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蕴含悠远博大的历史观

2020-06-0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显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善于透过具体的文字把握抽象的精神内涵,穿过多变的句子挖掘不变的思想情怀。强烈的历史情怀,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一种悠远博大的历史情结,一种宏大叙事的历史观,贯穿讲话精神始终。

  历史是最基本的哲学观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分析历史、揭示规律、启迪未来,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核心逻辑主线。讲话篇幅的前四分之一,基本都是围绕历史展开的,一直到引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主题思想。这种大篇幅的对党的历史贡献的客观回顾、对历史经验的精炼总结、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揭示,使整篇讲话建立在一种丰富确凿、充实生动、宏大充盈的历史基石之上,产生着一种无可辩驳、无法质疑、无比自信的思想力量。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党史研究的理论观点,无一不是从大历史框架下分析提炼得出的。比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三个“深刻改变”,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以及95年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给我们的启迪(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等等。

  从历史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贯穿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种基本哲学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社会主义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乃至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都是总书记关切的对象,并且这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又反过来成为总书记分析考察客观世界的方法和钥匙。

  历史是最不能忘记的初心

  谈到95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总书记指出:“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突出历史的重要性,强调尊史,明确历史的“不能忘却”和“不能否定”,进而将全党同志的心灵引领到历史的开端,也就是“初始之地”,是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累、多远、多久,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自己的出发地是人民群众,不能忘记艰苦奋斗这条党性深处最根本的底色,不能忘记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忘记随时随地拒腐防变、奋发图强、公而忘私;相反,忘掉历史,忘记初心,丢掉出发时的理想,就会丢掉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丢掉精神之钙,让灵魂迷失于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荒漠。

  历史是最原始的动力

  “95年前,中国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多么的渺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想到积贫积弱的95年前,又目睹已经幡然自信开启复兴之路的95年后的今天,面对对比如此强烈、反差如此悬殊的历史和现实,全党正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这种从历史的深重苦难中破茧而出的忧患意识、自强意识、复兴意识,释放出一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生生不息的力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一条思想主线。

  早在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上任伊始,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了三句诗词分别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跨越时空的诗词,深刻地诠释着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只有一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会真正懂得复兴的涵义;也只有一个曾经历经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才会对复兴有着如此深切的渴望。

  历史是最深刻的自信

  自信,是贯穿讲话始终的一个重要主题词,而且,这种自信深深地植根于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切理解和热爱。在讲话的引言部分,总书记以“历史还告诉我们”为首句,一连讲了三个“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充分体现出总书记对党和人民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的强烈自信情怀,既有对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能力的充分自信,也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充分自信,还有对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充分自信。在正文部分,总书记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地提升了“自信”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指出“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进一步向全世界宣誓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这种自信同样来源于厚重而沧桑的历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总书记将5000多年来的传统文化、95年来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高度,这种自信的力度、高度、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敬畏历史的高阔视野、炽热浓烈的赤子情怀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总书记的这种源于历史的自信情怀,体现在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总书记在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5000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历史是最紧迫的事业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这实际上是总书记曾经多次讲过的“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的又一诠释。历史的道路上充满艰辛,荆棘丛生,机遇稍纵即逝,要创造历史,要成就伟业,要实现梦想,就不能犹豫,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不能软弱,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干,去跋山涉水,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是总书记对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进行深刻研究后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据此,总书记在讲话中还语重心长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书记在讲话结尾处对屈子名句的引用,更是彰显了总书记在厚重、苍茫、凝练的大历史情怀之下的忧患意识、政治担当、奋斗精神和顽强意志。