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见字如见人 家风永相传 | 纪念邓颖超诞辰120周年

2024-02-05  来源:翔宇公益 作者:周蓉

2024年2月4日是邓颖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邓颖超于1978年7月1日写就一封给中共中央的信,主要内容是关于她“死后的处理”意见;1982年6月17日,她又重写该信,增加了两点,其中一点全文如下:

“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关系,或以对周恩来同志的感情出发,而不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的。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我无任何亲戚,唯一的一个远房侄子,他很本分,从来不以我的关系提任何要求和照顾。”

111_副本.jpg

人们常说周恩来是全国人民的总管家,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夜以继日、日理万机地工作,周家亲属间的日常事务主要由邓颖超面对和处理。这从周恩来和邓颖超留给周恩来亲属的亲笔家书这个维度也可窥见一斑。周恩来的亲笔家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即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虽然所见为数不多,但还是有若干封家书的。周恩来的亲笔家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实属罕见,仅见邓颖超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致侄子的多封家书。

周恩来说周家是一个没落封建的大家庭,退休后想写一本小说叫“房”。周家有多大呢?请看周家“房”的家谱。

222_副本.jpg

如何管理这样一大家人呢?维系各房的原则是什么呢?

从以上邓颖超致中共中央的信中可以看出,一周恩来是有原则的;二邓颖超是支持并执行这些原则的;三邓颖超担心对周恩来的亲属、侄儿女辈无原则无纪律给予照顾安排;四邓颖超对她远房侄子的表现是满意的,因为他从未有任何要求和照顾。

从我父亲周尔鎏的著作《我的七爸周恩来》一书中看到周恩来邓颖超在处理周家亲属的家事时有以下五个原则:

一、自食其力原则

《我的七爸周恩来》第323页“七爸对我讲,作为大国总理,国事繁忙,分身乏术,但面对这一人数众多情况不一的大家族,仍然尽一己之责,努力帮助多数成员改造自己争取进步,以减少国家与社会的负担。”

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走出一位总理,大家庭中不免有人会为自己和家人向周恩来邓颖超提出各种要求。周恩来邓颖超的原则就是要求这些家人回归原处尽量自食其力,实在有困难的,他们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资助,不给社会增添任何负担和麻烦。

二、育英为继原则

《我的七爸周恩来》第17页倒数第二段“学而有成的长者则往往以培育家族中的英才为己任,其中子弟优秀者往往得到长者的青睐、资助和提携。七爸作为家族中最优秀的青年代表人物更是典型的个例,他在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就不断得到家族前辈中忠厚长者的援手和帮助。”

周恩来邓颖超也非常重视侄儿女辈的教育问题,但他们并不是以血缘关系远近来论处,而是以学习好坏来决定重点培养对象。为了培养侄子周尔鎏成为一名外事干部,周恩来邓颖超付出许多心血,周恩来还当面考问周尔鎏王章丽夫妇一些英文问题,向周尔鎏面授处理突发事件的妙招等等。

三、避亲嫌原则

《我的七爸周恩来》第316页“避亲嫌原则是敬爱的七爸一生严格奉行的生活准则之一。他认为社会裙带风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痼疾,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因素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对执政党来说更是涉及能否继续保持优良革命传统的问题,也是最终将导致千百万群众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

周恩来担任总理26年,期间他不同意邓颖超在政府里任职,邓颖超也不肯在周恩来负责的国务院及其下属的政府部门任职。周恩来生前,邓颖超只在全国妇联担任副主席一职;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她才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周恩来不同意侄子周尔鎏到他直接领导的外交部工作;邓颖超在担任对外友协名誉会长期间,她不同意侄子周尔鎏到对外友协担任领导职务。

四、一视同仁原则

《我的七爸周恩来》第321页“七爸生前同我们大家族的众多成员谈过一视同仁处理家事的重要原则。”

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和中央相关单位在安排悼念活动时,严格遵守周恩来生前倡导的“一视同仁”原则来安排,以周恩来父辈的排行为准,指定平日里来往比较多的各房侄儿女辈以老大为主作为该房的代表参加八宝山周恩来遗体告别仪式,即我父亲周尔鎏、周保章叔叔、周秉德姑姑、周秉钧叔叔、周华章叔叔、周尔辉叔叔。

五、嫌而不弃原则

《我的七爸周恩来》第327页“七爸对遗老般的家族长者一直坚持“嫌而不弃”的原则,迄今尚鲜为人知。“嫌”意味着划清思想原则的界限,“不弃”意味着尽可能地保持亲情,给予适当的关注和照顾,以求大家一起团结进步,从而自己担起责任,推动相关亲友改造、进步并从而减轻国家、社会负担。”

我本人有幸在1974年春节,父亲把我带到中南海。在中南海西花厅见到七奶奶邓颖超,听到她夸奖我是“周家的李铁梅”,是“脖子里挂把钥匙的小当家”,吃过她亲手削给我吃的世上最好吃的莱阳梨。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虽然我1980年至1985年在北京就读大学,与七奶奶同在北京,我所在的大学校园离中南海西花厅不算太远,可是我竟然再没有去看望过她老人家。我牢记我父亲1980年远赴英国大使馆工作之前对我的谆谆教诲“周家的事和你无关,你不许有依赖思想”,无知的我竟以为只要我人远离就意味着没有依赖思想了。

333_副本.png

常言道“见字如见人”,亲爱的七奶奶,您写给我父亲的亲笔家书成了我们小家的传家宝。每每看到您写的“尔鎏侄”、“七妈”,您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您处理周家家事的原则是对周恩来家风的最好诠释和实践,您生前写给中共中央的信里对侄儿女辈所提的两点,让我不禁想到父亲曾经提到过的周恩来对他的嘱咐,这将时刻鞭策和激励我们后人,将周恩来家风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