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贯彻落实

郑崇选:《战上海》等为何能“破圈”?“三大文化”融合发展是关键

发表时间:2023-01-17 来源:上观新闻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新辉煌”的重大任务。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看来,强调“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共生共荣,不仅把握住了上海文化开放融合的优秀特质,更为彰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神韵魅力提供了充分体现文化主体性的明确路径,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文化发展领域的典型示范。以下是他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2城市文明思享会”上的演讲。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最集中和深刻的呈现。上海文化在历史演进的传承创新中构建起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品质,锚定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必须充分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城市精神品格浸润人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发展”。强调“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共生共荣,不仅把握住了上海文化开放融合的优秀特质,更为彰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神韵魅力提供了充分体现文化主体性的明确路径,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文化发展领域的典型示范。

融合创新是上海文化传承转化、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从传统江南市镇向现代城市转变过程中,上海汇聚各类文化滋养、融合多种优秀文化形态,逐渐培育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近年来,上海文化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有效的建设路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质更加彰显,品牌标识度不断提高,国际大都市的社会文明程度也不断提升。

激活文艺原创的源头活水,打造上海文化原创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文艺创作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文艺原创精品的不断涌现是城市文化生命力最直接的体现,也最易产生深广的对外影响力。丰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是文艺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为各种形态的文艺创作提供了生动而内在的精神文化滋养。近年来,上海重大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创作得到长足发展,文艺原创大潮从“高峰”迈向“高原”,“上海出品”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社会效应,特别是在如何用好优质文化资源方面,上海推出了一批尝试融合“三大文化”且具备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原创精品和扛鼎之作。以下我仅举几例。

《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掀起“电波热”,成为全国范围内一票难求的现象级舞剧。“因一部剧爱一座城”,《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各个年龄群体中成功“破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成为一张代表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名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再现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故事发生地安排在老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报馆,悠扬舒缓的《渔光曲》旋律响起,带有江南韵味的舞剧,将石库门、里弄、街头、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特色艺术作了写意再现,绝妙地结合了红色主题、海派布景、江南余韵,三种文化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当代上海文艺舞台的奇迹。

大型红色海派原创杂技剧《战上海》成功结合了杂技技术和艺术叙事,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成为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原创作品。

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以工笔细描的细腻书写描摹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海派和江南生活场景,与党的地下工作者出生入死、刀尖生存的险恶环境形成内在的叙事张力,宏大主题与微观生活水乳交融,用文学叙事点亮了上海文化的红色基调。

此外,上海沪剧院的现代沪剧《一号机密》、上海淮剧院的都市新淮剧《寒梅》、上海昆剧团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等原创作品,以汇集于上海的江南传统戏曲形式为艺术载体,对经典红色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艺术阐释。上海芭蕾舞团的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以海派芭蕾典雅的肢体语汇,讲述在革命圣地延安发生的红色故事。上海话剧中心的《浪潮》《觉醒年代》,上海戏剧学院的《前哨》等话剧作品,将曾经发生在现代中国的红色浪潮还原为浸润上海文化底色的艺术场景。这些充满上海文化标识的文艺精品在不同程度上拓展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融合演绎的新风格和新趋势。

自红色历史中提炼故事的灵魂和精神,从海派和江南元素中传达细腻的生活肌理,于真挚情感与寻常人性中表现真实的人文上海,这批表现现实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主题的文艺作品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促成了“三大文化”元素的内在交融。将红色文化主题的文艺创作与江南城市文脉、海派文化传承展示相结合,为推动“三大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一条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实践路径,以高品质原创作品带动了“三大文化”的阐释与传播。

凸显不同城区文化个性,提升城市空间文化功能

文化的融合发展不应同“拼盘”式的简单相加思维画等号,重要的是在深入认识融合理念的基础上,为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现路径,让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以有机互融的方式推动上海文化的整体发展。“三大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融合发展见证了上海不同城区的文化脉络,同时也内在规定了不同城区的文化特色。在城区规划与文旅融合相互赋能的背景下,上海不同城区分别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场景和空间,凸显了不同城区的文化个性。

美籍华裔人文地理学者段义孚用“恋地情结”这一独创性的概念揭示了人与地方之间复杂的情感认同关系,如何通过城市空间的文化再造构建区域的地方性依恋是城市更新的核心所在。“地方”是充满人类经验和意义的场所,人们在其中生活、体验、解释、理解并且发现意义,“地方”承载了人类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并形成某一区域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形态。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三大文化”在上海各个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于“地方性”的构建具有隐秘而内在的决定作用。

在打造文化城市地标和打响区域文化品牌的指引下,不同城区对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作了深度挖掘。比如,徐汇区积极盘清优秀文化资源家底,立足区域特色,发掘徐家汇源、魅力衡复、古韵龙华、艺术西岸等的内涵及联系,把海派文化精髓、红色文化场景设计、江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有机融合,打造特色鲜明、联系紧密的“海派文化之源”文化景观。虹口区充分利用“文化三地”特色资源,通过打造“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充分激活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实现城市空间功能转换、文化资源融合焕新,让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融入市民群众日常生活。

“五个新城”建设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是拓展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五个新城”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其保留了丰富的江南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是上海文化的根脉所在,成为沟通海派文化与长三角地区江南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比如,松江区新城建设以松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江南文化,挖掘民俗民风、历史名胜等资源,打造了一批以江南文化为标志的具备高辨识度的文化项目。青浦区同样借助“五个新城”建设,将“最江南”的文化符号嵌入到城市建设的理念中,重现江南古镇风貌,让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体验现代江南水乡特色。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成果,由苏浙沪三地合力打造、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地跨青吴嘉的水乡客厅,成为新时代江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的核心展示空间。水乡客厅充分汲取长三角不同区域的江南文化典型意象,打造方厅水院,构建地标场所,体现了中国精神与江南文化的精髓,描摹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文化愿景。

2021版《上海红色文化地图》系统梳理了上海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资源,对遍布全市的百处保存完好的红色建筑和场馆进行了展示。以“一馆五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遗址,在历史上都分布在具有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气息的街区巷陌中。在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红色文化遗址的日常性和生活性转化成为艺术创作中有意味的场景,寓红色文化传播于行而不觉的日常生活。

营造各种类型文化新场景,赋能城市更新文化新内涵

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承担了城市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功能,对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有着由外而内的推动作用。过去十年间,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公共空间相继贯通开放,焕新后的“一江一河”在城市文化遗存的开发及各类新公共空间的文化赋能中彰显出充满温度的文化魅力。与此同时,由社交新场所、演艺新空间、家门口好去处、文旅新场景所构成的上海公共文化空间新格局已逐步成型,政府举办与社会参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如何以“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丰富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从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功能提升和内容供给等方面助力“三大文化”的有机融合,赋能城市空间的文化内生动力,推动现代城市文明不断进步,成为实现城市韧性发展的主要路径。

近年来,在上海历史文脉传承过程中,上海已经有了很多创新的做法,“建筑可阅读”“海派城市考古”“城市微旅行”“社区故事馆”等实践,对于历史文脉的当代传承,产生了深入人心的良好效果。上海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不仅是要静态记录、考证城市物理空间下的文脉肌理与具体分布,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烟火气息中重现“三大文化”资源的内在生命力,从而打造、提升、完善和赋能城市文化的功能和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数字化发展为“三大文化”融合发展带来强劲的技术驱动,数字文化场景的构建为“三大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路径。城市数字化转型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智慧程度,元宇宙、数字孪生、全息呈现、多语言交互等数字技术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数字化场景,“三大文化”不再是纸面上的文字介绍,而成为可以置身其中的数字文化生活。2022年3月,上海多家公共文化机构联手推出“艺起前行”的文化内容体验矩阵,借助各种数字平台,将以“三大文化”为底蕴的各类优质文化内容送到“云端”,云游览、云参展、云观赏、云直播、云讲座等方式成为公共文化生活的新风尚。

城市更新特别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要重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转化,将历史文脉与当代生活有机融合,不仅重在保存保留,更要在保护中创新发展。上海应把“三大文化”与城市更新全方位融合,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注入更多智慧因素,呈现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底蕴,真正做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例如,石库门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特征,亦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所在,对于经典的石库门建筑,不应只局限于留存历史风貌的阶段,还应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化风尚。在这方面,虹口区的“今潮8弄”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作为昔日虹口区18街坊街区改造的成果,“今潮8弄”对8条百年弄堂、66幢石库门房子进行整体性文化打造,修旧如旧,恢复城市里弄的内在肌理,很好地处理了街区空间改造与功能性民生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今潮8弄”汇聚“三大文化”的人文遗产和精彩故事,通过现代艺术形式的激活,处处氤氲着文化和艺术的气息,成为特点鲜明的演艺空间和文化街区,呈现了“最上海”的城市根脉,短短数月就成为上海地标性文化空间。

增强上海叙事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上海应通过“三大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世界文化创新高地和文化创新思潮的引领者,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输出者。“三大文化”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和积淀了大量丰富的历史细节和时代印记,都是非常优质的叙事资源。上海故事汇聚了关于中国故事几乎所有的典型要素,比如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开放包容的精神、多元多样的文化形态、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不同文化形态的激荡与融合等。

“建筑可阅读”既是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探索,同时也提供了讲好上海故事的恰当路径。自2018年以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掘全市各类建筑资源,创新打造“建筑可阅读”项目,迄今已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完成了三次迭代升级,从“扫码阅读”的1.0版,到“建筑开放”的2.0版,再到“数字转型”的3.0版,实现了更多建筑可看、可听、可玩。“建筑可阅读”深入挖掘建筑蕴含的历史价值、人文精神、城市力量,营造穿越时空的文化新场域,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讲好上海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上海形象的有益创举。

近年来,“博物馆热”悄然兴起,2021年,全市博物馆美术馆共接待观众2267.6万人次,覆盖各个年龄群体,在上海看大展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上海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都”,创新推出“大博物馆计划”,从“以物论史”和“以史增信”两个层面讲好“三大文化”融合发展的上海故事,全面赋能城市软实力提升。上海博物馆推出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突破文物的单一门类及时间脉络,侧重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江南的人文历史,生动传达了江南的基调、性情、气度和风尚。中华艺术宫策划推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对“海派”的内涵和流变进行追本溯源,从社会艺术学的角度引导观众重新认识海派绘画,将海派文化与近代现代上海的城市发展深度连接,在细致的艺术考古中增强上海的文化自信。

讲好“三大文化”融合发展的上海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文化图景。在讲述和叙事的过程中,上海要创新各种有效的传播机制,促进城市文化传播能力的提高,通过现代都市多样的新型传播载体,将优秀的文化产品整合进当代城市文化发展体系,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新时代上海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海派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使上海更好成为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重要窗口。

“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依次取代或相互并置,而是沿着各自的历史脉络不断拓展,交融激荡,共同描绘出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五彩斑斓。“三大文化”代表了上海文化发展的不同侧面,红色文化锻铸了上海文化的精神灵魂,海派文化则充分彰显了上海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江南文化在优秀传统的传承创新中积淀了上海文化的气韵品格。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期待“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创造出充分体现上海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化新形态,为提升上海“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提供强劲的内在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思想者小传】

28.jpg

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