的区县的移民安置工作。比如当时的闵行区、浦东新区、宝山区没有接收移民的任务,3个区就提供资金支持。当时出得最多的就是浦东新区了。而几个中心城区也拿出了不少资金帮助三峡移民安置工作,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体现上海市人民、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区县对于三峡工程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市财政专门拨款,向没有安置任务的中心城区筹措了5260万元,有关区县也自行筹措各种经费。在这5年中,市区和区县给移民生产资料补助、建房资金补贴等其他社会保障经费近3亿元,基本解决了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在建造房屋阶段还有一个问题是施工队难请,崇明当地施工队少,价钱上利润又低,造价大概是六百多元每平方米,对于施工队来说基本不赚钱,很多施工队都不愿意干这活。当地政府就对施工队做思想工作,并且最大程度上给予施工队政策上的优惠,比如税收、各项手续费的减免。总算让施工队能够安心为移民建造房屋。一个个问题都落实以后,既保证在预算内完成为移民建造房屋的任务,又不让施工的一方有太大损失,总体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而房子建造的监理工作,一开始移民热情还是挺高的,几乎每天亲自来监督检查,后来看到施工资质上没什么问题,施工过程也相当专业,后来就不怎么来了。其实对于房子的标准,当时的市长徐匡迪提出,给三峡移民造房子的建造水平在当地农村地区当中处于中等偏上,而且至少20年不落后,所以现在到各区县去看三峡移民的房子,在当地农村中,还是相当可以的,当时三峡移民看了也是非常满意。徐匡迪还要求,绝对不能将农民的旧房子卖给移民,尽管价格便宜还方便,但是考虑到后续的安全问题也好、形象问题也好,还是决定用相对较高的标准来建造移民的住房。毕竟移民看到自己的房子在当地附近的房屋中基本上属于较好的,心理上也更能接受,就能更稳定地在当地生活了。移民的房子很多都是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我们曾经开玩笑说如果发生地震,可能当地村民的房子已经倒塌了,而移民的房子还健在。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十几年了,这些移民的住房都没有出现问题,质量绝对有保证。

  落实好对移民的其他帮扶政策

  一个是移民子女上学问题。当时政策是对移民子女前两年学费免费,生活费也相对减免,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移民的负担。而且几乎都是就近入学,如果移民子女在原地是重点中学就读的,到了崇明以后,还是安排他进入重点中学学习,这样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在减少移民的思想顾虑。而在医保的问题上,自然对移民也有补贴,每个月在生活上也有不少补助。

  还有是帮助移民就业问题。移民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就容易闹事,没有经济来源更是会找到政府,所以在移民的后续就业安排的问题上,对于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市里都要求当地的镇政府推荐他们就业,哪怕是做做保洁工作、维护一下绿化什么的也至少是让移民有经济来源。一开始有的移民不满意接受安排的工作,当地政府就帮他找到别的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又不满意,又不做了。三番五次之后,有的当地政府就出台一个规定,给每个移民3次机会,如果还不满意,那只能移民自己去找了。看下来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移民都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有经济来源的工作。这样一来,一旦移民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经济来源,对移民的安置和后续帮扶工作来说,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还有不少年轻移民本身在外打工的,移民上海之后更是更加方便他们打工了,可以说是为移民安置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三峡移民落户上海,全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十分关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基本条件,每人1亩承包地,1分自留地,每户移民拥有1幢新建的楼房。为了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当地政府积极帮助移民实现非农就业。据统计,有2500多名移民从事二、三产业,平均每户超过1人。部分移民从事经商、开店、运输、农副业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生活特别困难的移民,就是那些身患重病、大病、遇到天灾人祸的家庭,都被列入了民政救助对象。三峡移民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有84%的移民表示能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劳动;有81%的移民学生反映能适应学校环境;有43%的移民反映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有79%的移民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1/3的移民人均收入超过当地老百姓;有近100多户的移民,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动迁,分配到了新的动迁房,变成了城镇居民,生活各方面明显得到了改善,绝大多数是安心、安定的,继续发扬“顾大局、舍己为家、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三峡移民精神,努力争当合格的“新上海人”。崇明县港西村移民秦丛方,不顾个人安危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救起了一名想要轻生的女青年,在当地传为佳话,被评为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全市已有移民1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1人加入共青团,有的成为村委会班子领导成员,有的被选为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奉贤区四团镇十林村村民蒲自云被当地村民选为村主任,现已担任第二届的村主任,被人们称为移民中的“奥巴马”。截至目前,没有发现移民非正常回流现象。

  2006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再给移民20年扶持时期,预想20年之后,老一代的移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的移民逐渐和当地的老百姓融合,思想观念上就不一样了。这也是如今上海三峡移民办还保留着的原因,毕竟从第一批移民来到上海到现在已经15年了,2006年提出的再帮助移民过渡20年,也就是说到2026年才基本结束。对移民来说,也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移民有问题要反映,都可以找到移民办。

  自己能参加三峡移民安置工作,我觉得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毕竟这样的工作一辈子只能有一次,正好让我碰上了,所以我是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来完成工作的。即使现在我已经退休,依然被邀请回来继续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能够在自己职业生涯末年,接到这样的任务并且完成它,是相当荣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